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興手付傳銷案始末,涉案資金逾5億元
發布: 2023-11-17 11:13:12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回溯自2018年以來5年多時間里的經歷,來自河南省孟州市的張潔就如同坐了一次過山車。
孟州市是河南省轄縣級市,由焦作市代管,位于河南省北部。生活在這座小城里的張潔原本是一名警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2018年經人介紹,她第一次接觸到重慶興手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手付公司)。彼時,興手付公司在河南省的推廣人員向她推售一款名叫“興店”的手機軟件,把這款軟件安裝到手機上,就可以在網上開店,并能把貨品在微信朋友圈等處分享。張潔很快也成了興手付公司的一名經銷商。出于對公司前景看好,2019年張潔辭去警察工作,開始全職投入到這門“生意”中。
到了2021年1月,張潔卻得到一個讓她難以置信的消息:包括董事長周影在內的興手付公司的多名高管被抓,而這家公司所謂推售軟件的業務涉嫌傳銷。作為孟州市最大的興手付公司的經銷商,張潔的“生意”自然也隨之停止,她還被孟州警方找去問話,取保候審。
自2023年2月至7月,周影等九人領導、組織傳銷活動案在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先后開庭審理了四次。每次開庭,張潔都會趕赴重慶旁聽。10月10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周影等九人領導、組織傳銷活動罪名成立,分別判處十年、八年六個月等不同刑期有期徒刑。
成為“優秀代理商”
張潔第一次聽說興手付公司,是在2018年5月的一天。那天她丈夫和一個在當地銀行工作的朋友一起到鄭州辦事,晚上留在鄭州吃飯,席間認識了兩個人,后來知道,這兩人是在河南做興手付推廣的劉海全和劉玲玲。沒幾天,劉海全和劉玲玲專門到孟州找到張潔的丈夫,向他介紹興手付公司以及正在推廣的軟件“興店”。
同張潔一樣,彼時她的丈夫也有一份穩定工作。他們夫婦工作之余,為增加收入,還開了一家煙酒店。張潔回憶,當時劉海全他們向她丈夫介紹如何安裝使用“興店”,“說這個軟件很好,能上傳營業執照,把店里的貨品上傳,還可以一鍵導航,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安裝這款軟件并不免費,按零售價需要支付298元。劉海全幫著張潔丈夫在手機上下載了這款軟件。
那段時間里,劉海全與劉玲玲接連往孟州跑了四五次,他們還帶了一些公司資料,說這家公司是南岸區重點招商引資企業,它的軟件正在招商和推廣階段”。張潔丈夫很感興趣,但張潔還是不放心。據劉海全他們介紹說,興手付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同年9月在上海證交所掛牌,張潔還曾讓上海的朋友幫忙查詢是否屬實,還讓朋友查了這家公司的納稅情況,她還發現這家公司高達1.8億多元的注冊資本是實繳,“就覺得應該是一家有實力的公司”。
經劉海全與劉玲玲的推售,張潔夫婦開始考慮是否要成為興手付公司的代理商。按照興手付公司的規定,要成為一名代理商的話,需要以每個軟件59元的價格,花23.6萬元購買4000個軟件,但是,如果花費5.9萬元購買1000個軟件就可以成為一名準代理商。張潔夫婦考慮是不是先購買1000個軟件試一試,“相當于拿一個孟州的總代理,我們上班沒時間,買了這些軟件,可以讓下邊的批發商、零售商幫著賣軟件”。
正在舉棋不定間,劉海全又來了一次孟州,告訴張潔夫婦,6月18號這天是興手付公司的年會,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帶他們去看一下,也算是現場考察。就這樣,2018年6月,張潔夫婦和前述在銀行工作的那位朋友夫婦一起到了重慶。
