廣西省玉林市政府被指為傳銷“保護傘”
發布: 2006-1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國家對打擊傳銷從不手軟,可是,在一些地方傳銷活動卻屢打不止,屢禁不絕。不久前,記者來到了廣西玉林市,這個市區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小城市,居然云集了至少8萬名各地傳銷人員,他們成了玉林一道怪異的風景。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地下非法傳銷組織在玉林竟然可以享受到打電話不花錢的待遇,不僅如此,傳銷人員還告訴記者,他們做的所謂連鎖銷售,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是支持的。
至少八萬名傳銷人員云集玉林
廣西玉林市的文化廣場平時都空空蕩蕩的,但是一到了晚上8點鐘,廣場上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隨著夜幕降臨,廣場上操著不同口音的人越聚越多,這些人都是來這里做傳銷的。
記者注意到,這些傳銷人員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即使相互不認識,但是一見面就握手打招呼,如同老朋友一樣。他們個個手機不離手,當記者從他們身邊走過時,經常會聽見他們正在打電話婉轉地說服熟人,謊稱他們有好的項目,勸對方來玉林發展。
一名傳銷人員告訴記者,這里“做連鎖銷售的有8萬人”,并稱這個數據是“專門統計的”,“玉林市的環境好,他們過來開發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就是我們這個連鎖銷售。”
傳銷大軍相互打電話可享免費
每一個傳銷體系,每天都會有新人加入,他們與外界聯絡,誘騙親屬和朋友主要的聯系方法就是通過手機和固定電話。在傳銷組織里,幾乎每個人都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秘密,這些非法傳銷組織里每一個成員的手機電話,除了每月5元錢的來電顯示費以外,8萬非法傳銷大軍相互之間打電話,無論接打都是不要錢的。
傳銷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特殊的優惠政策是當地移動公司專門為他們開辟的,這個特殊網絡的名字叫———天山太白網。事實上,這個網內接打手機電話的優惠政策,是通信運營商針對網內大公司集團客戶開辟的虛擬網業務,辦理這項業務必須是單位團體,但在玉林,這項業務卻被非法傳銷人員所利用,而且被利用的不僅僅是移動公司的天山太白網,還有聯通公司的騰飛網。
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記者先來到中國移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山太白網是集團網,網內的人接打電話不要錢。在記者提出辦理業務的要求后,工作人員表示:“你要認識一個用這個網的朋友,才能辦理。”
接著,記者又來到了中國聯通。工作人員同樣確認了騰飛網的存在,并稱“它是由專門的客戶經理辦理的,如果你有朋友已經加入騰飛網,你跟他聯系一下”。
來玉林做傳銷的都是外地人,他們打電話騙人幾乎都是長途電話,于是在玉林又有了更為奇怪的現象,固定電話長途話費比市話還便宜,市話每分鐘兩毛錢,長途話費每分鐘1毛錢。接受采訪的玉林市民稱這是“照顧外地人”,因為“外地人多,外地的有十萬人”。
地下傳銷帶“火”房價菜價
普通的玉林市民都無法享受到的待遇,但是地下非法傳銷組織卻可以公開地享用它。對此,接受采訪的玉林市民并無怨言,相反還欣然接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地下傳銷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變化。
8萬至10萬地下傳銷人員涌進玉林,他們如何居住是首要的問題,記者注意到,首當其沖的就是玉林民房的出租價格不斷攀升。原本租金五六百元的房子現在可以租到七八百。漲價的遠不只出租房屋的價格,在玉林記者還發現,人們生活日用消費品的價格同樣看漲。
記者注意到,在各種消費都上漲的商品里,漲幅波動最大的是農貿市場,而對菜價上漲的原因當地人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前五毛錢一斤的蔥現在貴的時候賣到一塊七,以前兩塊五一斤的香菜現在七塊錢……當記者問到菜價上漲的原因時,所有的人腦袋搖得就像撥浪鼓一樣。
得到好處的還不只種菜的菜農,賣書的書販也同樣獲得不菲的收入。一本沒有出版號的非法出版物,名字叫《消費者》,是地下非法傳銷組織成員人手一本的書,在玉林城區以外傳銷人員密集的地方,它以每本7元的價格公開銷售。
“這個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
福建傳銷人員藍宏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行業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當地老百姓,你想想他們前幾年三四角錢、五六角錢一斤的青菜,現在是一元多、兩元,你作為當地老百姓,你想賣一元多,還是兩元?”
一名傳銷組織的大頭目告訴記者,他在玉林打著連鎖銷售的幌子干傳銷,已經有兩年多了。表面上看起來,傳銷組織能在玉林站住腳,是因為這里是小城市,不起眼,而當地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牟利也給傳銷人員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時間這么長、規模這么大的傳銷活動,難道當地執法部門會看不到嗎?
