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傳銷者云集小城的黑色幽默
發布: 2006-1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小城,一下子來了八萬“搞傳銷的”,這里面蘊藏的“商機”,使得小城的蕓蕓眾生乃至地方官們怦然心動,于是,也跟著“難得糊涂”起來。
不管其性質如何,只要能賺錢,就都是好事,都要為其提供方便,甚至保護起來。如果地方官們的邏輯是這樣的,那與提供場所給罪犯們賣淫、販毒、窩贓,又有什么兩樣呢?
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小城,一下子來了八萬“搞傳銷的”,這里面蘊藏的“商機”,使得小城的蕓蕓眾生乃至地方官們怦然心動,于是,也跟著“難得糊涂”起來。就像一只造型怪異的木雕貓頭鷹,睜一眼,閉一眼,雖然眼珠子也在滴溜溜地轉動,但始終不肯往有碩鼠鬧出動靜的地方瞧一眼。最搞笑的是,當記者扮作“好公民”到工商部門舉報時,工作人員居然說:“你們出差管你們什么事。”這就是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最近給我們講述的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題曰:《地方政府成為傳銷大軍保護傘》。
看了故事中所述,發現對于“作為一級組織”的地方政府,央視記者還是給予了充分的理解——“記者注意到,玉林市工商局的打擊傳銷辦公室只有兩張桌子,僅靠這兩名工作人員對付八萬人的傳銷大軍,真是夠困難的”,并且兩次轉述了“打擊傳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再強調的“取證困難”。
僅僅是因為這“天上掉下”的8萬人給小城帶來了“好處”——譬如房租上漲、菜價上漲……為投桃報李,地方上就特別給予“傳銷組織”專門的“優惠政策”。最突出的是當地的電訊部門,搞傳銷的人之間手機打進打出都不要錢,打長途比打市話還便宜,這樣良好的“發展環境”,“經濟邪教”不在這里猖獗起來它就不“邪乎”了。
不知道當地政府以及當地的上級以及上級的上級是按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這個地方的“政績”的。當傳銷組織將無知的“善男信女”們從四面八方召集到這里,通過施術洗腦,然后就像金庸小說中的邪魔練“吸功大法”一樣,把他們以及他們的下線以及他們的下線的下線的血汗錢統統騙光。不光彩的是,在這個新聞事件中,地方上居然扮演起為虎作倀的角色。更為“黑色幽默”的是,這里所發生的一切,又正值上面嚴令要對傳銷活動進行“為期一年的全面整頓”期間。
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地方主義的“保護傘”也可以維持一種因異化而變成不知是什么味道的“和諧”——經濟增長、收入提高、稅收增加……這一切“要素”都具備,但在這種“和諧”之下,我們的社會環境卻被毒化無遺。試想,誠如某些工作人員所說,出差的記者不管地方上的事,放任傳銷的鬧劇繼續鬧下去,被上線騙了錢的人又想從下線身上“騙回來”,一個摻雜著骯臟垃圾的雪球就會越滾越大。但是,這個雪球畢竟要崩塌,雪一融化,剩下來的就只有垃圾了。到這一天,地方政府及其領導又會作何感想呢?
不管其性質如何,只要能賺錢,就都是好事,都要為其提供方便,甚至保護起來。如果地方官們的邏輯是這樣的,那與提供場所給罪犯們賣淫、販毒、窩贓,又有什么兩樣呢?所以,應該到這個城市去好好查一查,究竟是誰在為傳銷“開綠燈”,想必準有“大老虎”蘊藏其間。
這個故事也使人想起了“農夫與蛇”的故事,農夫好心將凍僵的蛇救起,并使它復活,但是蛇畢竟是蛇,一旦蘇醒,就反咬農夫一口,把農夫毒死了。我們的地方官們該好好醒醒了,對“傳銷”這樣毒蛇一般的非法組織,豈容好心“引進”并加以“保護”?
不管其性質如何,只要能賺錢,就都是好事,都要為其提供方便,甚至保護起來。如果地方官們的邏輯是這樣的,那與提供場所給罪犯們賣淫、販毒、窩贓,又有什么兩樣呢?
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小城,一下子來了八萬“搞傳銷的”,這里面蘊藏的“商機”,使得小城的蕓蕓眾生乃至地方官們怦然心動,于是,也跟著“難得糊涂”起來。就像一只造型怪異的木雕貓頭鷹,睜一眼,閉一眼,雖然眼珠子也在滴溜溜地轉動,但始終不肯往有碩鼠鬧出動靜的地方瞧一眼。最搞笑的是,當記者扮作“好公民”到工商部門舉報時,工作人員居然說:“你們出差管你們什么事。”這就是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最近給我們講述的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題曰:《地方政府成為傳銷大軍保護傘》。
看了故事中所述,發現對于“作為一級組織”的地方政府,央視記者還是給予了充分的理解——“記者注意到,玉林市工商局的打擊傳銷辦公室只有兩張桌子,僅靠這兩名工作人員對付八萬人的傳銷大軍,真是夠困難的”,并且兩次轉述了“打擊傳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再強調的“取證困難”。
僅僅是因為這“天上掉下”的8萬人給小城帶來了“好處”——譬如房租上漲、菜價上漲……為投桃報李,地方上就特別給予“傳銷組織”專門的“優惠政策”。最突出的是當地的電訊部門,搞傳銷的人之間手機打進打出都不要錢,打長途比打市話還便宜,這樣良好的“發展環境”,“經濟邪教”不在這里猖獗起來它就不“邪乎”了。
不知道當地政府以及當地的上級以及上級的上級是按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這個地方的“政績”的。當傳銷組織將無知的“善男信女”們從四面八方召集到這里,通過施術洗腦,然后就像金庸小說中的邪魔練“吸功大法”一樣,把他們以及他們的下線以及他們的下線的下線的血汗錢統統騙光。不光彩的是,在這個新聞事件中,地方上居然扮演起為虎作倀的角色。更為“黑色幽默”的是,這里所發生的一切,又正值上面嚴令要對傳銷活動進行“為期一年的全面整頓”期間。
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地方主義的“保護傘”也可以維持一種因異化而變成不知是什么味道的“和諧”——經濟增長、收入提高、稅收增加……這一切“要素”都具備,但在這種“和諧”之下,我們的社會環境卻被毒化無遺。試想,誠如某些工作人員所說,出差的記者不管地方上的事,放任傳銷的鬧劇繼續鬧下去,被上線騙了錢的人又想從下線身上“騙回來”,一個摻雜著骯臟垃圾的雪球就會越滾越大。但是,這個雪球畢竟要崩塌,雪一融化,剩下來的就只有垃圾了。到這一天,地方政府及其領導又會作何感想呢?
不管其性質如何,只要能賺錢,就都是好事,都要為其提供方便,甚至保護起來。如果地方官們的邏輯是這樣的,那與提供場所給罪犯們賣淫、販毒、窩贓,又有什么兩樣呢?所以,應該到這個城市去好好查一查,究竟是誰在為傳銷“開綠燈”,想必準有“大老虎”蘊藏其間。
這個故事也使人想起了“農夫與蛇”的故事,農夫好心將凍僵的蛇救起,并使它復活,但是蛇畢竟是蛇,一旦蘇醒,就反咬農夫一口,把農夫毒死了。我們的地方官們該好好醒醒了,對“傳銷”這樣毒蛇一般的非法組織,豈容好心“引進”并加以“保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