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為何成為傳銷白區
發布: 2006-11-01 00:00:00 作者: 王亞丹 李想 來源:



玉林市清灣江三橋上,傳銷人員像搜尋獵物一樣注視著每一個過往的行人


柯生芝由于免疫力低下病倒,在一個非常簡陋的衛生所里輸液,臉上漏出無助的表情


傳銷組織在進行秘密聚會,組織者向新近成員宣讀幫規
11月12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廣西玉林為何成為傳銷白區》,以下是節目實錄:
在玉林市,有至少8萬名各路傳銷人員云集這個小城市,從事傳銷活動,在全國嚴打傳銷的背景下,傳銷組織在玉林還能夠找到繁衍生息的空間,顯然與這里的某些特殊環境有很大關系,而數萬名傳銷人員甘心背井離鄉,跟著傳銷組織跑到這個偏僻小城,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傳銷組織真的具有能吸引他們的獨特魅力嗎?我們的記者在玉林市獨家貼身采訪了各個層面的傳銷人員,對非法傳銷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
傳銷 跑著拿錢?
江西籍傳銷人員馮鞏(化名):“這個如果是違法的,那一把刀把我頭砍掉,我都沒有怨言。”
他們不是生意人,也沒有產品要推銷,卻做著一個海市蜃樓的夢。
福建籍傳銷人員藍宏:“我們行業有三種拿錢方式,第一種是爬著拿錢,第二種是走著拿錢,第三種是跑著拿錢。”
投入3800元賺到380萬,是他們制定的終極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從不同的省份跑到廣西玉林,過著撒謊、自我欺騙、誘騙他人上當的生活。
江西籍傳銷人員陳彪:“你想想,我們一發工資是上千萬上千萬發下來的。”
他們在玉林織起了一個龐大的傳銷網,在這個網下,又發展了數不清的傳銷體系,每一個體系就是一個幫派。
玉林市清灣江三橋,是傳銷人員活動最為頻繁的地方之一,每天晚上8點過后,他們便聚成一伙一伙,站在橋的中央,搜尋獵物一樣注視著每一個過往的行人。
陜西籍傳銷人員:“原來有的是女的先來,再把她男的叫過來,有的是男的先來,然后再把他女的叫來。”
記者暗訪時還發現,除了玉林市的城區范圍內,傳銷人員幾乎充斥著城市周邊的每一個角落,民房出租屋里,樓與樓之間,電話亭內,夜幕下的大樹旁,到處是非法傳銷人員的身影。
記者在玉林市開發區路邊的一個清真餐館了解到,那里是甘肅和陜西傳銷高層人員的秘密據點,餐館看似平常,其實四處都是眼睛,每個進來與高層接觸的人都要接受檢查。
陜西籍傳銷人員:“你帶身份證了嗎?”
記者:“我帶了。”
傳銷人員:“我可以看一下嗎?”
記者:“你看我的身份證干嗎?”
傳銷人員:“因為我們干的這個行業,必須要看一下。”
記者在接受了檢查之后,這個自稱甘肅體系的業務經理老李,才開始給記者詳細講解如何賺錢的奧秘,并神秘地告訴記者,他們的連鎖銷售在中國只限于兩廣地區發展。
甘肅籍傳銷人員:“中國現在由于人員素質差,推到2008年開關,開關以后,廣東是中國的東大門,廣西是中國南大門。”
大理街的出租民房,整棟樓里住的都是傳銷人員,這里同樣是一個秘密據點,和餐館相比,這里更加戒備森嚴,記者注意到,即使是在白天,樓門上也上著鎖,想要進入這棟樓,必須打電話通知樓內的人,鑰匙才會從樓上扔下來。
記者:“看著有點神秘的樣子。”
跟隨這名江西籍的傳銷人員,記者來到了四樓,在這里住著一名江西傳銷體系的業務經理――陳彪。
陳彪:“傳銷它不是一個壞東西,我們引進連鎖銷售,這是第三代經濟浪潮,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發展。”
記者注意到,陳彪的住所既特別又隱蔽,和記者交談的地方被四面的房間包圍著,如果在窗外往里看,怎么也看不到這個位置,在陳彪的床頭,記者還發現了一個小本子和發展下線聯絡表,記者粗略地統計一下,至少有3、4百人。
陳彪:“你可以帶上你的家里人,五個人,能賺到好多個億,你信不信?”
一對一的講課,每天都會出現在不同的出租屋里,傳銷人員把這樣的講課叫做“串門”,藍宏,來自福建龍巖,據他說,下個月他就可以做到最高級別,拿到380萬元。
藍宏:“這個就是人際網絡,我們是連鎖銷售。”
記者:“公司是不是注冊過的?”
藍宏:“沒有注冊過。”
記者:“那這個錢是誰返還給我呢?”
