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事件后 營養保健品行業如何重建信任?
發布: 2019-11-13 15:31:02 作者: 佚名 來源: 第一財經

去年年底,直銷企業權健曝出的虛假宣傳風波,讓公眾對營養保健品行業的信任度降至冰點,一些非直銷企業也受到拖累。
從非直銷營養保健品生產企業或分銷企業披露的三季報來看,包括湯臣倍健(300146.SZ),江中藥業(600750.SH)等多家企業的保健品業務都出現收入放緩的情況。
而在正在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期間,醫藥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依然有不少保健品企業參展。
“今天的營養品行業面臨最大的危機是信任危機,從整個行業環境來看,目前很多公司熱衷于夸大產品的功能,但并沒有嚴格安全的供應鏈支持,而在國外,營養保健品都是經過完整的質量體系認證,更多的投入產品研發,持續進行質量改進。”艾蘭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艾蘭得”)董事長常亮告訴記者。
與其他參展商不同的是,艾蘭得是一家國內企業,之所以得以兩次參加進博會,主要是由于參展的展品來自國外,包括來自荷蘭的草本營養品牌Bloem,英國血統的腸道健康專家品牌BioCare,以及澳大利亞的高端母嬰營養品牌母之語等。
這些國外的產品,大多來自艾蘭得投資收購的海外企業。成立于2010年的艾蘭得,用八年時間投資并購,在亞洲、北美、歐洲建立了9個生產基地和3個國際研發中心,打通了全球營養品生產、研發、銷售全產業鏈。
因此,目前艾蘭得的營養保健品銷售也主要在海外市場,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到2018年連續五年位列中國保健品企業出口第一位。
在此次進博會400平米的展臺上,艾蘭得就集中展示了旗下全球供應鏈實力,海外營養品品牌、以及先進的健康生活理念,包括精準營養、專業營養、運動營養、母嬰營養、草本營養及瘦身美顏等六大個性化營養解決方案。
常亮指出,通過收購后比較歐美成熟的營養保健品行業與國內對比,發現歐美的監管嚴格,科技研發方面舍得投入,產品更新也更加注意把握消費者的體驗,這些都是國內營養保健品行業所欠缺的。
“目前國內營養保健品行業面臨的挑戰,除了相關法規和完整質量體系認證的欠缺,產品也脫離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研發投入也不夠,比如在國外已經有了類似Q糖一樣的保健品代替藥片,并與基因檢測技術結合,消費者可以根據各自的測試結果選配最適合自己的營養保健品組合。“常亮指出,但中國的制造業要素齊全,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如何把國外和國內的優勢結合起來,是艾蘭得選擇收購這條路后一直在做的。
對于之后的收購目標,常亮透露會更關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與地區額,“在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值得很好的探索,這里覆蓋了10幾億人口,他們對營養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常亮指出,此外,雖然公司目前主要銷售收入來源是歐美市場,但也在計劃將收購投資的海外企業相關經驗復制到中國,用更好的產品反哺中國市場,而這也需要把供應鏈,渠道,產品做到更好的優化組合,形成在原料采購,生產成本,渠道拓展,個性化定制等方面全方位的競爭力。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