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連環炸”半年后 國內保健品市場怎么樣了?
發布: 2019-06-27 10:31:09 作者: 謝欣 來源: 界面

從體量上看,目前亞洲地區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已經超過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膳食營養補充劑消費市場,而中國則已成為亞洲第一大膳食營養補充劑消費市場。
權健事件的發生迄今已有半年,在以這一標志性事件所帶動2018年與2019年之交的一波直銷保健品產品大規模負面丑聞過后,國內的保健品行業現狀究竟如何?中國醫藥(13.580, 0.13, 0.97%)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日前發布《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2019)》,對當下國內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進行了全景式展示。
從體量上看,基于相關海關數據,目前亞洲地區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已經超過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膳食營養補充劑消費市場,而中國則已成為亞洲第一大膳食營養補充劑消費市場。
具體來看,2018年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總體市場規模超過了4600億元,如再加上膳食營養補充劑類食品(QS/SC)、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等特殊食品,2018年中國營養保健市場總額已超過7500億元。
2018年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進出口額達到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1.5%,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金額為16.7億美元,比2017年同比增長21.8%;出口的主要市場是美國、香港、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出口額較大的省市分別是江蘇、廣東、上海、山東及浙江。2018年膳食營養補充劑的進口額為30.1億美元,同比增長37.7%。
與藥品行業類似的是,在膳食營養補充劑上中國也同樣上原料的生產與出口大國。美國則是最大的原料出口市場。從品種上看,維生素類、氨基酸類、植物提取物類是中國保健品原料出口的主要類別,三者合集出口金額在85億美元左右,其中維生素類為原料出口的第一大類別,其次為氨基酸類。

數據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提供
從進口情況看,由于出色的市場推廣,澳大利亞以22.3%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國內保健品進口的第一大進口市場,美國以20.4%位居第二。氨基酸類、植物提取物類、維生素類也是進口相對大的類別。

數據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提供
國內市場上,湯臣倍健(20.100, 0.46, 2.34%)、澳佳寶、雀巢、Swisse、健安喜、健美生、澳紐之窗、雅誠、澳琳達、Maplife、利潔時、潤美、由蕊福、同仁堂(29.170, 0.26, 0.90%)國際為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企業。除了這些以藥店、電商等為主要渠道的品牌外,如無限極、安利、完美、如新、新時代等也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

數據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提供
從產業發展階段來看,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從發達國家行業發展的歷程看,促進行業增長的核心因素是需求快速提升。但以虛假宣傳為主的現象依然存在,在年初一系列保健品直銷事件后,相關部門開展“百日行動”,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健康事業部主任張中朋認為,由于行業規范缺失導致對產品信任度下降,監管趨嚴會造成很多企業退出市場,但強勁的健康需求仍將推動行業在短期內迅速調整后崛起。需求拉動產業發展的趨勢未變。健康素養的提升助推行業發展。政策趨嚴將有利于行業長期發展。
不過,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為進一步尋求產品的差異性和獨創性,張中朋認為終端產品研發企業將竭盡所能從各個維度開展產品的技術研發。主要可分為從上游切入原料的技術和功能研究與創新性新功能保健食品研發。
從趨勢上看,未來保健品品類將更加多元化,當前益生菌產品、骨關節健康、運動營養美容相關產品、眼健康產品是市場熱銷產品,單品類魚油膠囊、蛋白粉、維生素類產品、膳食纖維等產品屬于暢銷產品。從零售藥店的渠道來說,維生素類產品、通便、增加骨密度、增強免疫力類產品銷售良好。張中朋認為未來維生素礦物質仍將是最大的消費品類。功能食品及飲料將更加普及,細分領域膳食營養補充劑產品需求旺盛,而精準營養(個性化)會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電子商務銷售將持續上升。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