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花清瘟爆紅,高管卻密集減持,揭秘“A股最富院士”和他的以嶺藥業
發布: 2020-05-06 11:28:23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志

憑借連花清瘟在新冠疫情中大放異彩,以嶺藥業吸足了市場目光,創始人吳以嶺院士身價也超百億。但爆款背后,以嶺藥業持續發展的隱憂未解。

頭圖來源|以嶺藥業官微
蓮花清瘟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5月4日,鐘南山院士在與海外留學生視頻連線時特別提到,目前有充足證據證明,連花清瘟對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他表示,“進行實驗后,我有底氣、有證據來說,連花清瘟真的有效。”
這已是鐘南山院士第二次公開推薦連花清瘟。
此前,國家藥監局在4月14日批準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的藥品適應癥中。第二天,生產連花清瘟的以嶺藥業股價迅速漲停。以嶺藥業創始人吳以嶺院士也由此受到廣泛關注。
吳以嶺的創業始于1992年。“剛辦時就是一個小門診,一位醫生,一張桌子”。如今這家小門診已經發展為以他名字命名的三級甲等醫院。當初借款10萬元成立的以他名字命名的以嶺藥業,也已發展為市值400多億的上市公司。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斗爭中,連花清瘟大放異彩,吸足了市場目光的以嶺藥業股價也大幅大漲。但在此期間,以嶺藥業高管和實控人親屬卻出現了密集減持,更是引發人們好奇。
吳以嶺和他的以嶺藥業,到底有什么秘密?
靠幾條蟲子賣了9個億
1949年,吳以嶺出身于河北的一個中醫家庭。
據介紹,吳以嶺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赤腳醫生。吳以嶺從小耳濡目染,5歲就開始背藥方子,到13歲已經能辨別出200多種中草藥。他常常穿山越嶺,到周邊拜師學藝,11年的鄉村行醫生涯為他打下了堅實的臨床基礎。
1977年恢復高考后,28歲的吳以嶺重返校園,他相繼考取了河北醫科大學中醫系、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吳以嶺成為了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科的一名醫生。
在這期間,吳以嶺找到了一個中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特處方,把它定名為“通心絡”。這成為他創業的最大資本。
1992年,吳以嶺創辦了以嶺醫院,以他名字命名的以嶺藥業也隨即成立。“通心絡”膠囊成為以嶺藥業的“獨門絕技”。因為配方中含有水蛭、全蝎、土鱉蟲、蜈蚣、蟬蛻,通心絡一開始并不被看好,甚至有老中醫直斥這個配方就是“一堆蟲子”,但推出之后銷售卻出奇地好。以2010年為例,以嶺藥業通心絡單品銷售收入9.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5.86%。當時媒體報道“靠幾條蟲子賣了幾個億”,也讓吳以嶺名氣大漲。
事實上,2009年,吳以嶺就已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更早的2003年非典期間,他就帶著團隊研發出抗SARS的廣譜抗病毒中藥連花清瘟膠囊。在此后的流感疫情中,連花清瘟頻頻露臉,先后18次被列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相關診療方案的用藥推薦。
2011年7月,以嶺藥業正式登陸A股中小板。吳氏家族共誕生了7位億萬富翁,其中吳以嶺彼時身價接近50億元,一舉超越袁隆平,被稱為“A股院士首富”。
從股權結構和高管構成上看,以嶺藥業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但吳以嶺女兒吳瑞否認了這一說法。據公開信息,71歲的創始人吳以嶺為公司董事長,其子吳相君為公司總經理,其女吳瑞為公司董事、董秘,其外甥李晨光為董事、財務負責人。吳以嶺、吳相君、吳瑞作為一致行動人,持有以嶺藥業的股份總額超過了50%。
以最新股價計算,吳以嶺個人持有以嶺藥業31.26%股份,價值108.2億元,兩子女吳相君、吳瑞合計持股22.95%,價值約79.5億元,三人手中持股財富已經接近187.7億元。
吳以嶺在科研上表現出足夠的實力。今年1月10日,吳以嶺領銜團隊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獎系2019年度醫學領域的唯一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當談及未來的研發計劃時,吳以嶺表示脈絡學說已得到西醫屆乃至國際醫學界的認可,希望通過更多的研究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從而促進中醫脈絡學說產業化、國際化。
高管密集減持套現3億元背后
