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暗訪“世界通”:新型傳銷打高科技牌
發布: 2009-07-13 09:36:44 作者: 董昭武 肖輝 來源: 中國經營網

“每天花1小時看廣告,月收入2700元,足不出戶,點擊廣告就能賺大錢!笨吹交蚵牭竭@樣的宣傳,你會無動于衷嗎?
“看廣告有錢賺,每天花1小時看廣告,月收入2700元,花兩小時看廣告,月收入1.8萬元,足不出戶,點擊廣告就能賺大錢,天天有錢賺”. “協助世界通招代理商晉升為特一級代理,獎勵價值30萬元轎車一輛,獲取旗下所有市場2%的分紅,晉升為超特一級代理商獎勵價值100萬元的別墅,享受所屬市場范圍銷售額的6%分紅”。如果你看到或聽到這樣的宣傳,你會無動于衷嗎?
這一定超出了你的想象空間,或者,你會認為這是在妄想。然而,在現實的世界里,還真有這種近乎天方夜譚似的誘惑。
自2008年以來,受以上廣告的誘惑,社會上成千上萬形形色色的人們帶著發財的幻想,從不同的地方朝圣般的投身于那個“實現夢想”的“魔方”——世界通。
那么,這個迅速躥紅的商業模式真的能幫人們實現“天上掉餡餅”的發財夢想嗎?“世界通”到底是在演繹財富神話,還是在精心編織瞞天過海的圈錢騙局?
據了解,河南從事世界通廣告掙錢的人數在全國首屈一指,被稱為受害重災區。
自2008年10月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對世界通在鄭州地區的活動進行了半年的的明察暗訪,期間又通過世界通代理商老張的引薦,以“考察項目”的名義打入被世界通總裁戴兵所說的 “先鋒軍”河南省鄭州銷售網絡內部,揭開了香港一家公司以高科技為名、以“看廣告有錢賺”為噱頭進行傳銷游戲的驚天內幕。
“龐氏騙局”翻版?
世界通的傳銷游戲讓人想起歷史上有名的“龐氏騙局”.從1919年起,一個移民到美國名叫龐齊的意大利人隱瞞了自己的歷史來到了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美國大眾兜售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1949年,龐齊在巴西的一個慈善堂死去時,這個“龐氏騙局”的發明者身無分文。
毫不夸張地說,世界通正是當年“龐氏騙局”在新形勢下的翻版。
2008年10月25日,記者被朋友拉去參加了世界通在河南鄭州市一家叫裕達國貿的豪華酒店主辦了一次招商會,只能容納200人的現場座無虛席,過道上也擠滿了人。
一位代理商給與會者看了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視頻:比爾•蓋茨把5間屋子大的計算機搬到辦公桌上,成就了他的世界首富夢。今天世界通總裁戴兵把桌子上的電腦搬到手機上,實現兩網合一,還把廣告搬到手機上播放,打造一個無線流媒體世界老大,IT行業與手機廣告業兩個金礦加在一起,你想他將會成為什么呢?如果你跟著他走會成為什么呢?不用腦袋想,用你的腳指頭想就可以得到結果……培訓效果可以想見,不少人紛紛表示愿做代理商看廣告掙大錢。
記者拿到的世界通《手機無線流媒體項目商業計劃書》項目招商顯示,只需花999元注冊為世界通終端用戶,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下載世界通軟件,然后點擊每天發送的30條廣告,每10秒鐘看完一條就有0.1元的返利,月收入90元,可返利5年。
更高的利潤誘惑是一次投資23976元購30個看廣告的卡號,每號每天可點30條廣告,看完1條返利0.1元至1元,返利5年。按每條最低0.1元返利算,日收入為90元,月收入為2700元。月回報率為2700元除以23976元=11.3%,年回報率為11.3%×12(月)=136%,5年回報率為136%×5(年)=680%。
該《商業計劃書》披露:零售點投資4496元,5年返利2.7萬元,三級代理商投資2.3976萬元,5年返利16.2萬元,二級代理商投資13.99萬元,5年返利108萬元,一級代理商投資89.9萬元,5年回饋780萬元。而協助世界通招代理商晉升為特一級代理,獎勵價值30萬元轎車一輛,獲取旗下所有市場2%的分紅,晉升為超特一級代理商獎勵價值100萬元的別墅,享受所屬市場范圍銷售額的6%分紅。
世界通驚人的“繁殖”模式并不新鮮。從至少購買5張卡成為最低級零售點開始,就能取得代理商資格;要想賺更多,購買30張卡當“三級代理”.還有二級代理,一級代理,特一級代理,發展下線或一次性投資成為想要的級別,條件都是靠賣出更多數量所謂的卡來實現“升級”.那么,代理商們的“廣告費”如何支付呢?“世界通”公司每天發30條廣告,你看完這30條廣告,做出所謂的“評論”,就能得到3塊錢。至于那3塊錢,發的也不是人民幣,而是一種叫做“通幣”的虛擬貨幣。
按照“世界通”公司的說法,“通幣”和人民幣的比值是一比一,但實際上,當你要求提錢,把“通幣”兌換成人民幣時,你就需要支付8%的“手續費”.對此質疑時,“世界通”代理商告訴記者,錢是從香港打給過來的,所以手續費有些高。不過,你可以選擇從下級代理商那里收取人民幣,然后用自己的“通幣”幫他支付“購卡費”,這就不產生手續費了。這無疑是世界通事先設定的一大“玄機”.因此,代理商可以選擇把錢留在該公司賬號里存放!笆澜缤ā眱叭怀摄y行了!但不同的是把錢放在那里是絕對沒有利息的。