藍宏:“是大經理發工資給我們,我上面就是最上面了,是我弟弟。”
被洗腦也心甘情愿
據記者觀察,絕大大多數傳銷人員每天干的就是兩件事,拉下線和上課洗腦,他們就像著了魔一樣,到處宣講他們的連鎖體系和人際網絡,而記者發現,很多傳銷組織賴以維系的人際網絡,實際上就是成員之間的家族關系,這種家族式傳銷,不僅隱蔽性極強,而且具有更強的欺騙性。
位于玉林市開發區的大排擋一條街,每天晚上8點半以后,當地一些市民就會碌碌續續來到這里吃宵夜,在這里一位來自江西農村的擦鞋女柯生芝闖進了記者的視線,她也是一個做傳銷的。
柯生芝:“我又不識字。”
記者:“不識字就想在這兒賺380萬啊”
柯生芝:“嗯。”
記者:“怎么可能。”
柯生芝是今年春節后,丟下農村老家的十幾畝農田,被自己的丈夫發展到玉林從事傳銷的,她投入了3800元,至今沒有賺到一分錢,每天晚上她都會來到這個大排擋擦皮鞋維持生計,即便如此,她對傳銷能賺大錢的說法依然深信不疑。
柯生芝:“你要不賺錢,隨便你把我怎么樣。”
丈夫馮鞏(化名):“西部開發搞什么,就是發展來搞這個,你知道嗎。”
記者:“西部開發怎么能說搞這個呢,西部開發是我們國家一個大的戰略目標啊。”
馮鞏:“這個也是這樣的。”
交談中,當記者問道柯生芝的丈夫叫什么時,他告訴記者,在加入傳銷組織后,為了讓體系里的人都能記住他,他給自己起了一個明星的名字――馮鞏。
柯生芝:“因為這個行業是國家規定的,管你吃,管你被子、枕頭、毛巾。”
記者:“國家規定的?國家怎么能規定這事,管你吃和住。”
應柯生芝和丈夫馮鞏之約,記者來到了他們在玉林的家,這是位于大理街的一個出租民房,每月450元錢的房租,在這個樓里住的都是做傳銷的人,柯生芝的家很簡陋,只有一個簡易的折疊衣柜,一張板床,和吃飯的桌椅。
記者:“這棟樓里面全是做連鎖銷售的?”
馮小剛:“是的。”
所有的傳銷人員都非常高興有新朋友加入,這樣會給他們帶來兩大好處,第一是可以發展下線來獲得提成,第二,可以改善一下伙食,為了給記者造成生活好的假象,每天都靠擦皮鞋維持生計的柯生芝,嚴格按照傳銷體系的規矩,給記者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劉德華(化名):“你知道我們這個行業,就靠一個人際網路。”
為了說服記者加入他們的組織,柯生芝和丈夫搬來了救兵――他大兒子的小舅子,這個自詡為劉德華的小伙子是他們全家的上線。
劉德華:“不止他們幾個,還有我老婆,我姐夫,我姐,我姐一歲半的小兒子也在這里玩,
還有我老婆的弟弟,我老婆的老表、表姐,他們都在這兒,如果你來了玉林的話,你在玉林發現了一座金山,你腦袋里第一個會想到誰,在你搬不動的情況下,你會想到誰?”
這個叫劉德華的小伙子告訴記者,他們是江西體系的一個幫派,每個幫派有200人左右,而在玉林,究竟有多少幫派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體系也沒有人能說得清。
劉德華:“每個人都必須叫到三個人,你叫到一個人也可以,如果你叫到一個人,你能掙到千元收入,如果你叫到兩個人,你可以掙到萬元收入,如果你想掙到夢寐以求的六萬數,你必須叫到三個人。”
這個大排擋是柯生芝和丈夫擦皮鞋的地方,也是記者連續四天和他們見面的地方,記者注意到,每當我們出現在大排擋,可憐的柯生芝和丈夫就趕緊收起擦鞋的工具,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向記者描繪他們的傳銷致富夢。
馮鞏:“到2020年,中國要實現小康水平就靠這個。”
記者:“不可能,中國就靠這個連鎖強大起來?”
馮鞏:“對,美國80%都靠這個。”
記者:“這個要靠科技和軍事。”
馮鞏:“你搞錯了,你在外面跑這么多年,你不知道啊,你在外面跑,還沒懂得這個道理?”
