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百元成國家項目股東?老套路何以百萬人上當
發布: 2024-12-25 13:02:51 作者: 高路 來源: 潮新聞客戶端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現場。圖源:昆明市東川區公安局
花100元,能買國家項目原始股權?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昆明警方日前打掉一個打著國家扶貧項目的旗號,以“航天夢”等為噱頭的傳銷組織,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該傳銷活動發展迅速,截至案發,共發展會員126萬人,涉案金額5.6億元。
從該傳銷項目的包裝宣傳、騙術套路看,的確具有一定的欺騙性。經查,這一傳銷組織對外宣稱下載其App可購買國家扶貧項目的原始股權,獲得充值獎勵及賬戶收益、公司上市分紅等高額收益,參與者通過邀請碼組成層級關系,并以下線人員的投資作為返利依據,吸引參與者拉人頭發展下線。為什么用這樣的包裝話術,其實充滿玄機,比如,國家扶貧項目,跟航天沾邊,宣示正當性、可靠性,背景強大,這是取信于人的基礎;原始股權,用分紅回報投資,可以解釋為什么收益率這么高。這正是騙術的高明之處,一個騙術要讓普通人相信,一定要邏輯自洽,要讓推銷人員可以方便地圓謊,更要讓受騙人員可以自己說服自己。
但一些人之所以上當受騙,根本原因還是貪婪戰勝了理智,這些故事不是沒有破綻,相反,破綻非常多,比如,這些名字讓人眼花繚亂的國家扶貧項目到底在哪里?靠什么賺錢?這么好的投資機會是怎么精準地繞開銀行、股市、投資圈,從遙遠的京城飛到自己手里的?仔細推敲下去,還可以發現所謂的邏輯自洽也是站不住腳的。比如,收益率高的問題,哪怕是原始股,它也必須上市了才能有高回報,那眼前這么高的回報從何而來呢?可是這些破綻為什么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一些人平日里省吃儉用,卻幾萬幾萬往里扔錢,眼都不眨,還是貪婪在作怪,是對高回報和暴利的渴望,讓他們亂了方寸,失去了判斷能力。昆明的這起傳銷案中,“紅幫”“中國航天”平臺是三代返利,一代返利16%,二代返利8%,三代返利3%;“航空航天”是兩代返利,一代、二代分別返利20%、8%。可以想象,滾雪球效應之下,利益有多大。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看似理智的算計,很多人其實心里明白,那些所謂的國家項目不靠譜,也并非沒有意識到這是個擊鼓傳花的游戲,等到鼓聲戛然而止,一切就煙消云散了,但他們堅信自己不會是最后一棒。還有些人仗著消息靈通,做著提前撤出,讓別人買單的美夢。
事實上,這是非常危險的,在傳銷這個金字塔結構的組織里,只有少數人玩轉大多數人、少數人侵奪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個游戲才玩得下去,這就決定了,身處塔基的大多數人是犧牲品。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心存僥幸。面對任何超出正常范圍的許諾,都應該保持警惕,投資神話的背后真相遠比想象中的還要殘酷,崩盤只需要一個理由,什么時候崩盤由少數人說了算,可能上一秒還皆大歡喜,下一秒就分崩離析了。
很多人上當,恐怕還跟親戚朋友推薦有關,似乎親戚朋友做中間人,信譽度就會更高一點,更讓人放心,但恰恰相反,親戚朋友的存在并沒有降低風險,他們也成了傳銷組織欺騙行為的一部分,降低受害者的防范意識。
此外,有關部門也要監管到位,短時間內就有這么多人上當,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也對監管及時發現、主動介入提出了新的挑戰。預防工作一定要做在前面,對傳銷的危害性、欺騙性要廣泛宣傳,必要的時候,也需要借助媒體的力量,將傳銷組織的危害性風險危害告知社會,鏟除傳銷組織滋生的土壤,F在很多傳銷組織在社交媒體上運行,具備一定的隱蔽性,如何根據新情況展開有效監管,則考驗監管部門的執行力。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