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規模持續攀升,“微傳銷”仍是不可忽略的問題
發布: 2021-03-02 09:53:14 作者: 佚名 來源: 騰訊網

近日,國內知名數據分析及調研機構艾瑞咨詢結合時代背景、市場環境以及大眾消費心理的變化,發布了關于微商發展趨勢的數據分析。

此次艾瑞發布的微商行業發展數據顯示,中國微商市場交易規模持續攀升,2019年已超兩萬億,而2020年更是以110.2%的同比增長率,實現超過五萬億的交易規模。未來,隨著社交生態平臺電商布局的進一步發展,微商市場交易規模也會持續增長,并且成為日常生活中主流的銷售模式和渠道。
疫情促進微商迅速發展
艾瑞還預測,隨著微商的多元化發展,預計2023年微商從業者數量將達到3.3億。

受疫情影響,各行企業的銷售渠道和營銷環境都迎來了巨大的變化,"線上化"、"數字化"、"社交化"等關鍵詞成為當下大家討論和探索的突圍之路。在此背景下,無論是頭部的品牌方,還是小微企業,都紛紛開始布局微商模式,通過線上的社交生態搭建銷售通路,擴大商業機會。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參與到這場微商的浪潮中,以期在不穩定的環境中,拓展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艾瑞分析稱,除了從事微商的品牌營銷人員、普通消費者的增長外,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從業者也加入到微商大軍中,如旅游行業的導游、酒店和餐飲行業的服務人員、短視頻直播行業的主播、傳統零售業以及醫美行業從業者等都開始成為社交主體,在社交生態平臺上這群人利用私域流量不斷豐富場景化消費,實現消費轉化以及流量變現。
微傳銷仍無法得到遏制
微商本身并不是傳銷,但運營不好就變成了微商傳銷。社交財經注意到,大部分涉傳型的微商,在“裂變”的過程中,文案中存在過分夸大的虛假宣傳、承諾高利潤回報等問題,并通過微信等生態圈大肆傳播,形成對于其他合規合法產品的銷售渠道擠壓,導致正常的商業競爭秩序被破壞。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微商已經逐漸脫離了商業的本質,微商的層層分銷機制,使得他們不再依靠商品盈利,而是通過發展下線和向下壓貨來賺取利潤,導致傳銷嫌疑,甚至一些傳銷團伙干脆就轉戰微商。而微信朋友圈本身具有的社交屬性,也正是微商成為傳銷溫床的原因之一。
此外,據相關律師透露,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為犯罪處理。形式上采取“團隊計酬”方式,但實質上屬于“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的傳銷活動,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的規定,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
如果上線的報酬來源于下線的銷售業績,并以此為依據計算的,那么就不構成犯罪。如果上線的報酬依據的是發展人員的數量就涉嫌犯罪。是否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與非罪的臨界點就是看計酬方式是建立在收取的人頭費或入門費上,還是建立在銷售產品的數量上。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