該公司“招商”時,承諾購買軟件能獲得5年的點擊廣告收入,但是和代理商簽代理合同的時候,期限卻只有一年。他們的解釋是,通過這套軟件點廣告獲得收入的“有效期”依然是5年,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下級代理,公司就沒有必要再和你續簽代理合同?吹竭@里,相信讀者會明白:原來讓你簽代理的主要目的是讓你去發展下級代理。
《世界通國際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戰略》公布讓人難以置信的“戰略目標”:一、2008年年底前完成終端用戶量1000萬個;日點擊率達到6億次以上……2009年底完成廣告營業額5億元,實現世界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計劃。
二、2010年年底前完成終端用戶量10000萬個;日點擊率達到60億次以上……完成廣告營業額1000億元以上,日網上交易額5億元以上。
三、2013年年底前完成終端用戶量10億個;日點擊率達到600億次以上……完成廣告營業額10000億元,日網上交易額50億元。
世界通的網站上公司介紹里寫道世界通國際為一家專業從事手機無線流媒體終端軟件技術研發與推廣、流媒體平臺建設與廣告經營、無線互聯電子商務平臺開發與管理等業務的IT增值服務提供商,成立于2007年初,由戴兵聯合投資創建。而其旗下擁有的香港世界通國際科技有限公司就這起“看廣告有錢賺局”的制造者。
世界通宣稱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多普達等知名企業為締約合作單位。本報記者致電三家單位確認,對方都予以否認。
記者經長時間的采訪世界通代理商,咨詢工商部門和法律專家,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世界通都擺脫不了“龐氏騙局”的黑影。
行“高科技”之名
“世界通”宣稱憑借核心技術和市場開拓,發展至今,已經成功簽約近萬余商家,其企業網站的點擊率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從全球排名第200多萬位上升到第30多萬位,中國排名從第六萬位上升到第一萬位。
“世界通”的技術軟件被稱為LINK-WORLD,“被宣稱為”高科技壓縮技術“.但經行內人士分析后告訴記者,”世界通“所吹噓的”高壓縮“格式只是普通的手機流媒體格式3GP而已。在pc客戶端播放的少數幾家企業投放的廣告只是普通格式的視頻。
“代理商”津津樂道所謂的“1P理論”,即通過引入第三方,使產品價格低于平均成本還能贏利。這種稱為自動營銷的理論被世界通神化,用作“行銷”的理論支持,巧妙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變為一種“只賺不賠”的投資行為。
他們喜歡拿出來炫耀的一個例子是:“倫敦從事手機廣告的運營商BLYK,用每月217條免費短信和43分鐘免費電話為代價,換來用戶每天接受6條短信廣告的許可。” BLYK與世界通的對比區別顯而易見,事實是BLYK一部手機對應一名廣告接收客戶,“世界通”則是幾百張卡對應一位號稱“代理商”的客戶;BLYK的廣告接收客戶不用交錢,而“世界通”的“代理商”至少要買5張卡才能“享受”廣告的“回饋”;BLYK沒有“代理商”,而“世界通”是以多層次方式發展“代理商”;使用BLYK的軟件是免費的,而在“世界通”,每套“軟件費”的價格是999元!
香港世界通國際科技有限公司鼓吹世界通是個創造“全球財富第六波”、締造“數碼經濟財富神話”的手機無線流媒體產業領航者。稱業務分布于全國各大中小城市,深圳、香港、廣東、廣西、河南、海南、北京、上海、湖南、江蘇、江西等地的市場經營發展迅速。
對此,以深圳為例,記者查詢了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電子檔案,沒有世界通深圳分公司這個名稱,只有世界通深圳代表處。據查,香港世界通國際科技有限公司在大陸只有海南和長春在分公司。
在世界通的資料中出現了一不得不說的公司,世界通稱,他們注資1000萬元成立了海南世紀通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世紀通),在海南取得了《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記者查閱企業檔案登記資料顯示,世紀通是由內地居民施永兵出資990萬元人民幣、王程出資10萬元人民幣成立的“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公司。
那么,這兩家是否可以在大陸各省“聯營”增值電信業務呢?