那屆興手付公司年會是在位于重慶南濱路上的喜來登大酒店舉行,張潔回憶,年會歷時一天,從上午11時許一直持續到晚上,內容主要是講公司規劃以及軟件。也正是在這個年會上,張潔第一次見到了董事長周影。這次到重慶,他們還到興手付公司參觀。“看到它有技術研發部、法務部,劉海全還說公司房產都是公司買下的。”回到孟州,張潔就花5.9萬元買了1000個軟件,成為興手付公司的一名準代理商。
按照彼時興手付公司的規定,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如果是“優秀代理商”,可以3元每股的價格購買公司股權,而成為“優秀代理商”的條件,是由一名準代理商再“推薦”一位準代理商。繼張潔成為準代理商之后,與他們一起去考察的那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通過購買1000個軟件,成為記在張潔名下的準代理商。獲得“優秀代理商”資格的張潔隨后買了2萬股公司股權。
而每“推薦”一名準代理商,推薦者還能得到一筆“服務費”:1.8萬元+2000個“興豆”。所謂“興豆”,是興手付公司網上商城的虛擬貨幣,可以用于商城購物,與人民幣按1:1比例換算。“2000個興豆,在興手付的平臺上可以相當于2000元錢花,但不能變現。”
成為準代理商后,張潔在孟州市的業務發展很迅速,越做越大。像全國各地的很多經銷商一樣,2018年8月,張潔也在孟州市成立了興手付公司的服務中心,服務中心以公司形式運作,由張潔注冊,全名為孟州市興創巢科技有限公司,張潔為法人,門口掛著“孟州市興手付運營中心”的牌子。
張潔這樣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為什么要成立服務中心:“因為我下邊已經有兩個代理商了,他們去做市場,就要幫人裝軟件,有些人看好這個軟件,專職做這個事情,我要提供一個安全的后盾和保障,提供一個用來安裝軟件和講解的地方。”
2019年12月,張潔在興手付公司的經銷商中晉級為高級總監。按照興手付公司的規定,作為獎勵機制,經銷商設有總監、高級總監、特級總監、夢想合伙人等多個層級,而晉升為高級總監的條件,“是完成360萬元的業績”。
到周影等被抓時,張潔名下“推薦”的準代理商共有11人,當地公安機關核定,非法所得有20多萬元。
董事長等九人被抓
興手付公司董事長周影是在2021年1月11日被抓的。周影的妻子楊麗回憶,那天周影在家吃過午飯剛回到辦公室,下午兩點多,在辦公室里被抓。他母親郭智玉也同日被抓。
經過兩年時間的羈押后,站在審判席上受審的共九人:董事長周影、董事郭智玉、董事長秘書董世杰、董事長助理梁美丹、市場部負責人陳世琳、財務部負責人周義霞,以及分別來自重慶璧山區、江津區、渝北區的三名服務中心負責人。
周影是在2015年6月成立的重慶興手付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公司名稱變更為重慶興手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周影生于1970年,畢業于重慶大學。楊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周影的父親是重慶市第二工業設備安裝公司的工程師,母親是重慶紅巖律師事務所律師,受父母影響,周影在大學取得了電氣工程和法律的雙學位。大學畢業后,周影主要是自己創業,前前后后做了多個公司,在成立興手付公司前,曾經開過一個井蓋廠,“那種鐵的井蓋很容易被偷,他研發出復合材料井蓋”。后來,這個井蓋廠賣給了一家法國井蓋企業。
在前述重慶商界人士的印象里,周影“是挺能干事的一個人,算是白手起家”,井蓋廠大概賣了1000萬,他主要就是用這筆錢創辦的興手付公司。據這位人士介紹,在做井蓋廠前,周影還曾在一家頗有名氣的直銷公司做過銷售,后來好像是因為公司內部的問題,他的賬號被封,“所以他很感慨,要做自己的品牌,自己說了算”。在這位人士看來,這段在直銷公司工作的經歷對周影影響很大,“可能正是因為這個,他才琢磨出興手付公司的這套模式”。