在與地下傳銷組織多次接觸之后,記者注意到,一些新加入幫派、不明真相的群眾被洗腦時,最主要的環節就是,傳銷的高層人員向他們灌輸一個概念,他們做的所謂連鎖銷售,當地有關部門是知道的。
傳銷人員陳彪就告訴記者:“這個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還特別提醒說,“這一點,你可以到公安局、工商局、派出所去問。”
打擊傳銷辦公室只有兩張辦公桌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以一個好市民的身份,來到玉林市工商局舉報地下傳銷窩點的情況。不等記者開口,這位工作人員就知道我們是舉報傳銷的,并告訴我們玉林市工商局專門有一個打擊傳銷辦公室,記者注意到,辦公室只有兩張桌子,里面空無一人。記者等了大約15分鐘,終于來了一名工作人員。
“我們發現橋那邊每天都有很多做傳銷的,我們就是來反映一下情況。”記者說明來意,結果工作人員一開口就嚇了記者一跳,“問題是你們出差,關你們什么事?”隨后,她又開始讓記者出示身份證,當得知記者是北京來的時,她做出這樣的解釋,“你們不做這個,你們不知道,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特別是取證方面,你們不要做就行了。”
至少八萬名傳銷人員云集玉林
廣西玉林市的文化廣場平時都空空蕩蕩的,但是一到了晚上8點鐘,廣場上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隨著夜幕降臨,廣場上操著不同口音的人越聚越多,這些人都是來這里做傳銷的。
記者注意到,這些傳銷人員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即使相互不認識,但是一見面就握手打招呼,如同老朋友一樣。他們個個手機不離手,當記者從他們身邊走過時,經常會聽見他們正在打電話婉轉地說服熟人,謊稱他們有好的項目,勸對方來玉林發展。
一名傳銷人員告訴記者,這里“做連鎖銷售的有8萬人”,并稱這個數據是“專門統計的”,“玉林市的環境好,他們過來開發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就是我們這個連鎖銷售。”
傳銷大軍相互打電話可享免費
每一個傳銷體系,每天都會有新人加入,他們與外界聯絡,誘騙親屬和朋友主要的聯系方法就是通過手機和固定電話。在傳銷組織里,幾乎每個人都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秘密,這些非法傳銷組織里每一個成員的手機電話,除了每月5元錢的來電顯示費以外,8萬非法傳銷大軍相互之間打電話,無論接打都是不要錢的。
傳銷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特殊的優惠政策是當地移動公司專門為他們開辟的,這個特殊網絡的名字叫———天山太白網。事實上,這個網內接打手機電話的優惠政策,是通信運營商針對網內大公司集團客戶開辟的虛擬網業務,辦理這項業務必須是單位團體,但在玉林,這項業務卻被非法傳銷人員所利用,而且被利用的不僅僅是移動公司的天山太白網,還有聯通公司的騰飛網。
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記者先來到中國移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山太白網是集團網,網內的人接打電話不要錢。在記者提出辦理業務的要求后,工作人員表示:“你要認識一個用這個網的朋友,才能辦理。”
接著,記者又來到了中國聯通。工作人員同樣確認了騰飛網的存在,并稱“它是由專門的客戶經理辦理的,如果你有朋友已經加入騰飛網,你跟他聯系一下”。
來玉林做傳銷的都是外地人,他們打電話騙人幾乎都是長途電話,于是在玉林又有了更為奇怪的現象,固定電話長途話費比市話還便宜,市話每分鐘兩毛錢,長途話費每分鐘1毛錢。接受采訪的玉林市民稱這是“照顧外地人”,因為“外地人多,外地的有十萬人”。
地下傳銷帶“火”房價菜價
普通的玉林市民都無法享受到的待遇,但是地下非法傳銷組織卻可以公開地享用它。對此,接受采訪的玉林市民并無怨言,相反還欣然接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地下傳銷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變化。
8萬至10萬地下傳銷人員涌進玉林,他們如何居住是首要的問題,記者注意到,首當其沖的就是玉林民房的出租價格不斷攀升。原本租金五六百元的房子現在可以租到七八百。漲價的遠不只出租房屋的價格,在玉林記者還發現,人們生活日用消費品的價格同樣看漲。
記者注意到,在各種消費都上漲的商品里,漲幅波動最大的是農貿市場,而對菜價上漲的原因當地人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前五毛錢一斤的蔥現在貴的時候賣到一塊七,以前兩塊五一斤的香菜現在七塊錢……當記者問到菜價上漲的原因時,所有的人腦袋搖得就像撥浪鼓一樣。
得到好處的還不只種菜的菜農,賣書的書販也同樣獲得不菲的收入。一本沒有出版號的非法出版物,名字叫《消費者》,是地下非法傳銷組織成員人手一本的書,在玉林城區以外傳銷人員密集的地方,它以每本7元的價格公開銷售。
“這個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
福建傳銷人員藍宏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行業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當地老百姓,你想想他們前幾年三四角錢、五六角錢一斤的青菜,現在是一元多、兩元,你作為當地老百姓,你想賣一元多,還是兩元?”
一名傳銷組織的大頭目告訴記者,他在玉林打著連鎖銷售的幌子干傳銷,已經有兩年多了。表面上看起來,傳銷組織能在玉林站住腳,是因為這里是小城市,不起眼,而當地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牟利也給傳銷人員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時間這么長、規模這么大的傳銷活動,難道當地執法部門會看不到嗎?
在與地下傳銷組織多次接觸之后,記者注意到,一些新加入幫派、不明真相的群眾被洗腦時,最主要的環節就是,傳銷的高層人員向他們灌輸一個概念,他們做的所謂連鎖銷售,當地有關部門是知道的。
傳銷人員陳彪就告訴記者:“這個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還特別提醒說,“這一點,你可以到公安局、工商局、派出所去問。”
打擊傳銷辦公室只有兩張辦公桌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以一個好市民的身份,來到玉林市工商局舉報地下傳銷窩點的情況。不等記者開口,這位工作人員就知道我們是舉報傳銷的,并告訴我們玉林市工商局專門有一個打擊傳銷辦公室,記者注意到,辦公室只有兩張桌子,里面空無一人。記者等了大約15分鐘,終于來了一名工作人員。
“我們發現橋那邊每天都有很多做傳銷的,我們就是來反映一下情況。”記者說明來意,結果工作人員一開口就嚇了記者一跳,“問題是你們出差,關你們什么事?”隨后,她又開始讓記者出示身份證,當得知記者是北京來的時,她做出這樣的解釋,“你們不做這個,你們不知道,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特別是取證方面,你們不要做就行了。”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