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的微商帝國
發布: 2020-11-05 11:02:05 作者: 潘玉龍 來源: 未來電商Daily


“一個事實是,TST現在是微商的龍頭老大。一個問題是,這種輝煌到底還能持續多久?”
張庭最近又火了一把,還上了頭條熱搜。
因為她“喜提17億買樓,還要送給陶虹一整層”。
在那幾天,抖音上到處都是張庭、陶虹等一行人談笑風生買樓的小視頻。
如果是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可能還要問了:張庭這是干嘛呢?要做微商了嗎?
這還真的說對了。
因為在張庭的背后,的確有一個“微商帝國”。
微商最需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各種“喜提”,各種炫富。
巧合的是,張庭和她的老公林瑞陽,剛好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表現得極為活躍。
眾所周知,這種利用短視頻或者照片來傳播,維護高大上形象的,實際上就是微商的一貫套路——比如動輒在4S店門口“喜提瑪莎拉蒂”,等等等等。
只不過這次張庭玩的更大,直接喜提17億大樓。
因為她掌握著一個叫TST的微商帝國。
TST的生意

TST的全稱是Tin’s Secret,大意就是張庭的秘密,官方解釋是張庭“凍齡”的秘密。
按照TST的說法,這個牌子的核心是“全球唯一活的、有生命的保養品—TST活酵母”,所以賣的就是化妝品、護膚品。
整體來看,TST的最大賣點,或者說實現的最大效果,就是“凍齡”,這對愛美的廣大女性來說無疑是致命的誘惑。
但是張庭能把TST的生意做到年納稅21億元(2018年)的份上,靠的卻不全是這個看上去能夠讓人永葆青春的產品,而是另有秘籍。
這個秘籍就是微商。
與其說是TST成就了張庭,倒不如說是微商這個模式讓她成為了明星界的微商皇帝,微商界的明星女王。
張庭和自己的老公林瑞陽在2014年就開始干起了微商。
想想吧,在那個時候絕大多數微信用戶還在為朋友圈時不時出現的一些賣貨微商帖感到好奇,而不是厭煩或者反感。
如果當時一個微商公開說自己通過在朋友圈賣貨賺了錢,大多數人可能根本不會相信。
所以在微商這個行當,張庭憑著先知先覺這一點就可以站著把錢掙了,而且掙到手軟。
而且產品也選對了。
面膜——這是每一個愛美女生的高頻次消耗品,同時生產工藝、制造成本都不高,在迭加了所謂的“TST活酵母”以后,你想賣多少錢都可以,只要有人愿意掏錢買單。
而在看到張庭這個名字之后,會有不少女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入手TST的面膜——這不經意的一試,張庭就成功了。
除此之外,張庭還有別的優勢。
她自己就是明星,是明星就有粉絲團,現在的說法就是“流量”,所以當張庭突然賣起了化妝品,她的粉絲們當然也就成了她的第一波客戶,或者叫第一波經銷商。
張庭也不是一個人。
她還有一大波明星朋友,包括徐崢、小陶虹、明道、曹格這樣自帶流量的當紅小生,當張庭把這些人都變成“合伙人”之后,她連廣告費都省了,可以繼續利用這些明星的影響力,把他們的粉絲變成經銷商。
最后一點,TST是張庭自己的品牌,她不需要向任何人或者機構繳納品牌使用費,想定價多少就定價多少,能不發財嗎?
所以當絕大多數微商團隊在朋友圈狂曬“喜提XXXX”的豪宅豪車時,我是不信的;但是張庭喜提17億辦公樓并送給陶虹一整層,我不得不信。
因為她玩大了,的確有那個實力——2018年就納稅21億,揣到自己兜里的難道不是更多嗎?
賺錢機器TST

根據公開的報道,TST每個月的營業額達到了153.2億元人民幣,據說光是每個月發工資就需要3個億。
一個名叫“阿紫”的TST西南大區負責人也在社交媒體表示,TST西南大區超過800家公司每月銷售額達到了4億元。
張庭甚至在短視頻中表示,生意最好的一段時間,5個月賺了20億。
根據未經證實的消息,在今年應對新冠疫情的緊要關頭,張庭林瑞陽還捐出2000萬,在一眾明星中排名第一。
或許正是因為賺了很多錢,張庭不但面對陶虹時有“送一整層”的豪橫,即便是對于自己的員工,也表現的極為大方。
在TST的一次年會上,有包括微商和代理在內的500人參加,最高發出了多達10個月的年終獎。
另外,TST日常還會舉辦一些由員工或者代理商參加的聚會活動。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張庭林瑞陽還有TST,他們不但在很多知名劇集中演過戲,在現實生活中演繹的也是一個財富童話,所有出現在這個童話里的人都過著國王、王子或者公主那樣的幸福生活——無憂無慮,還特有錢。
但每個人都知道,童話是少兒讀物,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存在這樣的字眼。
微商的“泡沫之夏”

