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人間》:用另一種方式探討“傳銷”
發布: 2024-04-12 10:00:25 作者: 佚名 來源: 濟南時報

在四月的所有院線片中,《草木人間》的硬件并不算出眾:論話題度,它不如萬瑪才旦導演的遺作《雪豹》;論熱門度,它不如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論獲獎情況,它不如狂攬全球280項大獎及提名的《墮落的審判》;論視覺效果,它不如怪獸電影里的“武俠片”《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但就是這樣一部似乎各方面都不是太出彩的《草木人間》,卻吸引了不少關注度,主要還是因為與其他的影片相比,探討詐騙、賭博、傳銷、醫療、教育這樣的社會議題,是真正扎根現實、聚焦現狀、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影片,更能在大銀幕上激起觀眾的共鳴。
如果說三月份的話題度最高的院線電影是《周處除三害》,那么《草木人間》算得上是四月份的院線電影中最值得細品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先后提名了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和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影片,最終女主演蔣勤勤收獲了第17屆亞洲電影最佳女主角大獎。近年來,她很少出現在大銀幕,這次獲獎也讓很多人感覺意外。之后,在各大視頻平臺,這部影片中的“傳銷”片段又十分吸睛,很像去年大火的《孤注一擲》等現實主義影片。等觀影之后,可以發現這部影片大膽地將傳銷行業進行藝術化的表現,不只揭秘騙局、曝光內幕,也探討了“傳銷套路”為何總能蠱惑人心。

正如《周處除三害》取材自中國古代民間故事,《草木人間》的靈感也源自一則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目連救母》,故事講述的是,一位母親家中甚富,然而因為她吝嗇貪婪不修善,經常宰殺牲畜大肆烹嚼,死后因業力太重墜入餓鬼道。其子目連成道后,為拯救母親,借十方眾僧之力,終得解脫。這個故事與《華光救母》和《沉香救母》并稱中國三大救母故事。導演顧曉剛在拍攝《草木人間》之時,將其呈現得既唯美又深刻。《草木人間》的唯美程度,與導演在2019年奪得多項大獎的《春江水暖》相似,充滿早春的溫婉氣息,如果不知道劇情,還以為這是一部古樸、唯美、詩意的小清新故事。深刻和真實的地方,則來自于導演親自下傳銷窩點的毛骨悚然的親身經歷。

《草木人間》中吳苔花(蔣勤勤 飾)本是鄉村的采茶女,丈夫失蹤十年,與兒子何目蓮(吳磊 飾)相依為命。偶然的機會,吳苔花被好姐妹金蘭,介紹到杭州的一家傳銷公司“蝴蝶國際”。吳苔花幾乎在一夜之間,從農婦蛻變為都市麗人。蝴蝶國際表面是一家售賣祛濕氣的“足貼”公司,實際上是用拉人頭的方法,將自己的親朋好友發展成線下的人頭。吳苔花的兒子何目蓮也誤入“老年保健”行業,表面是銷售量子保健桶,真實目的就是詐騙老人的養老錢,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傳銷和詐騙。何目蓮年輕,聰慧善良,認清行業內幕后很快離開。而母親吳苔花的頭腦就沒有那么清醒了,她在這場深不見底的迷局中越陷越深……片中的傳銷組織,會用各種方式攻心、攻體力,以至于在心理和生理上擊垮一個人之后,讓這個人自己都開始懷疑一切、相信一切。

而這一切,就來自于導演顧曉剛的親身經歷。為了拍攝電影,他和同事在中國西部某城市的一個傳銷組織潛伏多日。那些天,每天從早到晚不間斷地被灌輸同一套話術,對時空和真實的感知都被打亂了,精神意志與身體防線都十分脆弱之時也是最容易被“洗腦”之時。顧曉剛描述那段經歷是“身心俱疲、頭痛欲裂”,只能“被迫輸入、被迫沉淪”。離開傳銷組織前,顧曉剛忍不住勸說一個大姐,他謊稱自己是記者,發現這個組織是搞傳銷的,大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表示:“這個事情很真的,我們親戚在村子里車子全買好了。”無論顧曉剛如何勸說,大姐還是更信傳銷組織,沒有離開。離開傳銷組織后,顧曉剛也不知道這個大姐之后如何了。
也許是因為導演的親身經歷讓他看到了現實生活中,誤入傳銷組織的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可能是影片中描寫的那些農村婦女和寶媽,是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剛畢業的大學生,是倒閉的個體戶,是病人,是退役軍人,是一些多年辛苦卻不得志的弱勢群體,是被命運壓榨過千百遍的小人物……正如傳銷頭目“忽悠”人心時的話術:“你們有責任,不怕吃苦,努力了多年,仍然沒有出路,只是缺一點運氣而已......”羅翔曾談及人們誤入傳銷陷阱的理由:“大部分加入傳銷組織的人都有強烈的情感需求,可能事業不幸、婚姻不幸,為了獲得群體的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宿。”

正如影片中,當兒子何目蓮為了救母吳苔花,不惜忍痛報警抓母。母親如瘋癲一般捶打跪在地上苦苦祈求的兒子,撕心裂肺地大吼:“我就是掙不到一分錢,我也開心,我愿意被騙。我活了半輩子,終于活出了我自己的樣子。我拿錢買高興,買我自己行不行。你和你爸爸一樣,自私自利, 慫包......”這也道出了很多如吳苔花一樣的人,其實未必不知自己在搞傳銷,他們也不是被傳銷組織逼迫,而是被生活逼迫,正是因為在這里找到了情緒價值,所以心甘情愿地活在組織為她編織的夢里。而那些被叫做“爸媽”的愿意購買保健品的老年人,又未必不知道這些商品的雞肋之處,可能他們就是由于孤獨和空虛,愿意被“陪”、被“哄”、被“嚇”,愿意掏腰包為這種情緒價值買單。

在結局時,傳銷窩點被搗毀,采茶女還要繼續采茶,完全沒有在傳銷組織上班時的風光樣和精氣神。年輕的兒子為救母親,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并未因此飛黃騰達。人們回到了原點,回到了原來平靜而且有些糟糕的日子……
《草木人間》作為國內首部反傳銷題材電影,用另一種方式探討傳銷,它沒有將傳銷作為噱頭,沒有對“從事傳銷的人”“被傳銷欺騙的人”作出什么道德上的評判,也沒有做出什么說教和引導,而是將更多筆墨留給了這類組織如何控制人的心智、改變人的行為和思想等細節,用藝術的方式和手法去呈現那些囹圄和渡劫,還原人的處境和本質,人的自知與自救。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