河南省有關部門負責人給記者答復說,依《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使用規定》等法規,世紀通只能在海南從事經營。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法》規定,世界通在國內從事經營活動違法!兩企業未在河南省省備案,從事經營活動是違法的。
但是國家工商總局給該處頒發的“工商備案”強調:“不得直接從事經營活動!北緢笥浾卟樵兊,國內曾有十幾家媒體對世界通的行為合法性作出質疑和揭露。不過,不低于三十余家平面媒體對其進行了專題報道,在眾多媒體上刊出廣告。世界通的網站顯要位置清楚的注明曾正面報道過媒體名稱。
這樣巨額的廣告支出行為引起更多人的質疑,“如果真的像世界通宣稱合法的話,有必要這樣做欲蓋彌彰嗎?”曾有網友戲稱世界通的一系列“正名”活動是“掩耳盜鈴”、“此地無銀三百兩”.
到底誰是“負翁”?
揭開世界通的面紗后發現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它用于支付代理商的“廣告費”,不是來自公司經營所產生的利潤,而是來自“代理商”所交的“購卡費”.由于推薦下級“代理商”的傭金結算基數是999元/卡×所購卡數,而不是下級“代理商”的購卡費,因此實際上每個“代理商”加入,他的“購卡費”只夠發自己這么長時間的“工資”,比如“零售經銷點”購卡費4496元,購卡數5張,他的直接上級代理商至少可以獲得499元的獎金。
另外,直銷公司的獎金都是以真實業績為基數來結算的,“世界通”卻不一樣,由于公司最高級別的“代理商”是省級代理。對“代理商”來說,自然是自己投入得越多越好。因為投入越多,折扣越大,“回本”的時間越少;但就世界通公司來說,“招商”招進一個喜歡“砸錢”的代理簡直就是災難!
既然這樣,那到底誰是“負翁”?為此,記者根據世界通發布的相關資料進行算了一筆帳。
2008年底前完成終端用戶量1000萬個;2009年年底前完成廣告營業額5億元人民幣;2010年年底前完成終端用戶量1億個,完成廣告營業額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按2009年世界通還是1000萬個終端用戶算,軟件收入為1000萬(張卡)×999元(每卡售價)=99.9億元,軟件和5億元廣告收入總計億元。再看支104.9出,每卡每天發送30條廣告,一條返利0.1元至1元,返利5年。按最低返利標準算,應支付看廣告的費用為1000萬(張卡)×30(條)×0.1(元)×365(天)×5(年)=547.5億元。收支相抵為5億元(廣告收入)+99.9億元(卡收入)-5億元=-442.6億元。
而按2010年1億終端用戶、廣告收入1000億元算,軟件和廣告收入為1億(張卡)×999元(每卡售價)+1000億=1999億元。而應支付看廣告的費用為1億(張卡)×30(條)×0.1(元)×365(天)×5(年)=5475億元。收支相抵虧損額為1999億元-5475億元=-3476億元。
以上的計算還不包括打折、工資、獎車獎等龐大開支。算賬的結果是,買卡號看廣告的人越多,世界通的虧損越大,最后將無法支付費用,唯一的辦法就是挖東墻補西墻,拿后面加入代理商的錢返給先加入者,直到資金鏈斷裂或是圈錢蒸發。
河南一位資深廣告人質疑道:“世界通廣告收費標準是每條2毛錢,按其所說的2010年達到1億個終端用戶算,如果一企業在世界通上發布廣告,一天播兩次連播6個月,要支付的廣告費是1億×30×6(天)0.2(元)×2(次)=73億元!在中國最有影響的面對的是十幾億人口的中央電視臺做廣告,標王每天狂轟濫炸播放廣告也不過5億元以內!任何一家企業如世界通宣稱的那樣做廣告,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有網友一陣見血的指出,如果你是投放廣告的客戶,你是否愿意你投放的廣告只是被人這樣隨便的點擊卻不關注你的廣告內容,點擊過后卻不知道你廣告說的是什么!難道你就這么愿意送錢給人花?沒人會在這樣的地方發布廣告宣傳的。
現在距2008年已經一年,實際“日點擊率”,顯然和“世界通”所規劃的“6億次”差得太遠。這種現象只有一個解釋:他們并不真的需要有企業注意到自己愿意投過廣告,只是追求代理商的購卡費而已。
既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廣告商,一切“盈利”便成了天方夜譚。到底誰是“負翁”?不言自明。
涉嫌新型傳銷?
