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螞蟻借騙成"神" 20萬設局非法集資11.86億
發布: 2009-11-11 09:40:50 作者: 鳴仁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數萬試圖發螞蟻財的投資者,都被卷入了一個精心編制的螞蟻陷阱里。
日前,轟動一時的山東省臨沂市神蟻集資詐騙案(本報2006年8月15日曾作《神蟻背后的驚天騙局》報道)一審宣判,神蟻騙局的主謀原山東眾志集團董事長張建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預示著這個遍布山東省乃至省外的螞蟻騙局基本落幕。但是,該案留給我們的思考卻并未結束。“蟻王”張建華從20萬元起家,短短6年間非法集資額高達11.86億元,涉案統計的受害人數已高達21049人。
如此瘋狂的集資騙局是如何形成的?透過萬余字的法院判決書,一個驚天騙局構架的種種騙術一步步被揭露出來。
20萬元設局
騙局需要借助道具,張建華謀劃這個涉案金額近12億元的驚天騙局,只用了區區20萬元。
據張建華供述,2000年6月份,他從遼寧蟻力神公司辭職回到山東省沂水縣,投資20萬元租了場地和廠房,印刷了螞蟻的營養成分、用途、養殖技術、付款、回收等內容的宣傳單在縣城、鄉鎮等地進行發放。
法庭認為,2000年下半年開始,被告人張建華以非法占有養殖戶資金為目的,投資20萬元租賃山東省沂水縣山東華潤實業公司場地及廠房,以養殖螞蟻交保證金為名,以高額返利為誘餌,開始進行集資詐騙活動。
為騙取更多集資款,張建華用非法集資款項假冒與他人共同出資的名義,于2001年8月注冊成立了沂水縣神蟻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張敏任出納,此后二人于2002年5月結婚,共同實施集資詐騙活動。
為擴展集資詐騙的平臺,張建華以香港展生集團與神蟻公司合資的名義虛假成立中外合資山東蟻和春飲品有限公司,張建華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敏任董事、副總經理。2003年11月20日又利用非法集資款注冊成立了山東眾志聯合銷售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山東眾志生物產業有限公司,后稱山東眾志集團。
利用詐騙資金成立的這些平臺,張建華等人展開了瘋狂的集資詐騙活動。法庭認定,張建華至案發共計非法集入資金11.86億元,除返本付息10.22億元外,將1.64億元的資金大搞無效益的投資及揮霍、廣告宣傳、企業慶典、贊助、挪給個人或單位使用、進行非法活動,并采取打白條的方式隱匿資金去向,最終造成養殖戶投資款3.53億元沒有歸還。
公訴機關認為,張建華的行為使大批螞蟻養殖戶在經濟上造成極大的損失,并引發數十次集體上訪,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炮制的螞蟻神話
騙局之所以導致上當者眾多,除了投資者看到的高額回報外,還看到了張建華所描述的螞蟻產品神話。而這些,全是他們一手炮制的,螞蟻的功效究竟是什么其實他們并不知曉。
蟻和春公司宣傳材料稱:香港展生集團投資1.6億元建養生持酒基地,借助神州六號擴大宣傳。蟻和春 酒經過營養質離心、有機大分子離合處理、酒質脫色處理、酒質脫酸味處理、營養與藥理價值處理、穩定性處理、磁化處理等一系列先進工藝處理。
證人張慶玲等證實:神蟻公司蟻種車間進貨、出貨的過程中沒有任何賬目或登記憑證,車間多時一個月向公司交二三十斤螞蟻,少時才十多斤。公司對回收蟻種不重視,收與不收,沒有明確的監督管理機制。
螞蟻并不重要,產品生產及功效也是瞞天過海,夸大其詞。
原神蟻公司酒車間工人、倉庫保管員于松茂、武春紅、邢樹臻、曹樂培也向法庭證實:“神蟻公司生產酒的數量很小,工藝流程很簡單,就是將在臨沂勾兌的酒拉到這邊分裝。生產的螞蟻酒就是用袋子裝著螞蟻浸泡,沒有別的工藝提煉,公司發的宣傳資料上講的提純螞蟻的工藝也沒有。”
