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極生物虛假違法廣告被罰 香雪制藥轉型未達預期
發布: 2019-09-03 16:51:07 作者: 佚名 來源: 財聯社

一則因發布違規廣告被罰的消息,將屢次涉嫌違規的九極生物再度置于公眾關注的焦點。九極生物系香雪制藥(300147.SZ)全資子公司,是公司直銷業務的根據地,更是公司加碼中藥飲片和保健品市場的重要陣地。然而,近年來,九極生物不僅業績未見有大的起色,反倒屢屢觸碰法律紅線,其對香雪制藥業務轉型的影響,令人擔憂。

九極生物再度“被罰”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顯示,廣東九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九極生物)發布含有“預防腫瘤”“抑菌、抗病毒作用、抗腫瘤作用、護肝解毒作用、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等內容的保健食品廣告,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定。2019年3月,廣州市黃埔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并處罰款4.5萬元。
九極生物成立于1999年,主營業務為保健食品、美容化妝品、保潔用品和保健器材等的研發、生產、直銷和服務,系醫藥類上市公司香雪制藥的全資子公司。
8月29日,財聯社記者就上述消息聯系了香雪制藥證券事務部,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違規事件”實際發生于2015年,“公司方面已經作出了相關處理”。但為何4年前的違規事件直到今天才被作出處罰決定?公司方面并未給出說明。
值得注意的則是,近年來,九極生物曾多次因涉嫌違規違法被媒體曝光。2017年年底,有媒體報道,九極生物在湖南涉嫌傳銷;2017年3月,九極生物也曾因涉嫌非法傳銷被凍結相關資產,而由于未對子公司資金被凍結的事項作出披露,香雪制藥也因此被質疑涉嫌信披違規。
但縱觀上述違規違法事件的整個過程,母公司香雪制藥和當事人自始至終都并未作出正面表態。29日,記者亦希望香雪制藥方面就九極生物的屢次違規違法行為表達公司的看法,但未獲回應。
轉型保健品之路堪憂
九極生物頻頻“出軌”的消息之所以備受外界關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九極生物曾寄托著香雪制藥通過直銷模式加碼保健品業務的美好預期。
2011年3月,登陸創業板不到1年的香雪制藥即以超募資金3750萬元——約2倍的溢價,全資收購九極生物。同年10月,香雪制藥完成對九極生物6500萬元的增資。對于這次增資,香雪制藥方面曾表示,將用于幫助九極生物申請直銷企業資格。與此同時,香雪制藥也透露了對后者業績的樂觀期待:本次收購及業務調整完成后,預計九極生物可給香雪制藥年銷售增加約3億元,凈利潤貢獻約4500萬元。
香雪制藥對九極生物如此看重的背后,是中藥市場近年增長乏力給公司業績帶來的壓力。自2015年以來,香雪制藥就步入業績下滑通道,歸母凈利潤連年下降(2016年與2017年基本持平)。與此同時,傳統產品——中成藥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亦開始下降,到2018年,公司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橘紅系列三類產品占整體營收的比重合計僅為19.26%,占“大頭”的是中藥材和“其他”。
在這樣的背景下,收購九極生物和申請直銷牌照,是香雪制藥加碼保健品業務、提振業績的關鍵步驟。2016年,香雪制藥成立直銷事業部;2017年,九極生物的直銷區域從當初的僅廣東一地拓展至9個省市;同年,公司還計劃加碼中藥飲片業務,拓展其市場份額,而香雪制藥的中藥飲片產品均系通過直銷方式對外銷售。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當年,香雪制藥還曾拿九極生物對標無限極。但現實則是,近3個財務年度,九極生物的營業收入都停留在1億元左右,凈利潤數據也只是在2200萬元-2500萬元的區間徘徊,與當初的宏大目標,相去甚遠。
盡管如此,在傳統業務逐年萎縮的困境之下,飽受爭議的直銷模式,仍然被香雪制藥看作是拓展企業產品市場的“利器”。啟信寶信息顯示,去年3月,九極生物的經營范圍新增了床上用品、廚房用品、I類醫療器械的銷售,歷次經營范圍的變更中,推拿按摩、美容服務,家用電器、酒、婦幼衛生用品、水理設備及其零配件的銷售先后被加入。
廣東地區有一種名為“亞洲沙士”的飲料,雖然外地人普遍因為其含有一種風油精的味道而感到難以接受,但在本地人心中,它是如同90年代“健力寶”一樣的存在。10年前,香雪制藥將其招致麾下,2018年,軟飲料產品占其營收的比重已經超過5%。時至今日,連面膜都已經被列入香雪制藥的產品計劃,這些產品會在香雪制藥轉型的過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值得關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