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世界通”事件 加速3G互聯網普及
發布: 2009-11-10 19:33:44 作者: dean 來源: 慧聰通信網

洞悉“世界通”事件 加速3G互聯網普及
曾經讓無數人心動的“世界通”致富神話,隨著“世界通”因涉嫌非法傳銷被各地工商部門立案調查、其法人代表被公安部門通緝而灰飛煙滅。花兩萬多元注冊成為“世界通”的代理商,每天只要點擊相應軟件上的廣告,月收入就可達2700元,連續點擊5年就可輕松賺取13萬元……這樣的致富神話想必誰聽了都會動心。正是靠著這樣的致富神話,“世界通”自去年年底進入海南后迅速蔓延,導致不少人上當受騙,深陷非法傳銷泥潭。
世界通國際科技有限公司自稱是一家專門研發手機軟件和PC軟件的國際性IT大企業,成立于2007年1月,總部設在香港,由美國資金雄厚的投資集團和資深IT人士戴兵先生聯合投資創建而成,目前旗下已擁有香港世界通國際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南世紀通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全球尖端IT企業。
9月9日和10月16日,香港世界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界通公司)特大傳銷案的犯罪嫌疑人世界通公司總裁施永兵、前營銷總裁強科信、營銷總裁傅衍平、行政總裁邵軍鋒、技術部行政負責人王程等5名主犯,被江蘇省鎮江市檢察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批準逮捕。據悉,該案是鎮江市檢察機關以10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四)》中確定的新罪名進行批捕的首起案例。
至此,這起驚天騙局終于告一段落,但“世界通”真的塵埃落定了嗎?
天上不會掉餡餅
無論是涉案金額,還是參與人數、成長速度,世界通都創造了奇跡,而最具“科技”含量的是,世界通以推銷手機無線互聯網流媒體終端服務技術軟件系統為誘餌,以“點廣告獲取高額回報”為誘餌,以“拉人頭”方式層層發展會員,采用復式計酬方式,誘使代理商為了提高層級而不斷發展下線,大肆從事傳銷犯罪活動。業內專家分析,事實上,世界通的騙術并不高明,但恰恰是抓住了人們的“貪念”。世界通的推廣廣告語也比較煽情,“看廣告,有錢賺,每天花一個小時看廣告,月收入2700元,足不出戶,點擊廣告就能賺大錢。協助世界通招代理商晉升為特一級代理,獎勵價值30萬元轎車一輛……”
但是,現代社會在金錢欲望的引導下,越是違背常理的賺錢大話,越是容易使人相信。這也常常使人無奈。但面對誘惑時,有些仍然迷失了自己。企望一夜暴富的人們,當你的理性和意志被世界通之類編織的發財夢所左右時,千萬別忘了祖祖輩輩留下的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
網絡傳銷需警惕
傳銷團伙給網絡傳銷犯罪披上了“電子商務”的外衣,由現實世界轉向虛擬網絡,交易方式也由現金交易變為電子貨幣結算,虛擬的龐大資金無需兌現,更具欺騙性,使大多數不明真相的群眾難以識破其騙局。另一方面網絡傳銷以計算機軟件、網絡空間、信息或投資理財類等虛擬產品為主,同時加入網絡傳銷僅需幾百元甚至幾十元,使得參與者容易產生“不在乎”或“試試看”等心理。
所以,網絡傳銷更具隱蔽性、虛擬性,成本低廉,傳播更為迅猛,“世界通”以高科技為幌子,巧設騙局,終被查辦,也讓這一新型網絡傳銷的運作模式得以暴露。由于網絡傳銷行為隱蔽,不易防范,因此相關部門提醒社會公眾,對于那些和“網絡”、“IT行業”、“高科技”沾邊、可以讓人暴富的“致富神話”,務必保持警惕。
政府監管要加強
世界通的詐騙之所以大行其道,除了虛偽的“公益活動”外,借助媒體宣傳,利用政府招商引資的軟肋博得信任和支持也是其重要的伎倆,但反過來,由于媒體、政府的疏忽和孱弱的調查力度,引狼入室,成為世界通違法犯罪推波助瀾的工具。當一切空中樓閣成為泡影,政府部門留下的不僅是笑柄,更是對其威信的大打折扣。
“世界通”在儋州的“橫空出世”,還是讓一些政府官員“賺足”了面子。簽約當天,儋州市主要領導均到場祝賀,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同時,還為“世界通”的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一時間,讓人無限遐想。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簽約儀式至今僅僅4個月,“世界通”的老總就被公安部“關照”了,樹倒猢猻散,“世界通”曾經為很多人建造的“空中樓閣”,在幾天時間里就迅速的土崩瓦解,一去不返。
招商引資確實是各地政府的一大要務,沒有招商,就沒有發展。但如果我們的官員一味追求政績而失去鑒別能力,甚至喪失理智,這導致的后果可能會產生無可挽回的不良影響。“世界通”是玩完了,但它在儋州的事兒,卻給我們活生生地上了深刻的一課。
結語:3G和無線互聯網大規模普及不僅吸引了大量正規企業開發業務,一些傳銷分子亦利用人們的利欲貪念、迷信高科技、對網絡傳銷的無知等因素進行非法斂財,而且欲罷不能。“世界通”案件意味著無孔不入的傳銷已經滲入電信業領域,由于人們對3G技術的了解依然陌生,類似的詐騙案件呈現上升趨勢,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大宣傳普及力度,規范互聯網秩序,讓老百姓更多的網絡和通信技術、產品,增強自我識別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監管打擊力度,及時鑒別合法外衣下的黑手交易,嚴肅市場秩序,在招商引資的同時要積極論證,避免淪為違法犯罪分子招搖撞騙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