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直銷復核 讓直銷行業發展告別野蠻生長
發布: 2019-06-13 10:22:54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京報

近日,商務部發布《關于發布直銷備案產品、直銷培訓員和直銷員復核登記結果的公告》,向社會依法披露直銷備案產品、直銷培訓員和直銷員復核登記信息。此次完成復核登記的共有89家直銷企業,直銷備案產品復核前(2018年12月底)數量4304種,復核后減少1917種,減少44.5%;直銷培訓員復核前數量2935人,復核后減少478人,減少16.3%;直銷員復核前數量391.8萬人,復核后減少65.1萬人,減少16.6%。

商務部同時表示,之前備受輿論關注的權健、河北華林涉嫌傳銷犯罪且未按程序進行復核登記。這意味著,權健也好,華林也好,已經被主管部門從直銷名單中剔除。
今年4月,商務部啟動此次復核登記,復核遵循依法依規、問題導向、只減不增等原則,既是對直銷行業的一次清理整頓,也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
對于飽受一些直銷企業傳銷之苦的民眾而言,商務部此次復核也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號。那就是,直銷企業的頭上,終于懸起了“退出”的利劍,有問題就退出,該撤銷就撤銷,“只減不增”的硬杠杠,就是對直銷企業的硬性約束。
此次復核大幅度減少直銷備案產品、直銷培訓員和直銷員,就是一次了斷。其中,直銷備案產品減少幅度達到44.5%,將近半數,足見監管部門決心之大、力道之猛。
而這些,還只是一個收緊的開始。只要堅持問題導向,以中國直銷行業的擴張與宣傳模式,想必還有不少企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從近來的媒體報道看,仍有一些企業的營銷方式十分可疑,與傳銷有著撕扯不開的關系,這也有待于持續的核查。
無論如何,今后,直銷行業再也不可能延續以往的野蠻生長“神話”,更不能繼續游走在法律的邊緣,刻意模糊“傳銷”與“直銷”的界限,一切商業行為都要依法依規。
自權健、華林事件爆發以來,直銷行業種種亂象被暴露出來,消解了公眾對直銷行業的信任。而此次復核,正如監管部門所言,就是要“解決一些直銷企業直銷產品、直銷培訓員備案信息與實際不符,披露招募直銷員信息不規范,導致消費者真假難辨、監管部門難以監督等突出問題”。
這些問題也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行業發展的痛點。不管是權健,還是華林,每一個涉嫌傳銷犯罪的直銷企業,均存在類似病癥。認識到問題是解決的開端,監管出手,正當其時。
事實上,直銷產業并非一開始就陷入傳銷的泥淖,恰恰是監管的薄弱導致了各種問題叢生,以至于公眾往往將直銷與傳銷混為一談。各種直銷亂象,不僅損害了民眾利益,也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有鑒于此,公眾也期待,在監管部門此次集中清理整頓之后,還是要構建常態化的監管制度,做到及時發力,隨時糾偏。特別在懲戒、退出等方面,更要構建相對完備的機制體制,以規范行業發展,服務經濟社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