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探訪350歲的北京同仁堂
發布: 2019-05-28 13:47:16 作者: 郜婕 來源: 新華社新媒體

名貴中成藥安宮牛黃丸如何制成?中醫藥知識如何在日常保健中應用?擁有350年歷史的國藥老字號如何走向世界……北京同仁堂香港大埔生產研發基地24日舉辦的開放日活動中,香港市民通過看展覽、聽講座,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北京同仁堂20多年前在香港開設公司,大埔生產研發基地是同仁堂首家境外工廠。開放日當天,上百名香港市民走進這里,參觀中成藥制作工場和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聽健康講座,體驗八段錦養生,還有機會享受中醫義診服務。
制藥師傅現場展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安宮牛黃丸制作技藝,包括稱藥、搓丸、包金衣等程序。除了觀看這些傳承已久的手工制藥技藝,市民還可參觀中成藥包裝流水線、藥品質量監測實驗室、自動化立體藥材倉庫等設備,感受國藥老字號的“現代化”。

香港市民參觀安宮牛黃丸制作技藝。
參觀者吳凱茜告訴記者,香港市民使用中醫藥的習慣比較普遍,同仁堂的中成藥也為不少人所熟悉,但現場觀看中成藥的制作過程還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丁永玲介紹,今年是北京同仁堂創辦350周年。開放日活動讓香港市民走進同仁堂,了解同仁堂歷史文化,借以傳播中醫藥知識和健康理念,進一步弘揚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一名小朋友專注觀看制藥師傅現場搓制安宮牛黃丸。
她表示,同仁堂過去20多年來以香港為起點走向世界,未來將繼續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繼續把中醫藥奉獻給世界更多民眾,提升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開放日活動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回歸祖國后,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香港的中醫藥行業煥然一新,在基層醫療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中西文化交匯地,香港將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配合穩健的醫療系統,打造中醫藥海外發展的“香港模式”,為中醫藥“走出去”作出貢獻。
上一篇:雪蓮花開 好運連連 金花十二朵獻禮金天國際 下一篇: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馬旭明一行考察安發生物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