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國人長跪大使館維權,稱受“MBI”傳銷欺騙,損失金額超千億
發布: 2020-10-23 10:30:24 作者: 梁志瑋 來源: 益企財經

又一騙局被曝光,這個騙局被統稱為“MBI”,其涉及的地區也非常的廣泛,據悉,在上海、廣東、湖北、廣西、山東、浙江等省份都有犯罪人出沒。去年的10月份,在吉隆坡中國駐馬大使館門口發生了一件引起轟動的事件。
有百余名中國男女長跪在吉隆坡中國駐馬大使館前,并且還拉起了橫幅,聲稱“MBI”集團騙走他們的血汗錢,請求相關部門幫忙維權追債。不少人還唱起了國歌,痛哭流涕。據悉,這個傳銷騙局的受騙人數達到了數千人,涉及金額超過了千億,令人震驚。
無疑,這個傳銷騙局是非常的龐大的,這么多的受害者血汗錢被這場騙局吸走。面對國人的控訴,中國駐馬大使館也發布聲明說希望馬來西亞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此案,并且積極的調查這個案件,幫助國人維權。

關于這個“MBI”網絡傳銷其實有很多人還不是很了解,這個騙局主要是一種在網絡上注冊購買“MBI”虛擬貨幣,而后發展會員,通過層層的擴張,騙取會員的財產。這種傳銷體系中如果新人想要加入的話就必須要申購價值700-350000元人民幣不等的“M幣”(“M幣”為虛擬貨幣)。
如果自己發展的線下的人員的話就可以得到返利,不少人都成為了這場騙局里面的受害者。有的人被這個傳銷團伙騙取了全部身家,導致妻離子散,受害者的群體也非常多,所以也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高度重視。

根據有關信息顯示,“MBI”傳銷是馬來西亞恩必愛集團(MBI國際集團)旗下的社交理財平臺,它的創辦人名叫張譽發,他是馬來西亞籍第三代華人,祖籍在廣東省。MBI集團旗下擁有40多家產業鏈,規模十分龐大。
這個傳銷騙局“坑害”了不少人,面對這么多國人的控訴,相關部門對此類的案件也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我國的歷史上,其實警方破獲過好幾起“MBI”傳銷案,并且MBI集團已經被我國警方定性為傳銷。但是仍然有很多犯罪團伙“明知故犯”,依舊在犯罪的路上行走。

但是這個騙局一直以來仍然能夠“成功”的坑害到無數的投資者,其實跟受害人的心理也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受害者都是聽信了犯罪團伙夸大的宣傳誘惑,聲稱這是一個高回報的投資,所以才抱著“討便宜”的心理紛紛掉進騙局陷阱里。
所以關于金融方面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強,并且還要提高大家的理財風險意識,不要一味的看見眼前的利益掉入騙局中,最后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大家在日常的金融交易中更要理性謹慎的判斷是否具有風險,不要盲目的相信別人的推銷。
按照《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上所說,只要是有入門費、發展下線、層層返利這三個特征,就可以認定是涉嫌傳銷。所以廣大的民眾自己也要擦亮眼睛,謹防誤入此類騙局,有不少人被騙得傾家蕩產大家也要以此為戒,保護自身的利益。
據悉,“MBI” 集團總裁張譽發目前已經在泰國宋卡府Na Thawi寺廟出家,在他出家不久之后,廣西梧州市龍圩區法院公布了一起“MBI”特大網絡傳銷案的判決書,這份判決書中顯示,吉某梅等11名被告人因為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獲刑。

此類傳銷詐騙團伙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是有不少案例的,不僅僅是“MBI”傳銷騙局,還有類似“MBI”模式的傳銷騙局也不斷的誘惑著民眾,所以不僅是打壓這類傳銷團伙的騙局,同時還要加強民眾的思想教育,特別是金融類的。
這個案件最后也被法院進行判決,涉案的11名被告人原皆已獲刑,據悉,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分別判處11名被告人緩刑三年到緩刑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五十萬元到十萬元不等的罰金。
“MBI”特大傳銷案告破之后也給很多人一個警醒,千萬要保護好切身的利益。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監管金融交易,近日,銀保監會消保局、人民銀行消保局主要負責人也強調沒有高回報、低風險的金融產品,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需要引起大眾對金融交易的高度謹慎和重視。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