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搶抓“新基建”機遇 釋放發展新動能
發布: 2020-05-28 17:09:08 作者: 佚名 來源: 和訊

2020年,“新基建”成了經濟領域的新關鍵詞。近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天津市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投資擴消費穩運行的若干舉措》,全方位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
據悉,天津穩運行舉措圍繞“新基建”,謀劃建設5G基站、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域(郊)鐵路和軌道交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公益性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企業普遍提高了對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的認識與自覺。“工業新基建”是數字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融合型基建”,以智能制造助推企業復工復產,需依靠制造方式變革與管理模式創新。
“工業數字化時代的核心問題就是數據驅動的業務創新。新基建政策為企業能力提升提供了方向。”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執行主席閆凱境說。作為國家醫藥產業智能制造首批示范企業,天士力控股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這對企業和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與智能制造的建設與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T89)是中國首例申報美國FDA認證,也是國際化道路走得最遠的現代復方中藥。T89申報美國FDA認證的過程極大提升了企業現代中藥的整體研發、制造水平,使天士力在制藥理念、產品研發、生產技術、團隊能力等方面實現了全產業鏈體系重構和質的提升,例如第五代超高速微滴丸機至少領跑行業十年、滴丸全自動包裝生產線都是完全自主研發的。

圖為復方丹參滴丸智能包裝生產線
中藥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質量數字化。中藥成分有成百上千種,在生產過程中會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這就是中藥質量控制的難點所在。通過不懈努力,天士力首創性開發完成中藥生產大數據模型監控平臺,達到國際標準認證的提取與制劑生產線,并在天士力2個大品種生產線成功運行,支撐多個品種工藝優化及質量改進,也為醫藥行業的智能制造提供了一條較成熟的技術路線。

圖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速微滴丸滴制設備,采用磁懸浮高頻振動和
深冷技術,生產效率較傳統工藝提高5倍
未來智能科技的發展是無限的,未來藥物的研發會從以前的試錯性研發發展為智能模擬性研發,閆凱境說。作為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緊密的創新型企業,將智能科技與制藥技術緊密結合,才能引領制藥行業標準的發展。
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之風正勁。隨著國內經濟活動逐步步入正軌,搶抓“新基建”機遇,依靠制造方式變革與管理模式創新,必將促進釋放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