“世界通”大肆神話般的“創富”宣傳果真如此嗎?
對外宣稱 “看廣告有錢賺”,收益是由眾多廣告發布商支付廣告費的。但事實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廣告發布商。目前為止,世界通所開展的經營業務就是吸納更多新代理商、收取更多售卡費,用以支付所謂廣告點擊費。
簡而言之,“世界通”還是在玩一場“空手套白狼”的豪賭。另外,“世界通”與代理商的簽約合同有效期只有一年,代理商只享有“優先續簽權”,就算一年合同到期,能否續簽的決定權掌握在“世界通”公司手中,一旦新發展代理商的購卡資金無法支付廣告報酬,勢必引起“世界通”公司資金鏈的斷裂,所有的利益都將無法保障。
2008年11月2日晚和11月3日晚,河南電視臺三頻道《民生大參考》欄目已“是賣軟件,還是搞傳銷?”為題播出了對世界通項目在河南的代理商經營狀況的質疑報導。
記者在世界通總裁戴兵在他的網上空間里看到他對該事件的表述說,“讓很多代理商產生的誤解和錯覺,對世界通在河南的市場發展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記者注意到,他們辯護認為世界通的經營形式與傳銷無關,其依據則是工商部門的認定非法傳銷的標準:有無高額的入門費、有無團隊計酬、產品是否物有所值。
這項誕生近百年的非常商業模式世界通利用,發揮的淋漓盡致,居然請了20余名著名法學專家、學者與權威政法工作者“論證”認為世界通的商業模式沒有違反國家法律。
世界通在數家報紙上發布信息顯示,2009年3月18日,一個所謂冠著國字頭叫中國生產力學會批準同意組成專家課題組,對“世界通營銷模式”進行調研和評審。4月8日,由中國生產力學會和該生產力發展課題組聯合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送達《關于請求明確世界通公司營銷模式合法及批準市場準入的報告》,報告稱“符合我國的相關法律和法律”.記者在經過長時間的與代理商老張的溝通,取得了其信任后,在位于鄭州市東大街福華大廈9樓,見到了,被對方工作人員稱為“閔總”(經理)高級代理商,極力的勸導記者加入他們團隊。不過,當記者提出質疑時,他始終不斷強調其“合法性”,還拿出眾多河南本地報紙對其專題報導為佐證。
到目前為止,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世界通代理?代理商賣出去多少所謂的軟件?涉嫌金額多少?這些數字暫時無從得知。
記者調查中發現,這些代理商事實上都是自然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學生、教師、下崗工人、農民、無業人員等等,一旦發生問題,社會危害性極不可估量。
瀟湘晨報7月1日報道,長沙工商部門認定世界通涉傳。記者通過多方渠道得知,由于涉嫌變相傳銷,世界通在包括河南在內的十幾個省份被工商部門查處打擊。
有工商部門的相關人士認為,雖然“世界通”經營模式表面看似合乎情理的,但其傳銷本質還是比較明顯的,手段相當狡猾。
記者在深入采訪時發現,世界通在河南鄭州各地的辦事機構既沒有掛出公司名稱,也沒有固定電話和傳真。他們之間全靠手機單線聯系。記者按照在世界通日前公布的香港總部的電話和深圳辦事處、長春等分支機構的電話同樣打不通,并且公布的世界通公司的網站也無法登陸。
6月30日,全國打擊傳銷百日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部署從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打擊傳銷百日行動。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出席會議并講話指出,當前,傳銷犯罪形勢仍然嚴峻。中央領導對打擊傳銷犯罪高度重視,社會各界也十分關注。此次百日行動將通過依法嚴厲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傳銷組織者、領導者和骨干分子,堅決遏制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的發展蔓延勢頭。
記者手記
又是一場悲劇上演!為那些無辜的上當者深感惋惜。其實,“龐氏騙局”并不高明,受騙的大都是社會底層民眾,涉及的范圍會比較大。雖然美國巨騙麥道夫已被FBI逮捕判刑150年,但是,這種事情并不會絕跡。在美國如此,在中國更如此,在世界其他地方亦如此。所謂防范,只有靠人們自己的警惕,而關鍵在于,不要貪心,不要相信那些輕易就能賺大錢的鬼話。
但是,現代社會在金錢欲望的引導下,越是違背常理的賺錢大話,越是容易使人相信。這也常常使人無奈。但面對誘惑時,有些仍然迷失了自己。
企望一夜暴富的人們,當你的理性和意志被世界通之類編織的發財夢所左右時,千萬別忘了祖祖輩輩留下的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