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00元能賺100萬,不法分子借“區塊鏈”之名大搞傳銷詐騙
發布: 2019-12-05 10:24:41 作者: 佚名 來源: 鄂州網警巡查執法

ICC、BZC、BTA……這些英文縮寫您認識嗎?投資100元能賺100萬,這種盈利回報您見過嗎?大企業家甚至中央領導都參與了項目,這種背書您相信嗎?上述如同天方夜談的東西,卻因為加上“區塊鏈”這個高大上概念之后被包裝成了“下金蛋的母雞”,在現實生活中被不法分子利用且屢屢得手。
近日,記者從陜西西安了解到,當地流傳著一種叫作“ICC網紅鏈”的加密貨幣,號稱“智能經濟網紅時代之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參與投資,而且損失慘重。
受騙者花數十萬買的虛擬幣僅是賬面數字,不法分子還讓受騙者發展下線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明天永遠買不到今天的價格,今天永遠買不到昨天的價格”,類似的聊天話術充斥著西安周大姐的手機屏幕,她在上海工作幾年后回到西安開了一家小飯館,一個常來的食客總是給她推薦一個名為“ICC網紅鏈”的區塊鏈項目,號稱能賺大錢,一次兩次三次……周大姐動心了。周大姐告訴記者,剛開始她投了兩萬塊錢,確實每天都能產生不少賬面收益,她開始把這個項目介紹給她的親戚和朋友。
周大姐說,騙子告訴她,這個項目就跟母雞下蛋一樣,你有一萬個幣,第二天早上就會一萬零八十個幣。最大的股東叫她曹姐,她當時拍著胸脯說,只賺不賠,否則她全部賠款。說現在一個幣是6塊多,能漲到6萬多一個。
聽了這些話之后,周大姐更加心動了,從開始“鎖粉”階段一百一百的投入,到后來幾萬幾萬的買,就是為了在“白菜價”的時候入手,到高點賣出,然而買著買著,事情不對勁了,介紹人開始讓她去發展下線,讓下線也去買幣,說規模到了才能搭建起所謂的交易平臺,從而把幣賣出去。
拍胸脯的曹姐最后還是騙了她,拍屁股一走了之,斷斷續續投入36萬的周大姐血本無歸,當時花真金白銀買的幣,成了一堆賬面上的數字。像周大姐這樣的受害者在西安不在少數,自由職業者周先生也陸續投入了36萬,他幾乎經歷了“ICC網紅鏈”詐騙變異的全部階段。周先生說:“因為當時它通過智能合約,就是投了以后每天它會給你返一些虛擬幣,會給你贈送一些幣,贈送這些幣當時在內盤里面可以交易,可以變現,所以獲利還是挺快的。”
記者調查發現,受害者提到的內盤,就是詐騙組織自己開發的一個軟件,連應用商店的審核都無法通過,用戶只能通過掃碼下載,進行人際間的傳播。而所謂的內盤交易就是通過一個鏈接把幣交給項目方,項目方再通過微信紅包轉賬給賣出方。一切看起來都不是那么正規,但因為開始嘗到了甜頭,大部分人都選擇“蒙眼狂奔”。
正規區塊鏈項目一般不對外發幣,聲稱發幣的公司極有可能是詐騙
記者采訪了多位受害者,發現所謂的“ICC網紅鏈”只是穿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幣”,起初通過線下的熟人傳播發展會員,并持續給出小額的回報來穩固關系,然后通過最初的老會員不斷發展下線,形成規模,同時在微信群里不斷給會員洗腦,發一些從一無所有到家纏萬貫、喜提豪車的逆襲信息,不斷描繪一個美好但實際并不可能的愿景,直到最后跑路,完成收割。那么,“區塊鏈”和穿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究竟有何區別,普通人應該怎樣識別呢?
西安交大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管理應用研究會秘書長趙璽告訴記者,“ICC網紅鏈”項目和以前幣圈做ICO發空氣幣的方式還不太一樣,只是披著區塊鏈的外衣,實際還是傳統的傳銷。
趙璽教授稱,目前區塊鏈項目在國內發展十分迅速,阿里、騰訊、京東以及一些大公司都有在用,但主要運用的方向是聯盟鏈和私鏈,通過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共識機制、加密密碼學以及智能合約的特點來提高企業運行效率。
對于如何辨別市面上的“區塊鏈”項目,避免上當受騙。趙璽教授稱,目前我國倡導的是“無幣區塊鏈”,一般不對外發幣,如果聽說某些大公司以發幣的形式做區塊鏈項目,那就需要提高警惕,極有可能就是一個陷阱。
目前受害者已經集體向西安市未央分局報案,未央分局表示已經受理此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