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爛王”呂侃八年軌跡:沈陽青年誤入傳銷(上)
發布: 2008-04-30 23:51:41 作者: 田乾峰 張浛 來源: 京華網

沈陽青年呂侃本來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也有妻子和孩子。因為一次被騙入傳銷,呂侃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偏移。“破爛王”、“流浪漢”,這些稱呼在過去8年與呂侃綁在了一起。
從廣州一路向北尋找回家的路,呂侃歷經坎坷來到了北京。在這里,呂侃靠撿塑料瓶為生,并夢想著通過撿塑料瓶攢夠回家的錢。但當他一次性撿到需要花四五年時間才能撿到的“塑料瓶”———5500元錢時,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交還失主。因為這次拾金不昧之舉,呂侃被許多市民贊為“感動北京”的人。
最終,呂侃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賺足夠多的錢體面回家。但在北京,呂侃劃出了這道完美弧線將自己拉回到了他原來的人生軌道上。
辭職南下
1999年3月,28歲的呂侃結婚兩年,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便聽聞公司要倒閉,面臨失業。在沈陽這座“大男子主義”盛行的城市,對一個男人來說,養活老婆和兒子,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一向木訥的制冷工人呂侃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主動辭職。
原單位的一位老領導回憶說,呂侃為人老實,加上工作勤勤懇懇,在單位的口碑一直很好,當時他并不在那批下崗名單里。
辭職后,一個“掙大錢”的機會降臨到呂侃面前。從廣州回來的小學同學小焦告訴呂侃,他舅舅和叔叔在廣州工作,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
呂侃動心了。他找到父親呂琮玉,支吾半天,才說出要到廣州打工掙錢。
木訥的兒子竟有這么大的想法,呂琮玉心里很支持。在呂侃提出需要一些錢時,呂琮玉給兒子拿了3000元錢。
妻子吳美紅也支持:“婚也結了,孩子也生了,都定下來了,他出去掙點錢養家,覺得也挺好的。”吳美紅將家里不多的積蓄拿了出來。
母親李玉華幫著兒子打點行裝,買了幾套新衣服,放在包里。然后,托人買了一張當天的火車票。拿到票,呂侃和家人心里有些不舒服,票上的日期是4月1日———愚人節。“媽,看買這票,還是愚人節!”
呂侃的出行很隆重。數頓送行酒吃完,4月1日下午5點多,母親、妹妹、妻子、妻子的哥哥、同學一行人將呂侃送到沈陽北站。
臨行前,李玉華特意托付小焦:“呂侃人太老實,到廣州,你多照顧照顧他。”讓李玉華有些不安的是,小焦卻沒有回答她的話。
誤入傳銷
李玉華的擔心在呂侃到廣州不久就應驗了。
4月4日,呂侃突然打來電話說:“這工作不能干了,兜里的錢、身份證、銀行卡都沒了,剛逃跑出來,在廣州火車站,來接我吧。”
猶如晴天霹靂,妻子吳美紅在同學陪同下,趕到廣州火車站。他們尋遍火車站,又去附近的派出所找,都沒有找到丈夫呂侃。
隨后,呂侃的父親也趕到廣州火車站,四處張貼尋人啟事,能找的地方找遍,卻不見呂侃的蹤影。此后,家里再沒有接到呂侃的電話,吳美紅的傳呼機也沒有收到呂侃的任何信息。找了一星期后,一家人絕望地離開了廣州火車站。
呂侃到底遇到什么事情了?呂侃去哪兒了?
1999年4月3日,呂侃到廣州后,并沒有像同學小焦描述的那樣,有一份每月3000元的工資等著自己。他下了火車,又轉乘長途客車到了惠州,在一間出租房里住下來,里面坐著一圈人,大多都是來自老家東北。聽他們天南海北地吹牛,呂侃說,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觀察了兩天,呂侃沒有看到有什么工作,只是不時有人會進房間里去查看。呂侃說,有人拿著褲腰帶和尼龍繩在他們面前抖,示意誰敢跑就捆誰。“誰跑了殺誰全家!”
