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罕見的網絡非法傳銷巨網是如何編織的?
發布: 2008-12-08 09:43:02 作者: 郭遠明 李美娟 來源: 新華網

通過一家叫“新智網”的國外網站,不法分子在中國境內采取傳銷的經營方式推銷該網站使用權,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絡非法傳銷網,發展會員幾十萬,經營額超過4億元。
日前,江西省蘆溪縣人民法院對“新智網”非法傳銷案作出判決,相關涉案人員被判刑。至此,這個全國罕見的國外網絡在華非法傳銷案浮出水面。
一家國外網站,牽出罕見網絡傳銷案
2007年7月,江西省萍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打擊傳銷活動中,發現一家在國外成立的學習網站--“新智網”(全稱“新智培訓網”)的經營模式屬傳銷,涉嫌非法經營犯罪。2007年8月,萍鄉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調查發現,傳銷組織通過新智網境外人員在境內進行非法傳銷,涉案面非常廣,除江西外,在北京、上海、重慶、內蒙古、天津、江蘇、貴州、福建等地均有人員加入,會員達幾十萬。
通過拉網式詢問,萍鄉警方基本掌握了“新智網”的運行模式和主要犯罪嫌疑人。在上級公安部門的指導下,從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萍鄉市專案干警北上南下,先后在內蒙古、黑龍江、上海等地,將王晶波、付麗君、談鶴珠、海霞、高文成、彭潔、張文森等主要涉案人員抓獲。期間,“新智網”在重慶和寧波的傳銷網絡也被當地工商和公安部門摧毀。
根據江西省萍鄉市公安部門和工商部門的調查,“新智網”是新加坡新智國際公司于1999年建立的網站,主營網絡教學資源,包括電子書、視頻資源、電視電話會議等。但“新智網”在中國境內采取傳銷的經營方式推銷該網站使用權,即使用者瀏覽使用該網站,需繳納一定數額的人民幣購買該網站使用權成為會員,同時獲得推薦他人購買該網站使用權的資格;采取以老會員介紹新會員購買網站使用權,然后由新智國際公司根據事先制訂的獎勵制度給予會員直接推薦獎、小組分紅、管理津貼等獎勵的方式推銷網站使用權。
為鼓勵會員介紹更多的人購買“新智網”使用權成為會員,新智國際公司還設立了積分激勵計劃,即根據會員獲得的積分多少,分別給予贈送新智國際公司原始股、出國旅游、汽車等獎勵。
法院認定,“新智網”在中國境內所采取的經營方式是一種以發展下線的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即“拉人頭”)及以發展下線的推銷業績為依據計提報酬(即“團隊計酬”)的行為,違反了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屬于傳銷行為。
編織巨網四處蔓延 網絡傳銷瘋狂斂財
2002年,新智國際公司談鶴鳴(另案處理)等人在中國境內從事“新智網”的推廣工作,談鶴鳴在北京以張婷夫婦的名義,注冊成立了北京力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設立了財務部、技術部。一張網絡傳銷巨網開始編織并向全國蔓延。
法院審理查明,張婷與談鶴鳴的二姐談鶴珠,在開拓非法傳銷市場中立下“汗馬功勞”。2003年,談鶴鳴安排張婷負責北京的“新智網”市場部,管理“新智網”信譽用戶,收集“新智網”用戶的建議和意見,并負責將新智國際公司閆冰(另案處理)等人在北京用英文名開設的銀行帳號告知“新智網”用戶,用于收取“新智網”用戶的會員費。同年,談鶴鳴邀其二姐談鶴珠負責“新智網”在上海的財務部管理工作。僅從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張婷與談鶴珠兩人就參與經營額達3.53億元。
在整個非法傳銷案中,處于上端的人員成為吞噬傳銷黑色收益的“大鱷”。法院審理查明,2003年,王晶波經談鶴鳴推薦加入“新智網”,并成為談鶴鳴的下線會員。此后,王晶波利用與付麗君建立的“卓越成功網站”對“新智網”進行宣傳、介紹,積極發展“新智網”的下線會員。2003年至2007年9月,王晶波發展下線會員達8萬余人,參與非法經營額為1億元以上,非法獲利434萬元。通過同樣的方式,2004年至2007年9月期間,付麗君發展下線會員8萬多人,參與非法經營額在1億元以上,非法獲利300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自2002年至2007年8月,“新智網”在中國境內發展會員數十萬人,經營額達人民幣4.12億多元。而警方調查的結果顯示,“新智網”從全國非法吸納的資金,除了部分用于獎勵外,其余絕大部分通過地下錢莊轉到國外。
警惕:利用互聯網非法傳銷跨國界
日前,王晶波、付麗君、張婷、談鶴珠、海霞等8人以非法經營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其中王晶波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100萬元;付麗君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80萬元;張婷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50萬元;談鶴珠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緩刑1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30萬元。
江西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長裘應強分析認為,“新智網”非法傳銷案說明,網絡非法傳銷已顛覆了原來面對面的非法傳銷模式;ヂ摼W上無國界,導致非法傳銷活動出現跨越國界現象。這些從事非法傳銷的網站租用境外服務器,在網上操作交易,密碼上網,資金流向也往往通過網絡銀行進行,因此網絡非法傳銷隱蔽性更強,執法部門查處取證很難。這也導致了目前利用互聯網從事傳銷和變相傳銷的非法活動越來越多。
江西東華理工大學經濟管理系主任馬智勝說,針對網絡非法傳銷活動日益增多,且出現跨國界趨勢,有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網上經濟活動的監控;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和快速反應系統,逐步建立預警機制,把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消滅在萌芽狀態;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教育,揭露傳銷和網絡傳銷等變相傳銷的危害性和欺騙性,提高群眾的自覺抵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