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點評十大傳銷案
發布: 2006-11-30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省工商局和省公安廳昨日聯合公布的十大傳銷典型案件中,有兩起涉及網絡傳銷,兩起為不見產品的“拉人頭”案,一起是給傳銷提供場所的案件,其余5起均為傳銷保健品和化妝品案件。其中,有的傳銷短短幾個月,就發展下線幾百人,獲利驚人。針對這些案件,記者邀請省工商局經檢處有關人員予以點評。
去年11月至今年11月 我省搗毀262個傳銷窩點
本報12月6日訊 (記者劉捷)今天,省工商局與省公安廳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我省查處傳銷案件的情況,并對十大傳銷案例進行曝光。會上還發布警示令,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為傳銷組織者提供場所。警示令明確規定,任何企業、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為傳銷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等,否則,將受到法律懲處。任何企業未經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未取得直銷許可牌照,不得進行直銷經營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1月至今,全省工商機關查處各類傳銷案157起,罰沒款142.56萬元,搗毀傳銷窩點209個,取締違規培訓6起,遣送傳銷人員7332人。全省公安機關共搗毀傳銷窩點53個,打掉16個傳銷團伙,涉案金額1億多元,收繳贓款104.15萬元。今天,兩部門還向傳銷人員及其親屬、大中專院校學生發出公開信,希望他們不要陷入傳銷泥潭。
網絡傳銷,循環返利蠱惑人
今年5月,北京時代唯美商務有限公司采取“網絡購物消費返利”的辦法進行經營活動。幾個月的時間里,發展人員306名,購買商品2200余單,營業額達250余萬元,區域涉及山西、山東、河北等地區。今年3月,犯罪嫌疑人王澤民購買了香港白云公司總計2.8萬元的產品,在互聯網上注冊成為香港白云公司網上加盟連鎖店,隨后推薦崔昊、吳太芳、趙雅莉等人參加以香港白云公司“循環獎勵”為名的網上傳銷活動。至案發時,王澤民介紹他人購買香港白云公司產品9.5萬元,獲得公司獎金2.3萬元和一臺筆記本電腦。
點評:
利用網絡進行傳銷,方式更加隱蔽。這兩起案件都是典型的利用網絡拉人頭、收取入門費、團隊計酬的傳銷案件,通過購買其產品,取得會員資格,再以其他加入的會員為條件提取報酬,用后加入者的資金為先加入者支付報酬,返利返物,建立循環鏈,反復獲利,顯現出了巨大的誘惑力。
說賣產品,其實不見實物,只拉人頭
今年9月8日,工商部門在陽泉市下站地區某商業培訓中心和某舞廳檢查時,發現有145人正在聽課。經查證,這是一些來自山東濟寧、菏澤、濰坊等地的人員打著銷售“蘭望得”化妝品的幌子從事傳銷活動。“入門費”每人2900元,靠發展下線人員來獲取非法利潤。其中山東某大學21名在校大學生被誘騙加入。11月24日,在晉中市榆次區華鉅商城,工商部門查獲三個傳銷窩點。參與者主要來自重慶、湖北、廣東、河南等地,該組織以推銷廣州浩迪精細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息斯敏黃金精品”套裝系列產品為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誘騙親朋好友入會,以發展人員多少抽取提成。
點評:
在對這兩起案件查處中,均沒有發現任何宣傳的產品,組織者打著銷售某產品的幌子,其實目的是拉親戚朋友入會,是典型的“拉人頭”傳銷。
提供傳銷場所,受到行政處罰
今年2月22日,長治市工商局在長治市紫金西路某賓館會議室內發現有220人參加的所謂“聯誼會”。會議的組織者是一名叫周軍的四川籍男子,自稱是天獅集團長治分公司的營銷人員,屬于正當的授課培訓行為。經天獅集團長治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證實,這些人并非該公司職員,而是打著天獅公司的名義,非法組織人員進行傳銷活動。工商部門除對當事人進行相應處罰外,對該賓館依法做出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
賓館將會議室出租給傳銷組織者,對傳銷分子明顯的不正常行為不理不睬,任其發展,為傳銷人員提供場所,這也是一種違法行為,應當受到處罰。
講課開店,目標都是騙取巨額利潤
今年2月18日,趙某、張某以8萬元加盟大連康融博爾生物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授權趙某在孝義市開設康融博爾蟲草專賣店。在營業執照尚未核準登記的情況下,兩人共發展人員320余人,經營額245.24萬元。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2日,牛德才在翼城縣一居民家中利用開座談會、講課等形式發展下線,共發展下線30余人,累計營業額10萬元以上。柴榮斌于2005年10月20日在侯馬開設中國永健保健品侯馬專賣店,經營中采取復式計酬方式,截至查處時,發展人員4人,從中獲得返利。2005年4月,犯罪嫌疑人劉艷玲經犯罪嫌疑人魏誠心介紹,加入聯球貿易(寧波)有限公司的非法傳銷網絡,在臨汾設立一級加盟店。其以消費返利為誘餌在各縣區發展下一代加盟商,截至案發,在臨汾市共發展加盟商32戶,涉及臨汾市8個縣、市、區,非法經營額8981.44萬元,劉艷玲個人非法所得187.9萬元。今年以來,李仙菊、韓雙意以上海鑫夢運城專賣店名義,在運城市各縣發展下線300余人,僅今年4月至8月間營銷額達300余萬元。11月7日,犯罪嫌疑人李仙菊、韓雙意以涉嫌非法經營罪,被依法逮捕。
點評:
當事人介紹他人以認購產品取得加入傳銷組織的資格,然后采用兩級計酬、分紅消費、重復消費,以下線的購買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并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銷售產品,牟取非法利益。這種傳銷活動的產品多是保健品、化妝品等,其目標多是年輕人和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