大半年過去了,柯生芝投入的3800元就像打水漂一樣,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做著自欺欺人的游戲。
馮鞏:“我們不是靠擦皮鞋維生,你搞錯了。”
柯生芝:“在家里面睡覺,這么晚了睡不著,我出來玩玩。”
在采訪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發現,一直缺乏營養,疲憊、焦慮的柯生芝,由于免疫力低下突然病倒了,在一個非常簡陋的衛生所里,柯生芝卷曲在座椅上輸液,從她的眼神中記者看到了無助和孤獨。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亮,柯生芝又拖著病重的身體,走了半個多小時的路,去上傳銷組織的早課,柯生芝坐在小凳子上咳嗽不停,盡管一個大字不識,柯生芝還是聚精會神地聽著天書般的《羊皮卷》。
騙出來的“連鎖銷售”
在封閉和詭異的傳銷組織里,他們以為有了割不斷的家族關系,就能保證自己實現發財致富的夢想,不過,僅僅依靠這些還不足以維持傳銷的騙局,在傳銷組織內部,還有很多荒誕怪異的幫規和舉動,來約束傳銷人員。
湖南籍傳銷人員阿彪:“各位新老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阿彪,來自湖南邵陽,我的推薦人是我弟弟,可以說今天非常高興,認識了這么多的新朋友和老朋友。”
在玉林市天心路的一處民房出租屋,記者看到,這間大約25平方米的房間,四面窗戶緊閉,每個人都坐在小凳子上,房間里只有的四個電風扇,盡管室內的空氣壓得人幾乎透不過氣來,但是屋內的人卻是異常的興奮。
河北籍傳銷人員張展:“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河北石家莊的,我的名字叫張展。”
記者注意到,這間屋子里大約有40人,年齡最大的有4、50歲,最小的只有18、9歲,盡管年齡差異很大,但是進入到這個屋內的人,都必須遵循同樣的規則,每個人都像受到控制一樣。
江西體系高層人員:“各位新老朋友大家晚上好,請大家在學習之前,把小板凳全部對齊,
在華大哥給大家講生活管理20條的時候,我不希望有不正當的行為發生。”
在這個神秘的人宣讀完規則之后,所有的人都必須按照順序進行自我介紹,奇怪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使用自己的真名,而是報出了劉德華、馮小剛、張學友等演藝圈知名人士的名字,甚至還有金庸筆下的楊過、小龍女。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叫馮小剛,來自江西。”
“我來自湖南邵陽,我叫楊過。”
“我叫小龍女,我的推薦人是楊過。”
在這個屋子里面記者發現,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個小本子,上面除了抄寫的歌詞以外,就是密密麻麻的電話號碼。
召開這樣的秘密聚會,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由組織者,向這些不知姓名的人宣讀幫規。
江西體系高層人員:“在一個就是,公司為了保持個人發展,夫妻關系必須保持分床而睡。”
這個所謂的“幫規”共有20條內容,除了這些極為苛刻的夫妻不能同居等規定以外,還有必須早晨5點鐘起床,每人每天的伙食費不能超過1元錢,不能吃豬肉,不讓看書、看報紙、看電視。
“我今天晚上講的生活經營管理20條,怎么樣?”
“很好啊,代表了大哥的心聲,在這里我也把祝福提前送給大哥。”
“希望你能早加入早發展,我們行業有三大保障,每一個保障都能讓你獲得成功,第一大保障,就是業務洽談里的五級三進制,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責任制,也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
一環扣住一環。“
這個人所說的五級三進制,就是五個級別三個晉升階段,這五個級別分別是:實習業務員,業務組長、業務主任、業務經理和高級業務員,實習業務員要發展3個下線,3個下線再發展9個下線,依此類推,這就是金字塔型的結構,而這種銷售模式,正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非法傳銷,這些人在玉林也正是從事的非法傳銷。
江西體系高層人員:“由于你們都是通過一個特別的邀約方式過來的,那就是謊言,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掙錢。”
半小時觀察:怎樣才能根絕毒蘑菇?
傳銷本來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一種經營方式,但 20 多年來,它在中國像毒草一樣蔓延,很快演變成為駭人聽聞的經濟邪教,參與傳銷的人被上線用各種欺騙手段反復洗腦,最后失去了對客觀情勢的判斷能力,完全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里,這個過程與邪教如出一轍,所以人們把傳銷叫做“經濟邪教”。
為什么這種經濟邪教在中國難以禁絕?因為傳銷分子利用了廣泛存在于中國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貪欲和無知,把它們像攪糨糊一樣攪拌在一起,這種加工方式衍生出來的是用法律和經濟手段都無法破解的瘋狂和怪誕,心病還需心藥醫,僅僅用法律和經濟手段對付傳銷遠遠不夠,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準確地發布權威的、具有普遍公信力的公共信息,幫助公民免于各種“致富神話”的蠱惑,保護公民免遭“經濟邪教”的信息欺詐。
一個健康而有活力的社會,應該給公民提供豐富的公共用品和精神產品,為公民追求多元的人生價值創造積極活躍的社會環境,否則,形形色色的邪教和“經濟邪教”就可能乘虛而入。傳銷這種經濟邪教屢禁不止,說明我們還沒有根治產生傳銷的社會土壤,只有蕩滌土壤中的毒素,才可能禁止毒蘑菇的生長蔓延。
主編:周人杰
記者:王亞丹 李想
攝像:樊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