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發布案情通報 高三畢業生要謹防傳銷
發布: 2009-08-18 22:47:08 作者: 鳴仁 來源: 新華網

高考結束后,高三畢業生進入了一個相對輕松又非常復雜的時期。由于高三畢業生社會經歷淺,自我控制能力差,畢業后學校不管、家長放松監管。無錫警方日前提醒廣大畢業生,要防范5類陷阱,一旦發現不法分子利用上述陷阱進行行騙,迅速向公安機關報案。
招生陷阱 高考之后,大部分學生渴望進入高等學府學習。針對學生及其家長的這種心理,騙子往往設置4類陷阱:一是名校變民辦。騙子通常許諾可以讓高三畢業生到名校學習,但在接受關系費、贊助費后,卻將學生安排到招生條件比較寬松、通常只要填表報名交納一定學費即可入學的民辦高校學習;二是藝校變藝班。騙子以上藝術類院校為由,吹噓通過找關系可以幫助考生輕松入校,騙取高額的好處費和學費,最后將學生送進私人開辦的藝術輔導班;三是“軍校”特招。騙子以部隊首長親屬、朋友的身份自居,或者干脆自稱高級軍官,謊稱手中握有某某軍校的特招生名額,在收受錢財后溜之大吉。四是“點招”吸引。騙子利用考生和家長對試點高校“點招”政策不了解,以幫助學生取得點招名額為名,實施詐騙。
招工陷阱 一些農村考生成績較差,對升學不抱希望,往往取得高中畢業文憑、在高考之后即外出打工。針對這一點,騙子常常以職業介紹所、職業中介人名義設置3類陷阱:一是收費不介紹。騙子選擇一處地方,收取畢業生高額打工介紹費,說定時間,但在到時間之前一走了之;二是預留試用期。承諾給予高薪,但有試用期,以試用的名義廉價謀取畢業生的勞動力,在試用期結束前讓其離開;三是收費不合理。往往收取各種費用,如風險押金、培訓費、置裝費、建檔費等。
網絡陷阱 青少年是最大的一群“網蟲”,高三畢業生則因已經畢業最有機會上網。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他們上網的主要目的多為聊天、玩游戲、結識網友,對是非的辨別、對非法網絡信息的抵制能力相對較差。為了尋求刺激,有的甚至專門跑到網吧瀏覽淫穢色情信息,沉迷網絡色情。一些游戲機業主、網吧業主、娛樂場所業主也抓住“時機”,為高三畢業生提供方便。
“哥們”陷阱 現在的高三畢業生多為“90后”的青少年,生活條件較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反常的需求心,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而高中畢業正是教育管理上的“放羊”狀態,容易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成天成群結隊,信奉哥們義氣,以致其中少數人為“哥們”而尋釁滋事、聚眾斗毆,違法犯罪。
傳銷陷阱 騙子往往以高三畢業生的親朋好友、老鄉面目出現,利用其不成熟的心態,一方面譏笑高三畢業生已經畢業了還不能為家庭分憂,一方面鼓吹利用等待錄取通知的時間就能賺到大錢,以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為誘餌,進行誘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