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贊:對拿牌直銷企業開放“多層次”勢在必行
發布: 2019-03-22 11:12:26 作者: 佚名 來源: 海疇傳媒

在直銷行業,“多層次”計酬模式一直是一個特別敏感的話題,更是行業監管部門與直銷從業者時時為之糾結的一個坎。
有些人視“多層次”為“傳銷”的代名詞。但是實際上,“多層次計酬”方式是國際直銷領域通行的做法,它與非法的傳銷并不能等同。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國內很多傳銷類企業,正是以“多層次”在進行運作。這就面臨一個叩問:多層次,到底是洪水猛獸,還是只是一種方式與工具?
我認為答案屬于后者,多層次就像一把刀,廚師用它殺豬殺魚,壞人用它殺人越貨。刀子本身毫無問題,問題在于誰用、用做干什么!
對于刀的使用,一向是在一種監控的背景下進行的。在一些重要都市,去超市買菜刀需要登記身份證與手機號碼。同理,對于多層次,也可以應用,而且應該在一定的監管條件下使用。
這樣,通過對拿牌企業開放多層次而不是全方位開放,就是一種既應用了多層次而同時又讓它處于監管監控的可行模式。
那么,直銷拿牌企業因此就擁有了一項特殊的權益——可以使用多層次計酬。
這在道理上是不是講不過去呢?
是講的過去的。有些權益確實只能某些特定的主體才可擁有,比如公開發行股票,就只能是上市公司才有資格,其他非上市公司是萬萬不能向公眾公開發行股票的。
所以,讓拿牌直銷企業獲得合法使用多層次計酬的權益,可以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解決拿牌的驅動力問題。企業為什么要拿直銷牌照?總是要有所圖吧!如果沒有多層次這一“標的”,拿牌就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解決直銷企業“集體違規”的尷尬局面。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而其中的“要件”,就是一個多層次的使用問題。對一個行業來說,如果整個行業都在違規,那就應該思考立法理念與執法方向了。
第三,解決“模糊執法”的問題。當前由于糾結于多層次的合法不合法,執法部門乃至公眾媒體,也很難在傳銷與直銷之間理出清晰的界限。結果導致執法不精準、媒體圍剿并不到位的情況發生。
進入2019年,九十多家拿牌直銷企業與眾多正在申請直銷牌照的企業一直都處于何去何從、莫衷一是的境地。對多層次的公開松綁,則是撥開迷霧、改變行業發展方向的核心按鈕!更能夠促進直銷業穩定健康的高質量發展。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開多層!讓守法經營者能真正去除“原罪感”,堂堂正正經營直銷事業!

龍 贊
中國直銷文化研究專家、中國親子教育專家、親情營銷研究專家。1985年湖南省高考狀元,1989年上海華東師大教育管理免試直升研究生,現任直銷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秘書長、海疇集團董事、海疇智庫副理事長兼海疇商學院院長。
1996年起開始研究直銷企業文化,先后參與編寫企業報告文學20多部,并長期擔任直銷專業媒體負責人。歷任《中國直銷研究》雜志主編、《全國商情》雜志副總編、《分銷時代》雜志執行主編、《亞太直銷》雜志主編、中國工商出版社《直銷規范讀本》核心編委。
上一篇:姜英強:堅守陣地、創新當下、迎接春天 下一篇: 金云義:市場與監管需要相向而行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