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參與國家“十三五”計劃 大健康五大趨勢駛入快車道
發布: 2019-09-25 13:24:05 作者: 佚名 來源: 直銷中國周刊

9月22日,國家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林元教授代表項目組與安利(中國)研發中心簽署協議,雙方合作建立“基于辨證保健的中藥復方保健產品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示范研發平臺”,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

9月20~22日,第十四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暨第十一屆亞太臨床營養大會、第二屆全球華人營養科學家大會在南京召開。本屆會議主題為“營養研究與臨床實踐”,旨在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落實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健康目標,促進與亞太地區及國際營養科學的交流和發展。
據王林元教授介紹,“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計劃屬十三五規劃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包含中醫藥理論傳承與創新、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中藥資源保障、中醫藥健康產業科技示范、中醫藥國際化和少數民族醫藥傳承和創新六大方向。雖然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慢性病及疑難病癥、重大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中藥復方保健產品存在理論指導不到位、功效評價不完善、現代科學內涵不明晰、產品研發體系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嚴重制約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進程,也顯示了“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迫切性。

“我們堅信自然的力量,堅信傳統的智慧,同時融合現代科學技術來發展中醫藥、利用好中醫藥造福人類健康”,安利大中華研究開發及技術法規副總裁陳佳女士表示。事實上,已有85年歷史的安利旗下營養保健品牌紐崔萊的誕生,正是從中國人飲食結構中蔬菜攝入充分以及傳統中醫藥理論注重平衡的概念中獲得了啟迪。
“中醫藥現代化”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習主席對中醫藥領域的發展一直寄予厚望,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作為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016年,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將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國務院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中國中醫藥傳播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建立中醫藥中心10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今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其中。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逐步落實,中醫藥還將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重視,市場前景巨大。“中醫藥現代化”已經是時代潮流所向。
同時,仍有一些問題制約了中醫藥產業的持續發展。比如中藥研究基礎薄弱、成分和療效不明確、臨床評價證據缺失等。此次十三五項目“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將通過分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與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解釋中醫藥,并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藥有效成分的分析與控制,方劑的研發與創新。該項目將為中藥保健產品行業提供一系列研發和評價標準,為中藥保健產品精準應用及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安利(中國)研發中心此次參與項目是“中藥復方保健產品的評價技術及示范研發”,項目牽頭單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項目科研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建立中藥復方保健產品評價體系及規范;中藥復方保健產品的功效成分研究,現代科學內涵闡釋;開發功能因子明確、保健功能確切的中藥復方保健產品。這些研究將會產生5個保健功能的9個產品研發、32個示范實驗室和平臺、90余篇論文、5個專利以及200多個研究報告。
利好的政策助力健康產業騰飛
自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這一中長期行動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
今年4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首次對健康產業的概念進行了明確的定義。7月,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除此之外,國務院辦公廳還同步印發了《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制定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細化《意見》中15個專項行動的目標、指標、任務和職責分工。
在政策層面的助力下,大健康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數據顯示,大健康產業2017年營收規模達到4.4萬億元,2018年營收規模達到5.4萬億元,到2022年,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7.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16萬億元。萬億級的市場容量面前,各方力量躍躍欲試,傳統企業、互聯網新秀、創新力量紛紛涌現其中。
健康產業未來發展五大趨勢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以上,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健康產業前景一片光明,那它是往什么方向發展呢?
我們預測,未來健康產業發展有以下五大趨勢:
第一,高科技化。未來,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雙向音頻遠程、慢病監測、區塊鏈醫學等高科技將在醫學領域大范圍應用。這給予了健康產業很多的可能性,它也必將是一個“炫酷”的行業。
第二,精準化、標準化和專業化。未來將通過精準的檢測、治療、康養來實現個性化、專業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顧管理系統,我們可以實時了解自身的健康數據,會比現在更懂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
第三,智能化。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將為健康產業帶來變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夠提升診斷治療的智能化水平。未來健康產業將是一個非常帶有科技感的龐大產業。
第四,融合化。未來的健康產業將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旅游度假的核心價值是游客身心的健康,所以旅游與健康有著天然的契合性。健康產業可與生態環境相結合打造生態養生項目、與體育運動結合打造運動康體項目、與文化休閑相結合打造文化養心項目、與休閑農業相結合打造健康飲食養生項目等。此外,國內也在不斷探索中醫藥健康旅游等產品,出境醫療旅游市場也有待挖掘,健康與旅游、文化的結合未來可期。
第五,國際化。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一帶一路”大健康驛站的建設,為中國與世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搭建平臺,促進海內外市場資源的加速流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