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一刀一刻,都是匠人匠心
發布: 2020-09-09 10:49:55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前段時間我抽空跑了好幾個地方,收獲頗豐。
其中有一站是江西,我去江西不是為了旅游,而是跟朋友一起去看當地的古民居。這些宅子幾乎都是有三、五百年歷史的老屋了,盡管飽經時間的洗禮,但仍保持著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較為完整的結構。


一刀一刻,都是匠人匠心
很多人都知道,我十幾歲時就師從我們當地一位有名望的木雕師傅,學習油漆雕刻,所以我對這些古建筑中的木雕部分尤為感興趣,每到一處,看到這些木雕的房梁、窗欞和斗拱,都會駐足良久,怎么也看不夠。
如果說外行人看的是熱鬧,那么我還是能看出不少的門道——我喜歡觀察和琢磨。比如江西的木雕雖不如“四大名雕”有名,但經過上千年的沉淀,也形成了特有的木雕工藝,粗獷之處斧劈刀鑿,遒勁有力;而相比之下,以東陽為代表的浙江木雕工藝則更注重渾圓細膩的刻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可謂各有講究,各有特色,最為珍貴的是,它們從無到有,從木料到成為作品,都傾注了匠人們無限的心力——樹木成材,木器成全,都離不開時間。

東陽木雕作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有時候巴掌大的一塊雕刻,精雕需要耗費好幾天的功夫,每一刀都要花不小的力氣,而且得全神貫注,稍有偏差,就前功盡棄。
站在這些老宅里,我仿佛看到了幾百年前的老匠人們端坐在透風的大殿里埋頭雕刻,寒暑四季,日復一日,每制一物,每落一刀,剛柔并濟中,都是匠人匠心。
而這一切都值得,因為好東西自然會留下來,被后人所記住。
一人一物,背后都有故事
欣賞這些木雕,我不僅研究形,更愛研究“神”——就是它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可不要小看了這方寸間,因為你眼見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都有故事,都有出處,可能是歷史典故,可能是禮教風俗、家風家訓……之所以對它們喜愛有加,是因為我覺得這里頭濃縮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審美趣味,傳遞著至善、至美、至真的追求。
走在這些老宅中,房屋之間廳廊曲折、四通八達,暗溝水渠縱橫交錯,盡管房子因為幾百年的歷史而顯得有些殘舊,但門樓梁坊仍會散發出一股木頭的淡香。站在其中,我內心會油然生出一種難得的平靜,讓我能從繁雜和喧囂中抽離出來,感覺非常舒服,像是在平行時空中,連接了古今,完成了一次與歷史的對話,文化的交流。
秉持一份熱愛,堅守一種精神,方能感悟不同境界。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