連花清瘟在抗擊疫情中大放異彩,以嶺藥業一季度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4月27日晚間,以嶺藥業發布2020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3.3億,同比增長50.6%;歸母凈利潤4.4億,同比增長51.9%,業績快速增長得益于連花清瘟產品的收入激增。這也是上市以來,以嶺藥業單季度盈利最多的一次。
在業績大增的同時,以嶺藥業股價年初至今累計上漲129.93%。4月16日,受到此前“連花清瘟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癥”消息提振,以嶺藥業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報收37.9元每股,較年初上漲超過200%,總市值創下456.2億元的新高,短短3天內市值飆漲超百億。此后,股價逐步回調,4月30日收盤價為28.78元每股,較年初的12.43元翻了超過一番。
一面是暴漲的股價,一面卻是高管和實控人親屬密集減持。
深交所數據顯示,2月6日,吳以嶺的弟弟吳以紅減持744萬股,套現1.46億元;吳以嶺另一位親屬吳以成,減持9.3萬股,套現186萬元;高管王蔚的配偶任躍民減持11.66萬股,套現227萬元;離任高管高秀強減持19.31萬股,套現329萬元。
其中,減持最為兇猛的,是持股5.73%的吳以嶺創業老搭檔田書彥,在2020年2月26日至2020年3月17日,減持公司股份890萬股,套現1.4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減持完畢后,田書彥持股4.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據此,上述人員今年以來通過減持以嶺藥業股份累計套現約3億元。
為何在蓮花清瘟火爆、股價迅猛上漲之時密集減持?或許通過以嶺藥業發布的2019年年報,可以窺知一二。
根據以嶺藥業2019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8.25億元,同比增長20.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07億元,同比微增1.2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5.56億元,較上年下降2.35%。
從年報來看,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增速較快,是以嶺藥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而這也是醫藥企業普遍面臨的兩大成本。2019年以嶺藥業營業成本為21.06億元,同比增長29.15%;銷售費用為22.27億元,同比增長22.38%。
盡管以嶺藥業加大推廣投入帶動了收入增長,但同樣使得相關成本大幅增加,并沒有有效地轉化為凈利潤增長。2019年以嶺藥業經營凈現金流僅為6892.54萬元,應收賬款較期初增加4.98億元,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凈利潤都是以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
整體而言,連花清瘟的業績增長受疫情驅動更明顯,后續發展存在不確定性。而以嶺藥業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也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改變。
有媒體報道,跨境電商eBay平臺顯示,國內零售價15元起的連花清瘟膠囊,國外的售價已被炒到了88.2元/盒,身價暴漲近5倍。但事實上,中藥在海外的主要消費者是華人華僑,銷量非常少。以嶺藥業在公告中也曾提示,“目前海外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業總收入比例較低,暫未實現規模銷售,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在以嶺藥業的主要市場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目前主要還是以西藥為主。此外,整個中藥行業面臨醫保控費沖擊,個別省份把中藥列為了輔助用藥,面臨報銷比例降低、使用量受限制。
以嶺藥業董事、董事會秘書吳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藥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大,這次疫情也將成為中醫藥占領國際市場的新契機。當然,中藥在國外站穩腳,尤其是在歐美國家,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因為它是作為創新藥來審批的,它的整個技術水平和技術含量相當于化學藥和生物藥的創新藥,所以還有一個過程要走。”
連花清瘟此次在新冠疫情中的大放異彩,以嶺藥業能否憑借吳以嶺院士團隊的科研實力,打開中成藥應用的新局面,還有待觀察。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