據公訴機關后來的指控,興手付公司成立后,相繼開發了興小店、興手相連等網上購物商城應用程序,公司要求會員繳納5.9萬元價格打包購買上述商城1000個密鑰,從而取得代理商資格,后通過設立直接推薦分潤和代理商升級為總監、高級總監、特級總監、夢想合伙人等級別,規定上層級別可以對下線團隊總業績提成分潤等,不斷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下線代理商,實際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返利依據,以新收取的門檻費5.9萬元作為返利資金來源。
公訴機關指控的興手付公司傳銷模式:一種是直接推薦代理商獎勵:代理商推薦下級代理商繳納5.9萬元,獎勵直接推薦人1.8萬元和2000個“興豆”;另一種是總監及以上級別團隊業績獎勵:總監及以上級別晉級條件必須同時滿足下線代理商業績、密鑰銷售數量、直接推薦代理商人數等要素;晉升為總監及以上級別后,可以根據相應層級的分潤比例對下線代理商團隊總業績進行分潤。
公訴機關還指控興手付公司為擴大發展代理商數量,規定總監級別以上代理商可在各地域成立服務中心,興手付公司直接收取代理商5.9萬元門檻費后,先返利給服務中心直接推薦獎和總監及以上級別團隊分潤,再由服務中心全額返利給應得服務商。為規避興手付公司傳銷責任,公司特別規定:只有服務中心才與代理商間產生民事關系,與興手付公司無關;興手付公司還把每個服務中心的代理商人數限制在最多29人。至案發,興手付公司在全國有近200家服務中心。
公訴機關指控,經司法審計,2015年至2021年1月,興手付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或關聯人員涉嫌收取傳銷活動的資金總額為53922.56萬元,返利總額為21205.10萬元,涉嫌參與人共8401人,其中7728人有身份級別。
在前述與周影相熟的重慶商界人士的印象里,興手付公司在剛起步時也曾經歷過虧損階段,“當時還是小公司,一月能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那時周影壓力很大”。但是后來的發展則非常迅速,一個月能有幾千萬元流水,“最后收網的那個月有6000萬元回款”,周影曾經對他說,“公司純利潤達百分之三四十”。

興手付公司制作的日歷,圖中人物為周影。攝影/本刊記者 劉向南
周影母子不認罪
興手付公司成立后,陸續開發了共4款軟件:曾名為“興店”的興小店、興創巢、興手相連以及逸窩蜂。按照庭審中周影的介紹,興小店相當于是在網上開的小店,可以把產品上傳,然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兼有直播帶貨功能;興創巢針對的是線下商家,比如餐飲店,注冊興創巢就可以在座位上點單,它還有外賣功能,客人遠程點單后,通過騎手送餐上門;興手相連是網上商城,注冊商城的商家可以把商品上傳;逸窩蜂則是社交平臺。
對于公訴機關指控興手付公司是以銷售密鑰為名,把這幾款軟件當成傳銷道具,法庭上周影矢口否認。他說前述4款產品分別服務線上和線下商家,形成了一個生態鏈,這些產品獲得了相關的政府認證、高科技技術認證,有將近百項專利。5年時間里,興手付公司一直保持著40人以上專業技術團隊,在研發方面,前期每年投入500多萬元,后幾年基本每年投入1000萬元左右,其公司業務,是生產研發銷售軟件,“是實實在在的經營和銷售”。周影認為,對他以及興手付公司的指控是“被人偷換概念,有意斷章取義”。
周影的母親郭智玉是此案第二被告,她被指控為興手付公司法務部門負責人,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擔任公司董事,負責制定、修改傳銷模式,在傳銷文件中引入只有服務中心才與代理商間產生民事關系、與興手付公司無關等條款,意圖規避興手付公司傳銷責任,并安排財務部負責人讓員工開辦公司、銀行卡等為興手付公司中轉傳銷資金避稅。
郭智玉生于1949年,她還有一個身份,是一名資深律師。在庭審中,郭智玉曾自述,她是在中國律師資格考試制度開始實施的那一年考得的律師資格,之后就在重慶市第二律師事務所工作,這家律所后來改名為重慶紅巖律師事務所。算起來,其做律師約有30年了。對于公訴機關對其以及興手付公司指控的事實和罪名,郭智玉在法庭上提出異議,表示她沒有參與公司營銷政策的制定,她只是作為一個律師提了一些建議。
