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直銷”需擦亮眼
發布: 2009-04-13 01:46:01 作者: 趙暉 來源: 半島晨報

老年人慎入直銷行業
4月8日上午,大連市打擊傳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大連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處負責人蘇巖做客本報熱線直撥室,兩個小時共接聽了20余位讀者打來的咨詢電話。打傳辦表示目前某些組織或個人針對市民所使用的會議營銷手段已經被高度關注。“某公司是合法直銷嗎? ”這個問題當天被問到的頻率最高。市打傳辦負責人稱,企業被允許在大連地區開展直銷業務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獲得了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第二,相關產品被獲準可以以直銷的形式進行銷售;第三,同時拿到遼寧和大連地區開辦直銷網點的許可。目前,在大連同時符合這三項條件的企業只有雅芳、安利、玫琳凱。
而暫時沒有拿到遼寧和大連地區直銷網點許可,但又已經獲取了直銷牌照的企業,產品只能在大連以傳統零售形式銷售。
會議營銷和直銷一樣,也是一種營銷模式。很多專家還把它稱為體驗式營銷、專家式營銷、親情式營銷等等。
市打傳辦負責人稱,當前會議營銷出現了一些問題,已經引起工商和法律界的關注。目前由于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對會議營銷模式進行規范,這一營銷模式存在著大量違法行為,比如虛假宣傳、虛假廣告以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不法情況。“很多性價比非常低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銷售,一個床墊一兩萬,普通的拉舍爾毛毯也要兩三千元。 ”打傳辦負責人介紹,“靠一個人拉來一群人,再靠這群人拉來更多的人,并把參會者都記錄在案,這就是會議營銷的常用手段之一。 ”
針對會議營銷出現的違法行為,技術監督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等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規范這種行為。同時廣大市民也要區分什么是藥品,什么是保健品,不要盲信、盲從。“如果您對直銷業感興趣,建議您先有充分的法律儲備再加入這一行業。 ”市打傳辦負責人在接聽熱線時,提到兩部法律:《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
直銷起源于西方國家,是在中產階級群體日益龐大、有足夠購買能力的情況下誕生的。這一模式進入我國之后,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我國是否有如此龐大的購買群體;其次,做這個行業需要很強的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從業前應充分地考慮自己是否勝任。另外,目前直銷行業美譽度不高,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也不高。“把以上因素都考慮進去,再決定自己是不是要從事直銷。 ”打傳辦負責人提醒市民。
目前,不論是正規的直銷企業還是傳銷組織,都吸引了不少老年人。“我退休了,聽說一個自稱是直銷的公司,該不該參加?”面對一位老人打來的電話,打傳辦負責人表示并不支持。
老人退休后有時間和一定的積蓄,而且法律意識相對淡薄、知識結構不夠全面,因而更容易受到蠱惑,往往對直銷躍躍欲試。打傳辦負責人提醒,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從業者的創業初衷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美好預期往往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