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國臺公益“黔途有你”開啟支教之行
發(fā)布: 2025-04-07 15:08:21 作者: 佚名 來源: 天士力大健康

群山如黛,赤水長歌。在鄉(xiāng)村振興與教育公平的時代命題下,2025年暮春時節(jié),天士力公益基金會國臺公益“黔途有你”團隊開啟了 2025年的支教之行。從 3月30日-4月3日在仁懷市三渡小學的講臺上,7名志愿者老師心懷虔誠,從音樂,美術手工,兒童心理三方面對300余名小學生進行了支教活動。

兒童心理課堂:在遵義種下向陽花
“我同桌的優(yōu)點是樂于助人,愛勞動,長得帥”這是四年級的鑫鑫在講臺上面帶羞澀的向全班同學介紹同桌的優(yōu)點。這是默冉老師的心理課,老師耐心地引導同學們觀察、發(fā)現(xiàn)身邊同學的優(yōu)點,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能準確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到要揚長避短,改正缺點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唐愛琴老師的課上,又是另外一種風格,孩子們將桌椅圍成U形,讓同學們面對面的通過游戲了解被聽見、被看見、被呼應的需求。再拿出蠟筆畫出“自畫像”和“我”有關的事物。有的畫自己家,有的畫自己的同學,還有同學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太陽。通過繪畫反映出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和自己建立連接。也方便老師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最后讓孩子們自己提出成長中的困惑與期待。

作品展示▼



美育工坊:舌尖上的美術,
舞動的醒獅,力與美的結合
“咚,咚咚咚…”振奮的鼓點響起,尋聲望去,幾只醒獅在藍天綠草間舞動,這是梁翀老師的手工課成果。威武的獅頭加上振奮人心的鼓點,舞出赤水河畔少年們的熱血與激情。
劉斌老師和馮怡老師的美術課,也同樣精彩。西蘭花,藕片,都成為收拾設計的元素,八角原來不止可以炒菜,還可以打開思路設計出國臺包裝瓶,用身邊的元素打開孩子們想象之門。

作品展示 ▼


山川音樂課:跳動的音符,生命的回響
“跑調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的歌聲能震落崖壁上的小野花!”音樂教師李秀梅帶著高年級孩子們唱“小美滿”,帶著低年級孩子唱“兩只小花貓”。表演+演唱 讓孩子們勇敢表現(xiàn)自己,從小培養(yǎng)音樂興趣。方貴川老師用貴州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讓孩子們以熟悉的音調和方言,覺醒大山里純純的童音。


四天的支教,所有的志愿者老師都和校長、老師們一起目送每一個孩子離開學校,仿佛這一刻,她們就是三渡小學教師隊伍中的一員。
面帶微笑揮手送別,每當孩子們問我什么時候再回來,看到他們渴望的眼神,都有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暮色中的送別格外漫長,孩子們塞給志愿者的小黃花已微微打蔫,但那些在心理課堂萌芽的自信,在美術教室綻放的創(chuàng)造力,在音樂聲中舒展的生命力,正在這片紅土地抽枝展葉。
天士力公益基金會將繼續(xù)以“寬一米,深千米”的公益理念和國臺數(shù)智酒業(yè)集團一道,持續(xù)支持貴州仁懷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也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我們帶來的或許只是火柴般微弱的光,但誰說星星之火,不能照亮整片心原呢!最后,再次感謝國臺公益"黔途有你"支教團隊的所有老師和工作人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