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提升科學健康素養也是增強免疫力
發布: 2020-12-15 11:08:06 作者: 佚名 來源: 和治友德

今天(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和治友德為大家介紹更多關于免疫力的小知識,讓我們一起提升科學健康素養,增強免疫力。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回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免疫力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免疫力按其獲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指機體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對各種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應的免疫應答。特異性免疫是一種經由與特定病原體接觸后,產生能識別并針對特定病原體啟動的免疫反應。
空氣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微生物: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等。在人體免疫力不足的情況下,它們都可以成為病原體。
哪些人免疫力較差?
【1】愛爛嘴角的人:“爛嘴角”頻發,可能是個人免疫力太差。
【2】鼻子愛出汗的人: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勞累、活動時鼻子容易出汗,這類人容易經常反復感冒。
【3】太愛干凈的人:人體免疫系統需要不斷經過外界的馴化來逐漸增強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如果太愛干凈,免疫系統得不到鍛煉,免疫力就會越來越差。
【4】悶悶不樂的人:悶悶不樂、情緒緊張、心理壓力大的人比樂觀開朗的人免疫力會更差一些。

【5】挑食的人:長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因營養攝入不全面,導致免疫力差,繼而引起許多小毛病。
【6】常當“夜貓子”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的規律,這個系統一旦紊亂,易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
【7】宅男宅女:不運動的人,身體氣血運動變慢,肌肉松弛無力,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8】太能吃的人:吃過飽會出現“積食”,積久化熱、久積致虛,易造成免疫力降低。
中醫養生:正氣存內邪不干正
和治友德公司全球健康推廣顧問、國醫大師張大寧談及疫病防治和中醫藥養生時表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對于傳染病的防控,在強調“避其毒氣”的同時,特別重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也就是強調人體的免疫能力,在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愈后防復的全過程中,始終重視調補正氣,從而達到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目的。

張大寧大師表示,腎是生命之本,現代大量醫學研究證實,腎虛的根本造成了人體的免疫力低下。正氣存內的重點是補腎益腎。唐代道家巨著《道藏》中記載了“中華九大仙草”,其中的冬蟲夏草和靈芝,就具有補腎益腎的作用。

張大寧大師表示,蟲草也好,蟲草菌絲體也好,都是補腎益肺的。不熱不燥,陰陽并補,偏于平性,普遍適用于普通人群。在《神農本草經》中,靈芝被列為上品,性甘平,入五臟,調氣血,和陰陽,平補五臟,扶助正氣。
【小貼士】:我們還可以通過高品質食品輔助提升免疫力。

本品是以蝙蝠蛾擬青霉菌粉、靈芝、香菇、蔗糖、瓊脂、檸檬酸、純化水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經動物功能試驗證明,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提升科學健康素養 增強免疫力
科學健康素養也是“免疫力”。近年來,公眾科學素養水平快速提高,但在不同人群中還存在不平衡現象,需要進一步厚植求真務實、善辨真偽的科普土壤。和治友德認為,普及科學的健康安全防護知識,提升民眾綜合健康素養水平,通過積極的手段提升人體自身免疫力,對于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非常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和治友德充分發揮大健康產業上下游資源優勢,聯合防癌抗癌總裁圓桌會、世界衛生組織駐華機構、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國中藥協會等專業機構,合作策劃開展了“全民健康素養提質升級工程”、“中國(國際)消除慢性病百人行動”、“健康瘦萬人行”等一系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公益活動,舉辦一系列線上公益健康知識講座,共同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養生知識,提升健康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是我們重要的“私人醫生”。讓我們一起,提升科學健康素養,增強免疫力,收獲健康品質生活。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