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微商平臺倒塌?被指非法傳銷,數十萬寶媽被騙
發布: 2020-11-23 11:12:13 作者: 佚名 來源: 逸云財富

令很多傳統人士感到困惑的是,為什么幾乎毫無交易保障的微信,居然有那么多年輕人在上面做生意,而且這種生意的數量還越來越多,為什么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僅僅通過朋友圈的相遇,就能夠讓交易不斷地發生?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社交網絡應用層出不窮。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微信無疑是移動互聯網的革命性產品,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平臺。哪里有客戶,哪里的生意就容易做,因為使用微信的用戶眾多,所以面對微信廣大用戶的微商一經上線就掀起了購物熱潮。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微信商業行業,居家的商業模式讓一夜暴富的距離更近。因此微信業務已經逐漸達到飽和狀態,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中都有很多微商出沒。這導致了微信業務之間的激烈競爭。
一般來說,微商業務分為四類:服裝,包括鞋子、服裝和掛飾;美容,包括化妝品、護膚品;食品類別,包括零食、進口食品;日常用品類,包括家具、日用品。其中,的服裝和美容業務占全國的一半。由于微信業務的高利潤和高需求,這類業務往往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但由于互聯網是一個無底洞,它的存在有利有弊。微商行業也是如此,最近幾年微商亂象層出不窮。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人在做微信生意,那么你一定不止一次看到過這樣的場景:一個微產品品牌創始人與名人見面,雙方親切握手,微笑合影。這些名人包括演員、歌手、知名企業家,甚至還有一些外國政要。
看到這樣的情景,你不禁感到:既然企業老板和那些名人都那么熟悉,那么企業實力一定不能太差,產品應該是可靠的。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這些圖片的起源并不簡單。在許多照片的背后,有一個明確定價的交易,價格從幾千到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在微信的商業宣傳中,那些“親切的照片”、“個人訪談”和“深入的談話”通常是以實實在在的金錢為代價的。所以在互聯網上,眼見不一定為實。由于微商的迅猛發展,不少人都被微商騙過。
在過去的幾年里,很多人以各種“代理人”的名義欺騙了很多人,這些代理人往往針對的是家庭主婦和全職媽媽,她們更容易受騙,因為她們知道這些人想要達到“經濟獨立”,給全職媽媽一個承諾,這些寶媽們可能就會乖乖交出錢財。
微商開始是從坑朋友同事或者同學熟人開始的,他們的一些數據造假,用一些訂單生成器修改價格訂單、聊天記錄、快遞日期等等,為了讓你更加相信聊天記錄是真實的。微商在發展初期確實很賺錢,但是之后就不一樣了,為了繼續賺錢,不少騙子想出了割韭菜的辦法,也就是招代理。

所謂的“代理”其實是線下發展的,其模式和傳銷是一樣的,現在很多微商都習慣了這樣的模式,讓很多想要“開始”賺錢的家庭主婦心甘情愿地進了陷阱。近兩年來最大的微商騙局是摩能國際事件,10萬名代理(寶媽)被騙,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也創造了一個手機品牌,由此可見,這起事件涉及的人非常廣泛。
摩能國際算得上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微商公司了,但是在2019年的時候,旗下的一家公司正式暴雷,涉及國家明令禁止的經營模式,它就是閨蜜mall,涉及的金額就高達100多億,有7億多資金被凍結,誰能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在微商界有這么火,之后又牽扯出10萬個線下的代理人,可見這座“金字塔”的規模有多大。

自2015年成立以來,摩能國際以“層級代理”的模式在全國各地進行洗腦會議,吸引了數十萬小白加盟,其中大多數人都是想賺點零花錢的寶寶。受害者被騙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在媒體的曝光下,摩能國際的創始人之一蔣德才也浮出水面:他從一個草根企業家起步,通過銷售保健品和電視購物賺了20億元。然后又涉足手機微信業務。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們也是一些最成功和不成功的品牌的來源,如尼采和大可樂手機。

在那幾年里,摩能國際在業內被譽為最大的微商業務平臺,吸引了眾多代理商瘋狂囤貨加盟。直到2018年7月,《人民日報》點名了涉嫌傳銷的企業,摩能國際才被列入該名單。直到這個時候,許多之前的入套的寶媽才幡然醒悟過來,而此時的摩能國際已在大樓坍塌的邊緣。
摩能集團旗下的閨蜜mall這家網站已經被相關部門處罰,據消息顯示,摩能國際董事長蔣德才,摩能董事、棒女郎董事、閨蜜Mall創始合伙人黃子珊,摩能國際總裁、閨蜜Mall創始人萬兵、財務總監等人已經被抓,目前公司賬戶還被凍結7個億。

雖然摩能國際旗下的閨蜜mall網站已經被相關部門處罰,但是其他一些品牌還在運營,這也是很多消費者需要注意的。到目前為止,相關代理人被騙的錢還沒有追回,仍在維權道路上掙扎。
當下的微商江湖,一片浮躁,玩概念、玩思維、玩傳銷、玩情懷,就是不能老老實實把產品做好,做到貨真價實。作為消費者和投資者,我們一定要擦亮慧眼,免得上當受騙!
上一篇:陽春公安揭秘網絡傳銷團伙“羅擬錢”覆... 下一篇: 關于傳銷犯罪,你應該明白的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