南京金陵螞蟻研究中心專家吳志成證實:擬黑多刺螞蟻的功效主要有治療風濕、類風濕、糖尿病、乙型肝炎,另外還能抗衰老,但只有人工收集活的螞蟻然后制成死螞蟻才具有上述功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工飼養擬黑多刺螞蟻成功的。神蟻公司的養殖箱根本就不能養殖螞蟻,只能越養越少,最后螞蟻就死光了,張建華只是用這種方式“融資”。神蟻公司宣傳他們的蟻和春酒用的是螞蟻體內的營養精華,且提取技術只有神蟻公司才掌握是編造,他們沒有研究機構,根本不懂螞蟻的藥用、食用原理。
張建華供述,“蟻和春、持酒的配方是我在2000年八九月份,讓湖北勁酒廠的金慧元給配的,我提出配方中必須有螞蟻,酒的功能必須具有滋陰壯陽的功效,蟻干的數量必須占到40%。”
而金慧元卻道出了里面的貓膩。金慧元向法庭證實:“沂水神蟻酒業的酒配方是我給幫忙做的,酒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主要依靠中藥的作用,酒中必須加螞蟻是張建華要求加的,他說小小螞蟻辦大事,要把螞蟻做大、做強。但螞蟻在酒中有何功效,我們誰都不清楚。”
張建華等人就是這樣打著神蟻的旗幟,還不惜采用傳銷的方式展開非法集資的工作。
山東眾志集團副總劉諾證實:他給客戶制定的營銷方案有四種,分別是520元、1560元、2600元和5200元。520元的沒有返利,但是發展了下線后就可以拿到下線的銷售獎,每賣100元的酒就拿35%的提成。
高回報釣餌
張建華上面的準備工作,讓螞蟻神話變得縝密無比,但真正吸引投資者蜂擁而入的,還是張建華設置的高回報釣餌。
法院審理查明,張建華集資詐騙活動的主要方式是:養殖戶自養方式的按每小箱200元、每大箱1000元的價格交納押金取得蟻種,并承諾以25%-50%的年利息回收蟻干,一年期的每37天返還本息一次,10次返清本息,半年期的一次返清本息;代養方式為一年返利的每萬元收取代養費200元,半年返利的收取代養費100元。
按養殖10大箱螞蟻計算,投資10000元,一年下來,養殖戶不僅可以收回本金10000元,還可以得到2500-5000元的利息款。回報之高,可見一斑。
為誘騙更多集資者,張建華用集資款隨意進行投資、贊助、大搞企業慶典活動,利用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進行虛假宣傳,虛構公司實力雄厚的假象;并在山東省各地廣設集資代辦處,按集資額給業務員提成,以擴大非法集資的數額和范圍。
法庭查明,張建華搞宣傳時用過“山東眾志集團”、“臨沂圣莊果園有限公司”、“四川古鶴松生物產業有限公司”、“四川沂蒙人家酒業有限公司”、“成都生物科技研究所”的名義,其中山東眾志集團注冊后,因虛假出資被吊銷;四川沂蒙人家酒業有限公司并沒有投資;成都生物科技研究所是四川古鶴松公司的一個股東,與他們無任何關系;圣莊果園沒有注冊成立。
法院認為:被告人張建華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無資金保證能力的情況下,虛構養殖螞蟻有高額利潤的事實,隱瞞其經營的公司無贏利的真相,采取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吸引養殖戶簽訂螞蟻養殖合同,然后用后期養殖戶集資款返還前期養殖戶集資款本金及利息的方法進行非法集資,其行為侵犯公民財產所有權和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均構成集資詐騙罪,且犯罪數額特別巨大,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依法應予嚴懲。遂對作出張建華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其他主要涉案人員分別判處6-15年不等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