與周影相熟的重慶商界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周影曾向他提及母親郭智玉,彼時,周影也曾考慮過公司風險問題,說怕出法律風險,而他認為公司中最完善的隊伍就是法律部門,他母親親自給他操刀,“所以他覺得在法律上是沒有任何問題”。

周影的母親郭智玉在興手付公司的辦公室。
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律師,辦公室里還遺留有律所牌子。
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律師,辦公室里還遺留有律所牌子。
通過返利迅速回本
在興手付公司的九名被告中,有三名是“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其中重慶江津區人黃雍蘭,生于1975年,運營江津區服務中心,被指控系高級總監,傳銷層級為10級150人,獲得推薦獎分潤金額21.8萬元、總監獎分潤金額16.1199萬元。
法庭上,對黃雍蘭的審理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在被抓后在公安機關做的多次供述,還是在檢察機關審查逮捕和起訴環節,黃雍蘭均認罪認罰。但在開庭審理后,一站到被告席上,她即翻供,給自己做無罪辯解。她認為,她作為興手付公司的代理商,是和全國幾千個代理商一樣,像她這樣的服務中心,在全國也有上百家,她不過是其中之一,她說“比我做得大的大有人在,比如夢想合伙人、特級總監,為什么他們都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覺得“很冤枉”。
黃雍蘭在法庭上說,在做興手付前,她原本在江津開了一家養生店,主營也是養生店,同時還在平安公司兼職賣保險。在她看來,她做興手付公司的代理商和做保險一樣都是兼職,因為都沒有時間限制,只是給她增加收入而已,而她在興手付公司獲利極少,反而投了幾十萬進去。黃雍蘭回憶,她是在2018年前后第一次接觸到興手付,是養生店里的一個客人推薦給她,然后帶她到公司參觀,她看到興手付公司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并且是實繳注冊資金,決定參與。2018年1月13日,她先交了4萬元定金,次日又交了1.9萬元,從而獲得代理商資格。對于5.9萬元1000個密鑰,黃雍蘭先后全額購買了三次。她還注冊了一間公司來運營“服務中心”,公司名稱為重慶如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她為法人。
但是,幾年下來,黃雍蘭只是以298元/個的價格賣出39個密鑰,黃雍蘭說,這39個中“有8個是代理商”,“還有一些是批發商、零售商”。
庭審中,審判長問黃雍蘭:“你第一次買了1000個都還沒有賣完,為什么后面又陸續去買第二個1000、第三個1000?”
黃雍蘭答:“是因為公司說我的業績,說我下面的業績有了59萬,然后讓我把1000個終端賣出去。”
審判長問:“1000個密鑰批發出來是5.9萬,按照你們這個思路,你前面的1000個還沒賣掉,然后后面又心甘情愿地買了2000個,這圖什么?如果按照你們這個思路就是按298一個去賣,去落地,你都認為賺不到錢,但是為什么還要陸續花兩個5.9萬去做這個事,而且你說公司安排,公司又不是送你的,你是要花錢的,一加起來就是十幾萬。”
黃雍蘭答:“所以說我在興手付公司是賠錢的。”
審判長問:“那我再把話說明白一點,理論上理解,是不是基于興手付公司會給你進行推薦返利,因為這個賬就好算了,按照返利的情況,你推薦3個,這個5.9萬就回來了,如果說去看那個東西,我估計有5年你都賣不出去,人是要去賺錢,沒那傻,你認為是不是這樣?”
黃雍蘭答:“對。”
審判長問:“因為推薦的返利就可以快速地收回成本,是吧?”