發現誤入傳銷組織后,呂侃決定跑掉。4月4日,呂侃找借口出去,然后一路逃到了廣州火車站,他想坐火車回家,兜里卻沒錢買票。呂侃給家里打電話,讓媳婦來接。
“我發現他們(傳銷組織)跑火車站來找我了。”呂侃說,他后來跑到廣州火車站后面找了個安全的角落躲了起來。
在吳美紅和家人絕望地離開廣州火車站時,呂侃開始了長達8年多的流浪生活。
一路向北
在家人離開廣州火車站不久,呂侃就在廣州火車站挨了一刀。
老實的呂侃沒有得罪任何人,只是每天在站前走動,連垃圾桶的瓶子都不敢撿。“我走著,突然地上坐著一人就拿刀劃我右腿。”刀劃過呂侃的右腳踝,呂侃倒坐在地上,沒吱一聲。血流出來,呂侃用手捂著,自己拿紙包著,用布裹著。至今,呂侃腿上還留有一道六七厘米長的傷疤。
“火車站太亂了,我不敢呆了。”呂侃說。在火車站南邊的一個公園,他定居下來。每天晚上在公園的亭子里睡,白天到飯店門口吃別人丟的盒飯。在這里呆了一年多后,呂侃徹底淪為一名流浪漢。
“電話本丟了,時間長了,傳呼號都忘了。”呂侃像一個失去記憶的盲人,流浪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
2000年,呂侃決定離開廣州。他到汽車站看地圖,定好路線,決定先往東走一點,再往北走,拖著帶傷口的右腿,沿著公路一步步朝著家的方向走。
長時間一個人流浪生活,性格內向的呂侃幾乎失去了語言能力。
“我說話南方人聽不懂,后來就不敢說了。”從廣州開始,呂侃往東步行到漳州,然后到福州———溫州———上海———南京———合肥———鄭州———天津———北京。呂侃說,“這一路上大多時候步行,別人給點錢就坐長途車。”
在福州,一名做生意的好心人,給呂侃100元錢,他坐長途車到了溫州。呂侃不敢跟人說話,總是一個人走,別人給東西就點點頭,小聲說句“謝謝”。漸漸地,就是遇到需要買票的時候,呂侃也不會說話了。“到汽車站,看哪個站的字大,前面人買的多,我就把錢遞進去,跟著買到哪兒。”呂侃從溫州又坐車到了上海。
路上的記憶是模糊的,呂侃經常通過看報欄里的報紙確定日期。到一些重要的日子,比如自己的生日,呂侃會去買瓶啤酒:“一個人給自己過,合計爸媽咋樣,合計家里的情況,合計自己都30多了,還沒能找到家,急啊!”后來幾年,過春節時,呂侃也會給自己買瓶酒。8年多時間,呂侃說,他一個人喝過20多回酒。
在路上,洗澡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8年來,呂侃洗澡的次數屈指可數。平時,遇到河就自己洗。走到南京,呂侃洗過一次熱水澡。他遇見一對信基督教的夫婦,對他特別好,帶他去洗澡,并收留了他,管他一日三餐。
不過,呂侃對新的生活卻不大適應:“一日三頓飯前都要做禱告,每天他們都念書給我聽,我聽不明白。”盡管不用擔心填飽肚子,但呂侃心里想的還是回家。
10多天后,呂侃留下一張紙條,離開南京那對好心夫婦繼續向北。在南京呆了一年多,南京給呂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好心人帶他去洗澡;夜晚在大排檔旁,有客人丟給他大半盒的煙抽。離開南京,呂侃步行到了合肥,2005年,又走到了鄭州。
每天撿些瓶子賣錢,買饅頭和咸菜吃,喝瓶子里剩的水。呂侃說,那幾年,吃過最好吃的東西就是一塊蛋糕。“在蛋糕房前撿的,蛋糕,應該是最好吃的東西吧。”
磚場遭遇
2006年9月,一輛招工的面包車將流浪在鄭州街頭的呂侃拉走。“他們說有活干,管飯。”車上拉著四五個人,然后轉車將他們拉到新鄉一個偏僻的磚場。
