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你們的聲音,對我很重要
發布: 2019-08-21 10:57:03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上周,我們聊到了關于大國自信的話題,后臺收到了不少留言,這其中不乏很多年輕人,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對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出很高的認同感。
600歲的故宮,也可以很年輕
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上,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的故宮博物院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在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方面,從高高在上、莊重高冷的皇家宮廷到賣萌打趣、人見人愛的大IP,故宮博物院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
低迷時期的故宮博物院嚴謹正派,設計出來的產品老套死板,消費者對此既不感興趣也不買賬。直到他們開始轉變思路,這種“轉變”集中體現在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和營銷思路上:



從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紙膠帶、翠玉白菜傘,到北京故宮的雍正皇帝耍寶賣萌、朝珠耳機,再到VR版的《清宮美人圖》、“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各路萌系路線產品和營銷推廣使得600歲的故宮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變得年輕,曾經橫亙在博物院與民眾之間的鴻溝也漸漸消除……
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故宮博物院已研發了近萬種文創產品,每年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
我相信,故宮博物院當初做出這樣的轉變,一定不是僅僅從商業的角度出發,而首先梳理的是“文化價值觀”,因為所謂“暢銷”、“爆紅”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你的文化價值觀足夠打動普世情感,引起更多共鳴,才有可能持續發展。
從傳承創新,想到我們的產品
由故宮博物院的成功,我聯想到了三生的產品。
三生有三大系列共100多個產品,在包裝、設計上是否已經真正找到了符合當代人喜歡的表達載體?是否貼近于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找到了消費者喜歡的元素?我們還有哪些可以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這些問題我們一直在思考,而且可以告訴大家的是,針對御坊堂、生命健等系列產品的包裝升級已經提上了日程。
這是一項大工程,我們希望產品的包裝能夠深入產品內核,將產品的文化、名稱、圖案、文字、色彩、材料、造型等一系列元素都激活——把文化元素體現在包裝上,讓產品更經得起時間的咀嚼;優化圖文設計,巧用色彩裝束,以更加精美的圖文設計,和諧的色彩搭配,讓人賞心悅目……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尊重消費者,尊重用戶價值。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