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量子波動速讀”收取家長們的“智商稅”
發布: 2020-01-18 12:48:56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告,對5家違規經營的校外培訓機構作出了查處。被查處的5家機構,分別是開展“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的北京心智通全腦開發深圳分公司、四川領航凡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學之海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錦江分公司、四川啟航凡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開展“全腦培訓”的太原卓倫教育。顯然,這輪查處針對的,是那些以各種超越常識、不合邏輯的噱頭“忽悠”家長,通過毫無科學依據的非法培訓騙取錢財的行為。此前一度引得輿論大嘩的“量子波動速讀”,正是這類騙局的典型代表。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不論是標榜能讓孩子“幾秒鐘讀完一本書”的“量子波動速讀”,還是號稱能讓孩子“蒙眼識字,嗅覺辨色”的“全腦培訓”,都是相當低端的偽科學騙局。一方面,此類騙局宣稱的培訓效果實在太過神奇,以至于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不可能輕易相信這樣的“奇跡”;另一方面,這些培訓機構也并沒有在偽科學理論的建構上下多少工夫,因此很難讓人對其深信不疑。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培訓機構在被媒體曝光之前,卻一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這使人不禁疑惑:如此拙劣的騙術,為何如此輕松就能得手?將孩子送進這些培訓機構的家長,大多都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80后,按理說,他們不該此缺乏對騙局的警惕意識和辨別能力。但是,在這些招搖撞騙的非法培訓機構面前,他們卻忽然“變傻”了,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值得分析。
從本質上講,騙術是一門駕馭人心的技術,這些以“量子波動速讀”之類的噱頭行騙的人,利用的也正是家長們的人性弱點。對家長群體而言,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與成長,既是他們最上心的事情,也是他們最脆弱的“軟肋”。在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許多家長都處于一種對子女教育的焦慮情緒中。而這種難以消除的焦慮,恰恰是理性與審慎的天敵。
為了排解焦慮,人們很可能會做出一些不合理性的沖動之舉。而這些培訓機構,看中的正是這份沖動。一個成年人固然很難相信“幾秒鐘讀完一本書”這樣的“奇跡”,但是,對子女教育的焦慮,卻讓他們很可能產生一種“不試試怎么知道”的僥幸心理,進而“病急亂投醫”。這些培訓機構,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留存“回頭客”的事,一旦家長發現這種培訓根本沒有廣告宣稱的神奇效果,他們便會拍拍屁股,轉戰到下一個戰場,而那些天天為子女教育著急的家長,八成不會有閑心去追究他們的責任,而是會忙不迭地把精力投入到下一次“嘗試”上。
因此,與其說這些騙術本身有多么精巧狡詐,不如說家長群體就是一個容易上當的“易騙人群”。有人認為,這種騙局能夠橫行無忌,是公眾科學素養不足的表現,但再多的科普,也不可能消除家長群體對子女教育的強烈關切。許多老年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掏錢購買那些根本沒用的保健品,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相信這些保健品有多大的療效,而是因為那些推銷員給了他們一種“有人替子女關心我”的心理安慰。同理,這種針對學生家長的培訓騙局,依靠的也并不是那些神神叨叨的偽科學理論,而是家長們的心理弱點。
面對這一局面,市場監管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必須積極承擔起為家長“掃雷”的主體責任,及時清理培訓市場亂象。我們無法指望家長們永遠保持理性,因此,由社會編織起一張幫助他們防騙的“安全網”很有必要。只有以監管的重拳清掃“量子波動速讀”,我們才能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出一個潔凈的環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