在TST的一些代理商的網上招商頁面,列舉了“傳統微商”的不足,包括“囤貨”“需要自行發貨”等等,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屬于“新微商”,不是一個玩法,理念是“0投資、0囤貨、0風險”,另外6位明星老板為你保駕護航——你還在等什么?
但是說到微商,現在有一個普遍的認知——而且這個認知微商自己也知道——那就是這股風潮已經刮的差不多了。
至少與幾年前相比,微商已經不再是“風口”,已經是肉眼可見的事實。
這與人們對于微商這個曾經的新生事物的看法經歷了“新鮮-好奇-司空見慣-厭煩”有關,也與騰訊開始在朋友圈封殺各種刷屏、插件有關,但最重要的是,與微商自己把整個生態玩壞了有關。
比如說在微商野蠻生長的那幾年,有哪些微商曾經真正從產品品質層面,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價值?
幾乎沒有。
相反的是,絕大多數微商販賣的都是“差強人意的產品+一夜暴富的機會”,借此瘋狂收割做著發財夢的素人代理商們——其中很多是無事可做閑得無聊的寶媽。
而TST,也曾出現過用戶使用之后幾乎“毀容”的情況,張庭本人甚至不得不在社交媒體發長文解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擺事實講道理。
但是用戶被毀容是真的,而且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了。
再聽到類似于“加入xx家族,做凍齡女王,讓我們和明星一起掙錢吧,整個娛樂圈都在用”的宣傳文案,可能依然有人選擇相信,但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多了。
因為當產品扮演的角色在游戲規則中被刻意弱化之后,有些不好的事情就發生了,其中的一個極端情況就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涉傳”這個危險的深淵。
想想權健的前車之鑒吧。
那可是一面旗幟啊,手里攥著正經八百的直銷牌照,曾經冠名過足球隊,在中國直銷史上留下過很多事跡——但是撞上了紅線,說倒就倒了。
所以盡管TST說自己跟傳統微商不同,但微商的身份注定了這個行業正在日落西山。
當然,直播帶貨也許是條路子,這對TST的明星效應來說也很合適,但是不要忘了真正幫助TST拿下微商行業老大的并不是那六個明星老板,而是數十萬代理商。
這些代理商撐起了微商帝國——但他們可并不都能順利地轉型為直播帶貨。
一句話,微商撞上了天花板。
TST也不例外——5個月賺20億的好日子,已是明日黃花。
而剛剛過去的這個不尋常的夏天,就是一個泡沫之夏。
擊鼓傳花的游戲

無論是不是泡沫,無論是在哪個公司,老板肯定都是最先知道的那個人。
為了在破裂之前挽救這個五彩斑斕的泡泡,必須要有所行動。
而微商的屬性決定了這個擊鼓傳花游戲能夠延續下去的唯一途徑,就是找到下一個接盤俠,并把手里的花扔給他(她),至于他(她)能否再找到下一個接盤俠,就沒人知道了,或者說根本不重要了。
因為最早把花扔出去的玩家,早已上岸了。
這跟股市很像。
如果新聞中突然出現了某一個股票的大量報道,漲幅100%、200%、前途一片光明等等利好詞匯充斥這些新聞,事情的結果可能跟人們的期待剛好相反。
所以當“喜提17億大廈”的橋段刷屏時,無數代理商都會為之歡呼,期待以此吸引更多的新客入場。
但時代真的變了。
悲催的是微商卻沒變,還在用“喜提XXX”這種老掉牙的障眼法。
上一次能把一干明星聚在一起做生意的人,叫賈躍亭,“下周回國”是他的標簽——他不但坑了很多供應商,還把很多明星都坑了——那些明星都是他老婆甘薇的娛樂圈朋友,曾經都想跟著發大財。
還有一個炒股高手趙薇,也被證監會重罰,現在也偃旗息鼓了。
這些還都是做“傳統”生意的,與之相比TST的微商生意聞所未聞。
一個事實是,TST現在是微商的龍頭老大。
一個問題是,這種輝煌到底還能持續多久?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