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如何闖關"十四五"國家科研項目
發布: 2025-04-17 12:50:02 作者: 佚名 來源: 無限極

前不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食品營養與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典型慢病人群精準營養健康食品創制與產業化示范”項目啟動會,在廣州無限極廣場順利召開。
這一國家級課題項目,不僅承載著科技創新的重任,更與3億慢病人群的健康息息相關。
機會來了
無限極決定申報!
每年,國家都會發布項目申報信息,無限極也會提前布局規劃。但過去,這類項目的牽頭“主角”,通常屬于重點高校或權威科研院所。直到近兩年,國家開始鼓勵行業內優勢企業牽頭申報項目,有些項目申報甚至明確要求由行業內優勢企業牽頭。


對無限極來說,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機會。我們曾深度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更在中華養生領域扎扎實實練就了一身“硬功夫”:不僅率先突破了富含多糖的營養健康食品創制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開發了多款富含多糖的營養健康食品,守護消費者健康。除此之外,無限極的千噸級多糖生產線、智能口服液產線及柔性化固體制劑產線,為項目的產業化示范提供了堅實基礎。
所以,站在“六五”計劃的起點,無限極決定去申報這個項目。
一個月
聯合另外18家單位打了場“硬戰”

2024年8月,無限極明確決定牽頭申報。擺在面前的是一道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難題:要在短短一個月內,組建一支國家級科研“戰隊”,并完成從0到1的申報材料。于是,無限極申報團隊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密切聯系外部資源。“我們需要的不是普通隊友,而是在精準營養健康領域具影響力的戰友”,項目主要成員李博士回憶道。
無限極對“戰友”的挑選要求非常嚴格,而其他參與單位同樣慎之又慎,畢竟牽頭單位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成敗。要知道,課題負責人原則上申請和承擔“十四五”項目及同級別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不能超過2項且有嚴格的人員工時要求,如果選錯牽頭單位,可能導致錯失立項機會,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極高。

無限極科研人員快速組建攻堅小分隊,充分借力內外部資源,最終聯合了另外18家在精準營養健康領域具影響力的單位。團隊包括7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3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點和3所食品科學與工程雙一流學科高校。為了盡快準備好申報資料,無限極與18家單位召開了多次會議,還經常就某個技術細節探討到深夜,一次次打磨,最終把一人高的資料濃縮成兩百多頁的申報材料。
“那段時間,我們經常加班到深夜。”參與項目的陳工笑了笑,“回到家,孩子都睡著了。”
2024年9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評審,4選1,無限極成功脫穎而出!
國家級PK
無限極在這場“巔峰對決”中勝出了!

通過省級評審只是第一關。真正的考驗是國家科技部的兩輪評審。第一輪線上資料評審9選4通過后,第二輪4選1——“生死答辯”終究來了。
答辯現場隨機抽選15位全國專家擔任評審,大家互不知曉各自的身份。答辯通過難度非常大,要通過答辯,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得票數排名第一,且票數超過半數。也就是說,15位專家中,至少要有8位投給無限極。
這并不容易,現場有4個項目比拼,票數很容易分散,稍有不慎就會流標。再加上,無限極的競爭對手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高手,這無疑是一場“巔峰對決”。

答辯現場,攝像頭遍布每個角落,很讓人緊張。但項目負責人做了充分的準備,前期也模擬了無數次答辯,信心十足。最終,憑借項目團隊的硬實力,最終答辯得票數第一并超過半數。
實地考察
評審專家一致通過

答辯通過后,項目進入了關鍵的“實地考察”環節——評審專家來到無限極廣場進行現場核查,并連線無限極的南北兩大生產基地。專家們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實驗設備、每一條生產線,質詢了很多組數據。最后,專家們認為項目答辯內容與實際情況高度一致。
專家們對無限極生產線的智能化水平贊不絕口,認為值得全行業學習。此外,他們還對無限極的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表示了高度認可,有的專家感嘆道:“能從細胞到模式生物都自己做實驗的企業,在行業內實在很少見。”
現場核查結束后,項目組成員便進入了焦急而漫長的等待。直到2024年12月底,無限極終于收到了國家農業農村部正式立項批復的消息。無限極第一時間撥通了各合作單位的電話,分享立項成功的喜訊,電話那頭瞬間爆發出歡呼聲。

這次“國家級闖關”只是開始,項目背后是3億慢病人群的健康期盼。未來,無限極將以此次項目為契機,堅守“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使命,融合東方智慧和現代方法,大力發展中草藥科技,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用科技創新守護人民健康,打造健康行業的“信任生產力”!
上一篇:下一篇: 攜手16載!無限極與綠康菊業的杭白菊緣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