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傳銷團伙“總監”的自述
發布: 2008-11-17 10:09:38 作者: 江 攀 來源: 株洲網

“雖然每天住簡陋骯臟的出租屋,喝南瓜湯,但是為了心中的億萬財富夢想,我堅強忍受著,還自以為了不起。有一天,我終于當上了傳說中的 ‘總監’,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這竟是個天大的騙局。
“老鄉、同事、親戚、鐵哥們,能騙得到的我基本上都騙過,以至于我逃離傳銷好久了,每走到一個地方,都會遇到鄙夷和唾罵,還有找我要人的,讓我無地自容、避之不及。
“我講這些,目的是希望自己的經歷能給世人以警示,也希望有助于有關部門能更有效地打擊非法傳銷……”
本月11日午后,紅旗廣場附近的“荷塘月色”茶餐吧里,曾經是傳銷團伙內 “高級職員”的郭孟 (化名)向記者談起自己的傳銷經歷時,悔恨不已。
誤入傳銷,以為致富捷徑
我今年25歲,老家江西撫州農村,初二肄業后到過江、浙一帶打工,摩托維修店、建筑工地、電子廠……他都干過,但收入都不高。
2006年春節后,我接到好友小李從湖北打來的電話,我們曾在浙江金華打工時熟識。互相問候后,我們很自然地聊起各自的工作情況。
“一般般吧!每個月就3、4千塊錢,不過還算輕松。”小李語氣中透露著一種難以阻擋的優越感,這讓還在工廠里上班的我羨慕不已。
幾天后,兩人再通電話時,我試探著問道, “那邊有沒有適合我做的事?”小李猶豫了一下,說, “看看吧,我想辦法安排安排吧,不過得找熟人、請吃飯”。我聽了喜出望外,又滿懷感激。
接下來的事,當然是小李 “幾經周折”把事情搞掂了,我便火速辭了工、坐火車直抵湖北荊門。
荊門的春天還很冷。見到我,小李說,“我廠里有事,你先玩著吧,看看風景”。但是,第二天他帶我去了一個小屋子 “聽課”。“拼搏、財富、毅力……”這些詞語反復刺激著我的鼓膜,聽得我一個頭兩個大。
“這是干什么?我不懂,我要進廠!”“聽課”回來,感覺很不對勁的我生氣地沖小李嚷。
但小李沒有硬爭,只是耐心地說, “你不是想出人頭地嗎?這就是創業啊!這事賺錢得很呢。你想,如果不掙錢,哪有這么多人整天呆在這里啊?”
小李的其他同伴也輪番來做思想工作。漸漸地,我似乎也開了點竅, “干什么不都是掙錢嘛?既然能賺到錢,管它是什么途徑呢?既然來了,試試再說吧”。懷著這樣的想法,我留了下來。
騙人,從騙父母開始
雖然性格內向點,但我還是很快地 “理解”了傳銷這事的賺錢 “道理”,即:新進來的人先投入一定的資金,然后發展 “下線”,從 “下線”的投資中提成作為收入;隨著 “下線”又不斷發展 “下線”,前者所得的提成便會呈幾何級增長,最終接近 “金字塔”頂,實現 “億萬財富”的夢想。
但是,首筆高達1萬2千元的所謂投資從何而來?向父母要去。——同伴們說,大家都是這樣起步的。
我撥通了母親的電話,用傳銷課堂上學來的方法撒起了謊: “我在這邊和朋友合伙租了個攤位,位置特別好,需要1萬5千元投資,幫我想想辦法吧!很快就可以收回本錢的。”
50多歲的母親嚇了一大跳,1萬多元錢,可是她和父親七、八年都積蓄不起來的啊。但我的電話卻一個接一個地打, “媽媽,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機會想拼搏一下,你就這么狠下心不管嗎?你難道希望我一輩子這樣沒出息嗎?”
終于,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父母拿出了畢生所有的幾千元積蓄,還賣豬賣糧,并向親戚借一點,湊齊了1萬2千元寄往湖北荊門, “兒子,我們實在沒辦法了,剩下3千元你自己想點辦法吧”。
而此刻,遙遠的湖北荊門,同伴們正爭著夸獎我 “已經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心中原本還有的一絲愧疚瞬間蕩然無存。——當大多數人站到了卑鄙一邊,廉恥成了“魔鬼”。
父母都騙了,還有誰不敢騙?這樣,在“上頭”傳授的 “成熟騙術”指導下,我將對象瞄向了親朋好友,開始發展 “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