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 | 清明 春和景明 健康養生正當時
發布: 2025-04-07 11:35:36 作者: 佚名 來源: 和治友德



今日清明。這一傳統節氣,亦被稱作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它悄然降臨在仲春與暮春的美妙交匯之際。《歷書》中如此描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此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天地間氣清景明,萬物生機盎然,由此得名。”隨著氣溫的溫柔回升與雨水的細膩滋潤,大自然披上了一層生機勃勃、明媚動人的春裝。

春季養生 順應自然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亦不例外。立春過后,體內肝氣逐漸充沛,至清明時分達到鼎盛。然而,肝氣過旺或會擾動心火,影響脾胃的和諧運作,阻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可能誘發各種疾病。因此,清明時節的養生之道,需注重平衡肝氣,同時調養脾胃。

01
飲食養生:
宜溫和滋養 護肝養胃
清明飲食宜溫和滋養,減少辛熱、發性食物的攝入,如羊肉、狗肉、海鮮、辣椒及蔥姜等。轉而多食用時令蔬菜,如薺菜、菠菜、莧菜,它們不僅富含營養,還能助力身體順應季節變化。

此外,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同樣重要,建議每日飲水量達到1500—1700ml,即大約7—8杯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飲用更佳。若覺白開水單調,不妨嘗試菊花枸杞茶或玫瑰花茶,前者能養肝明目,后者則能理氣解郁、活血散瘀,為春日增添一抹溫馨與健康。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用高品質的健康食品。賽普曼®葛根紅景天粉以葛根提取物、黨參提取物、枳椇子提取物、紅景天提取物為主要原料,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對胃粘膜有輔助保護功能。

02
行為養生:
宜適量運動 防范過敏
清明時節,氣溫攀升,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春季運動應適度,尤其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更應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散步、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輕柔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運動時需注意控制強度,老年人的心率建議保持在105次/分以內,中青年人可適當放寬。此外,多曬太陽、活動筋骨,不僅能增強免疫力,還能提升心肺功能。外出鍛煉時,建議穿著寬松衣物,選擇空氣清新之地,如公園、樹林、湖泊或郊外,讓身心在自然中得到滋養。

清明前后,草木蔥郁,百花爭艷,但這也迎來了第一個花粉高峰期。過敏體質的人群需格外小心,避免接觸易致敏的植物,以免引發鼻炎、結膜炎等癥狀。對于患有急性病或身體較弱的人群,外出時更應做好防護措施。

03
心理養生:
宜心態平衡 舒緩精神
在情感層面,清明時節寄托哀思,但過度的悲傷易導致情緒波動,影響健康。因此,保持心態平和尤為重要。不妨借由踏青出游,與家人共享春光,讓心靈在自然中得到舒緩與釋放。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掃墓時一定要注意穩定情緒、舒緩心緒,不要悲傷過度,身旁建議有親人陪伴并帶好常用藥品或急救藥品。保持心態平和在清明時節養生尤為重要。
時令養生菜譜——“春筍三吃”

清明雨潤,山野間蟄伏一冬的春筍破土而出,竹鞭萌動的脆響叩響時令餐桌。此時的春筍最為鮮嫩,作為"春鮮八珍"之首,其膳食纖維含量達2.8克/百克,猶如天然腸道毛刷,配合清甜氨基酸成分,既能溫和改善春季腸道蠕動,又不會加重脾胃負擔。
油燜春筍——促進腸道健康
春筍富含膳食纖維(2.18g/100g),可增強腸道蠕動效率,配合油燜工藝中的油脂潤澤作用,能溫和改善便秘問題。

雪菜炒筍片——電解質平衡
雪菜中鈉元素與春筍高鉀特性(300mg/100g)形成互補,有助于維持神經肌肉正常功能,對春季血壓波動有調節作用。

筍丁咸肉餡——營養互補
筍丁與咸肉、香菇同炒作餡,形成優質動植蛋白互補,香菇添加的菌類多糖可增強飲食的營養,提升餐后飽腹感持續時間。

上一篇:“金天樂享貼”全球啟動,宿遷模式引關注 下一篇: 金天樂享貼R全球啟動大會獲全國媒體聚焦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