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換“馬甲”的傳銷騙術
發布: 2010-01-08 13:05:07 作者: 王振國 來源: 齊魯晚報

據介紹,有的傳銷團伙本身就由大學生組成,還有一些傳銷組織在網絡的聊天室或者論壇上尋找獵物,而且目標多數都鎖定在即將畢業或者剛畢業還沒有落實工作的年輕人身上。
案例一】通過就業信息網發招聘信息
2007年,煙臺工商部門曾打掉一大學生傳銷團伙,這些大學生是由一名來自南昌某學院的大學生鄧某以提供實習機會、招聘“香港正華國際名義公司”業務員的名義誘騙而來。每人交納2900元保證金成為公司業務員,通過發展下線成員、推銷無廠名廠址,又無生產日期、批準文號的美白系列化妝品層層提成。鄧某通過同學發展同學,甚至在高校就業信息網站發布招聘信息誘騙學生加入。一名張姓女大學生就是通過重慶一家高校的就業信息找到這家“公司”。這批傳銷人員涉及青島、重慶、泰安等地十多名在校學生,大都是同學關系,多數處于實習期,通過同學關系鏈發展新成員。
案例二】網上聊天以“介紹工作”為誘餌
2009年8月10日,聊城市工商、公安機關對市區南郊3處涉嫌傳銷的地點進行突擊檢查,當場抓獲聚集在兩間民房內“洗腦”的傳銷人員109人。這是一個典型的“拉人頭”傳銷組織,參與傳銷被騙的人員多為20多歲的年輕人,分別來自陜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多數人員都是被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介紹工作”或“招聘”為名義,通過親屬、朋友、同學、戰友等各種關系騙來的。據其中一名被騙女孩說,她7月份剛畢業,準備找工作,在網上聊天時碰到一個老鄉,對方稱可以幫忙找工作,便乘火車來到聊城;剛到這里身份證、手機就被扣留,還被迫交了2800元買“露娜卡詩”化妝品,但是交錢后,根本沒有見到過任何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