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總局直銷監管局局長張輝談打擊傳銷犯罪
發布: 2007-08-02 00:00:00 作者: 新華網 來源:

打一場爭奪人民群眾的戰爭——工商總局直銷監管局局長張輝談打擊傳銷犯罪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直銷監管局局長張輝27日在中國政府網接受在線訪談時表示,打擊傳銷犯罪,就是打一場爭奪人民群眾的戰爭。
傳銷和直銷的區別在哪里?
張輝在回答網友的提問時表示,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場所以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首先,直銷是一種消費產品的營銷方式。第二,由直銷員向最終消費者銷售,所以它是單層次的。
而傳銷往往打著直銷、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旗號,實際上80%到90%是沒有商品可銷的。在傳銷的整個鏈條當中不是以銷為主,而是以傳為主,傳的是人頭。在整個傳銷鏈條中沒有價值可以創造。
張輝指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識別傳銷:第一,從組織方式來看,傳銷組織者承諾給參加者高額回報,參加者再以同樣的方式介紹和發展他人,以此組成上下緊密的傳銷網絡,這是人員鏈。第二,從計酬方式上看,組織者以參加者發展下線的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給付報酬,這是金錢鏈。第三,從銷售方式來看,與直銷的單層次銷售相區別,傳銷是多層次的銷售網絡。第四,從經營目的上來看,傳銷的目的不在于銷售產品,而是發展人員的數量,以騙取錢財為最終目的。
傳銷的社會危害性有哪些?
談到傳銷的社會危害性,張輝指出,傳銷是一個社會的毒瘤,它的危害性十分嚴重。首先,傳銷嚴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尤其破壞金融管理秩序,侵犯國家、集體和個人財產權。傳銷利用幾何倍增的原理發展網絡,涉案人員多、金額大、發展速度快。
第二,傳銷破壞了社會道德基礎和誠信體系,動搖了社會穩定的基礎。傳銷組織利用親情、友情,以“善良的謊言”將傳銷參與者的親朋好友誘騙進來,一旦騙局暴露,參與者無臉見人、無錢還債、無家可歸、無業可就,失去正常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倫理觀,極難校正。同時還導致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度下降,許多家庭被傳銷拆散。
第三,傳銷組織者對參與傳銷人員實施嚴密的精神控制,具有邪教性。
第四,傳銷還引發了大量的暴力刑事案件以及擾亂社會治安秩序的案件。凡是傳銷集中的地區,社會治安都嚴重混亂。
第五,由于參加傳銷人員多是農民、失業下崗工人、擇業學生,他們希望通過傳銷擺脫貧困,一旦傳銷組織者卷款潛逃,就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傳銷活動為何屢禁不止?
“傳銷活動屢禁不止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睆堓x將其概括為以下六點:
有相當數量的人員致富觀念扭曲,投機心理濃重,短期內難以改變,很容易走上傳銷的道路。
下崗失業人員多,社會就業壓力大,短期內難以緩解。
傳銷組織對參與人員實施人身、財物、精神三位一體控制,使多數人執迷不悟,少數人難以脫身。
與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配套的社會管理機制尚不健全,有的地方基層防控能力還很薄弱,使得傳銷滋生蔓延。
相關法律對構成犯罪的傳銷行為主客觀要件、證據要求、移送標準、管轄范圍等缺乏明確規定,震懾力不強。
打擊傳銷執法力量以及經費、手段還不足,部門之間的配合、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還存在一些問題。
如何建立打擊傳銷的長效機制?
據張輝介紹,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工商總局會同公安部正在完善打擊傳銷的工作格局。在傳銷相對集中的省、區、市,由政府牽頭、部門協作的打擊傳銷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已經建立,并不斷完善。
“這個長效機制是由制度化來保障的!睆堓x說,“我們同公安機關也有制度化的協作規定,如情報共享制度、協同辦案制度、督查督辦制度!
張輝說:“工商總局還與教育部門開展了防止傳銷進校園的活動,現在教育部已經正式把防范傳銷作為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還在全國推廣了廣東省的‘創建無傳銷社區’活動,重點抓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建立打擊、防范、控制、管理四位一體的長效機制。這些制度在近期的打擊行動中已經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