身材矮小的呂侃,沒有力氣,干了一個月,干不動就跑了。走到半道,當地一名隊長讓呂侃去另一磚場干活,往磚機里裝土。“我不明白怎么干,隊長拿鐵鍬一鍬一鍬教我。”呂侃說,從早上6點開始,一直干到晚上9點多,早上吃饅頭,中午吃面條,晚上還是饅頭。
干了一個月,呂侃腰疼,他跟隊長說想走,對方說:“再干一個月,給你結賬。”呂侃又干了一個月,然后又說腰疼,想走。對方又說,慢慢干。后來,他就不去問了。
半年多過去,隊長見呂侃確實干不動,便將呂侃和其他幾個工人裝上車,拉到半道上一個個扔下來,一人發了10塊錢。
拾金不昧
離開磚場,呂侃覺得自己變傻了,每天繼續撿瓶子、走路,似乎忘了回家的事,有點錢就買吃的,買煙抽。經過8年的流浪,呂侃已不再是新婚照片上那個身穿白色禮服的“白馬王子”,而是一個見人不敢說話,見警察就躲著走的流浪漢。“本來說是出來賺錢的,現在這副樣子讓我怎么回去見人啊?”呂侃常常自責。
上天似乎也不忍再折磨呂侃,不再跟呂侃開“愚人節”的玩笑,轉變命運的機會接踵而來。
2007年5月,走到河南一個縣城的飯館,呂侃在餐桌上撿到一部手機。“我拿著手機喊,誰的手機?誰的手機?沒人吱聲。”后來,呂侃把手機送到飯店老板那兒,找到了失主。對方并沒有什么酬謝。
一部手機似乎不足以引起人們對一個流浪漢的注意,試金的機會再次降臨。2007年低,呂侃從天津流浪到北京。在這里,他依舊靠撿瓶子為生。12月11日,呂侃在大興區一轎車旁撿到一黑皮包。他打開發現包里裝著5500元錢和8張銀行卡。
當晚,呂侃步行十幾公里,12月12日清晨,他送到房山區交給派出所民警,找到失主。失主感激地給了呂侃500元錢,并送他到六里橋汽車站坐車。
呂侃的父親呂琮玉告訴記者,呂侃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是根深蒂固扎在他思想里的。“我跟他媽媽很早就離婚了,呂侃從7歲起就在奶奶身邊長大,受過高等教育的奶奶對他影響很大。”
“我奶奶跟我說,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不能拿,撿到了也一定要還給人家。”即使是處于逆境中的呂侃,也沒忘記奶奶的教誨。
媒體報道后,呂侃被許多市民贊為“感動北京”的人。呂侃的父親意外地從電視上看到分別8年的兒子,激動萬分。一家人卻遲遲未等到回沈陽的呂侃。
再次流浪
“我在六里橋車站轉了一圈,發現客車票價太貴。”呂侃回憶說,當時他并沒有乘坐長途客車回沈陽,而是改乘當日22時的火車,第二天上午到的沈陽。“到了沈陽,我就找不到家了。”呂侃說,他坐公交車返回自己原來在鐵西區的家時,發現當地都拆遷改造了,“建起了一個大超市,“變化太大了,我根本找不到家。”
隨后,呂侃又坐車到皇姑區尋找岳父家,也因變化太大而沒找到。
“我在沈陽太冷了,又不敢跟別人問路,就想著到暖和一點的地方去,所以就一直往南走。”呂侃說,他當時身上的錢只夠買票到山東德州的,于是他坐車到了德州,又一路靠撿垃圾為生,步行來到了江蘇徐州。
1月31日,下午4點多,在徐州市教育局紀委工作的高浩,經過云龍山西側街路時,發現了呂侃的行蹤。“我在中央電視臺上看到過關于尋找呂侃的報道,所以對呂侃的印象特別深,一眼就認出來了。”隨即,高浩上前問他是不是呂侃。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立刻撥打了110電話,將此事告訴了徐州警方。
2月2日,呂侃的父親呂琮玉前去接呂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