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不到半數直企在玩 但頭部已經玩得很溜
發布: 2025-04-24 11:36:53 作者: 佚名 來源: 道道輿情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網上零售額36242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9948億元,增長5.7%。
一開年的市場數據,讓線上零售商們感受到了一股暖意。
作為布局線上渠道的行業之一,直銷借助互聯網社交平臺拓展業務已成為一種趨勢。其中,微信生態體系的核心板塊——小程序,因其覆蓋場景的持續增加,已然成為企業為產品“流量賦能”的殺手锏。
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10月份,微信小程序用戶達到9.49億,月人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1.7小時,月人均使用次數也達到近70次,百萬用戶量以上的微信小程序占比已達14.1%。


微信巨大的生態流量,為小程序玩家提供了“品牌公域轉私域”的巨大通道,也讓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等協同成為了營銷主場地。
道道君總結中國86家直銷企業微信官方小程序建設現狀,詳情如下:
直銷企業官方微信小程序

01、不足五成直企布局
據道道君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86家持牌直銷企業中,僅39家(約45.3%)布局微信小程序,普及率不足五成。這意味著還有5成以上企業尚未涉足這一領域。
從覆蓋范圍看,已布局小程序的直銷企業多為大型企業,它們憑借自身的資源與實力,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頭部企業如安利、完美、無限極等小程序覆蓋了從產品展示到社群運營的全鏈路,且已形成“小程序+APP+線下”的全渠道矩陣。
值得注意的是,已上線的小程序多集中于健康、化妝品等高頻消費領域。
而大部分中小規模的直銷企業,或因對小程序的認知不足,或受限于技術與資金投入等方面的考量,尚未開啟小程序之旅。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以及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逐漸養成,小程序作為一種輕量化、便捷化的應用,其在直銷行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對于尚未布局小程序的直銷企業而言,這既是一片有待開發的藍海,也是一個提升競爭力、拓展業務渠道的重要機遇。
02、從基礎工具到生態閉環
縱觀當前直銷企業小程序的功能設計,既保留了行業特性,也融入了社交電商的創新元素。
通常包括以下5大核心組件:線上商城與一站式購物平臺、智能銷售管理工具、合規化宣傳與培訓系統、垂直領域專業工具、分銷與渠道管理平臺。
據統計,39個小程序中,37個小程序都以購物平臺為主,占比約94.9%。
實現便捷的在線交易是直銷企業小程序的核心之一,用戶無需下載安裝額外的APP,通過小程序即可隨時隨地瀏覽產品,這大大提高了產品信息的傳播效率和用戶獲取信息的便捷性,簡化了購物流程,降低了用戶流失率。
另外,絕大部分小程序的智能銷售管理工具普遍配備了完善的素材庫功能,直銷員可一鍵轉發產品圖文介紹,大幅提升了營銷效率。
在垂直領域專業工具應用方面,其與直銷企業的核心業務高度契合,其中以健康管理和體重管理兩大領域最為突出,用戶在檢測結束后自動配備專屬顧問,實現了“檢測-方案-服務”的生態閉環。

完美油蔥商城小程序健康管理方案
在調研中,道道君了解到大部分小程序都已嵌入直播模塊,直播功能已成為直銷企業小程序的一大亮點。
企業可以通過直播向用戶展示產品的使用過程、效果演示等,實時解答用戶的疑問,增強用戶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性和信任感。
在直播過程中,用戶可以隨時下單購買產品,實現了營銷與銷售的無縫對接。直播互動不僅提升了用戶的參與度和購買意愿,還為直銷企業拓展了新的營銷渠道,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安利小程序直播頁面
03、便捷性與專業性的博弈
小程序正成為連接用戶與品牌的核心入口。然而,不同年齡層、不同需求的用戶對產品的評價呈現明顯分化。
對于追求“即時滿足”的年輕用戶而言,他們普遍青睞“操作流暢、界面時尚”的小程序,尤其是“一鍵生成健康報告”“直播回放切片”等功能,符合他們對便捷體驗的期待。
此外,直銷企業正通過“直播+社區”的雙軌運營策略強化用戶粘性:直播功能搭建了實時互動的橋梁,而社區化運營(如用戶論壇、經驗分享圈層)則沉淀社交關系,形成完整的營銷閉環。用戶還可將小程序內容分享至社交平臺,推動口碑傳播,進一步放大品牌影響力。

三八婦樂小程序中的社群運營頁面
然而,50歲以上的用戶群體卻普遍面臨“數字鴻溝”挑戰。部分小程序功能設計過于復雜,且未適配大字體、語音導航等適老化功能,容易導致跳出率居高不下。
盡管直銷小程序在功能上不斷迭代,但行業仍存在幾個關鍵問題:
功能同質化與界面僵化——相當一部分小程序“模板化嚴重”,缺乏品牌調性表達;還有部分企業照搬PC端功能,移動端適配不足。
隱私合規性存疑——一些小程序過度索取用戶權限(如地理位置、通訊錄),卻未清晰說明數據用途。
工具與推銷的平衡難題——健康管理、體重管理等方案若過度傾向產品推銷,可能削弱專業形象,降低用戶信任。
當前,直銷行業正處于“線下場景受限+年輕用戶流失”的轉型關鍵期,小程序不僅是流量入口,更是重構“人貨場”關系的基礎設施,但需警惕“為上線而上線”的形式主義。
當直播、分銷、會員管理成為標配,能否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服務過載”與“隱私保護”的平衡,能否用數據洞察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觸達,將決定小程序從“交易工具”升級為“私域生態”的成敗。
畢竟,在社交電商紅海時代,留住用戶的從來不是某個功能,而是每個點擊背后的溫度與專業。
上一篇:下一篇: 湛江開展專項線上培訓 提升直企數字化監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