黃雍蘭答:“嗯。”
后來一審結果出來后,黃雍蘭獲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
另兩名“服務中心”負責人,分別是運營重慶市璧山區服務中心的賀光英和運營重慶市渝北區龍溪服務中心的牛海燕,前者被指控系特級總監,傳銷層級為11級226人,獲得推薦獎分潤金額24萬元、總監獎分潤金額23.4492萬元,后者被指控系高級總監,傳銷層級為5級64人,獲得推薦獎分潤金額29.8萬元、總監獎分潤金額10.7858萬元。一審判決:賀光英和牛海燕分別獲刑五年六個月、二年七個月。

被解散后的重慶興手付公司辦公室。
一審認定屬傳銷活動
2021年10月初的一天,張潔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孟州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打來的,問她是不是興手付孟州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要她去一趟。
張潔就去了。她回憶說,“當時心里感覺不舒服,畢竟是從那里出來的。”在去之前,她找公安朋友了解情況,對方告訴她是公安部協查,“重慶南岸區經偵通過公安部云端下發了一個全國核查的通知。”到經偵大隊后,她被告知,資料顯示她是興手付公司高級總監,級別不低,涉嫌傳銷。之后,經偵大隊給張潔做了詢問筆錄,兩天后辦了取保候審。
張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孟州市,像她一樣被警方找去問話并取保候審的還有另外兩人,都是她推薦的代理商,屬于總監級別。到這時,由張潔最先做起,孟州市的興手付代理商已多達六七十人。
后來,陸續有外地代理商被查處的消息傳來。據張潔所知,在河南省,除孟州市之外,還有焦作市與新密市的代理商被查。當年向她推薦興手付的劉海全在興手付被查前的2020年12月份就因病去世了。劉玲玲是興手付焦作市場的負責人,也被查處。而在全國范圍,寧夏、山西、內蒙古等多地的代理商也被查處。
張潔回憶,2021年1月,周影等興手付公司一眾高管被抓,起初她并不知情,只是在那幾天里,她聯系重慶總部,電話一直打不通,周影被抓后兩三天,有一個高管取保出來了,她才知曉了公司出事的消息。她感到震驚,同時“很不理解”。那年9月,她還孤身一人到了重慶,看到公司已人去樓空。重慶市南岸區法院在2023年先后開庭四次審理了這個案件,分別是在2月14日至15日、3月2日至3日、5月25日至26日、7月4日至5日,每次開庭,張潔都趕去旁聽。
10月10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周影、郭智玉等九人皆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周影獲刑十年,郭智玉獲刑八年六個月,其他七人也分別獲刑。周影等被認定違法所得的財物均被追繳。
法院經審理認為,興手付公司開發的App應用程序,有類似淘寶、美團等應用軟件的部分功能,具備一定市場應用性能,被告人提出的該軟件具有商業價值及實用性不可否認,但周影等人未將該產品的實際應用場景進行商業定位和拓展,不是設計怎么以優質而具有特色的服務吸引廣大商家和質優價廉的商品入駐,從而吸納大量購物人群,而是為了快速獲利,以此軟件為噱頭,以毫無任何商業價值的密鑰為工具,以高額返利和多層級團隊計酬獎勵為誘餌,大肆吸收不是實體商業的所謂代理商來不停發展人頭,此已屬明顯的傳銷活動。
后臺數據顯示,興手付公司共計賣出密鑰900多萬個,而實際激活的密鑰只有36萬多個,占比僅4%左右,而這些激活的密鑰賬戶中,經鑒定,“自己購買自己”的訂單,這一虛假買賣的密鑰激活賬戶有2.4萬個;“個人收款”的訂單,99.8%的用戶是自己給自己付錢,使用激活的密鑰賬戶15.22萬多個;“提現”訂單,這種無實際商品交易和服務的非法結算支付行為,使用密鑰激活賬戶14.97萬個。
法院還認為,興手付公司及其代理商并非以實體商業銷售和所謂有密鑰差價獲取利益。經鑒定,從2015年6月至2021年1月,“興手相連購物”系興手付集團的自營項目,營收僅517.01萬元;通過網上商場收取服務費(手續費)1679.54萬元。而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就達1.24億余元。興手付公司通過收取所謂密鑰銷售費用就達5.3億余元,大大超過了網上商城的營業收入。另外,返利給代理的費用達2.12億余元,這是代理商獲利的主要收入來源。代理商實際向下銷售自己持有密鑰是否有真實收益目前沒有數據,但通過上面描述激活密鑰賬戶的真實使用情況來看,該銷售的真實性很低。法院據此認為,興手付公司整個營銷的主導方向根本就不在軟件應用的拓展,而是快速盈利的人頭發展。
對于張潔來說,過去幾年的經歷就像是大夢一場。10月21日,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在孟州租了地,目前正經營一個家庭農場。
“通過這件事,我是再不敢相信這些了。”張潔說。
(文中張潔、楊麗為化名)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