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華萊:做精準扶貧的探路先鋒
發布: 2019-02-22 09:11:51 作者: 佚名 來源: 人民網

自2015年吹響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以來,一批批企業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地處湖南中北部的安化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脫貧攻堅任務尤為艱巨。
作為安化縣境內一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自安化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湖南華萊始終緊跟政府發展方向,踐行精準扶貧的要求,以安化黑茶為基礎,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逐步成為產業扶貧示范典型。
創新平臺有渠道
安化黑茶在歷史上一直是邊銷茶,銷往內蒙、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產業曾經一度低迷。湖南華萊積極創新電子商務平臺,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資源與黑茶產品相結合,破解黑茶這一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湖南華萊一年的產銷量達5.5萬噸,累計上繳國家稅收愈10億元,大量農戶手中的茶葉被企業收購后,用于加工安化黑茶產品,并銷往全國各地。
銷量提升,為貧困戶增收帶來了保障。湖南省安化縣冷市鎮高橋村貧困戶黃方困在湖南華萊的幫助下,將家里的5畝地都開墾出來,種上了茶苗。“無償提供茶苗,技術送到家,保底價收購,啥后顧之憂都沒了。”今年正式迎來茶葉的采摘期,預計每畝收入在4000元以上。“咱脫貧有希望嘍!” 黃方困笑呵呵地說。
村里茶廠開得紅火,貧困戶張重軍也將茶園租給了華萊,專心學起了制茶的老手藝。“3畝茶園每年有幾千元的租金。” 張重軍說,平日里他還承擔華萊茶園的管理,負責茶樹的培育、種植、采摘、管理等工作,收入可觀,去年就已簽字脫貧。
在安化,通過湖南華萊帶動脫貧的貧困戶不在少數,據了解,湖南華萊安排長期就業人員4000余人,涉及土地流轉的農民、茶農及茶葉生產相關人員10萬人,其中貧困農戶2.32萬人,為推動安化黑茶產業快速發展及落實國家“精準扶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同時,湖南華萊的發展還直接帶動了安化黑茶產業以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壯大。目前,安化茶園面積達到33萬畝,從事黑茶及關聯產業人員達34萬人,150家茶葉加工企業,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182億元,茶產業稅收達3億元。同時,與黑茶相關的其他產業,如物流、包裝、酒店、餐飲、旅游等產業也迅速發展,創造出大量的衍生就業機會,解決了一大批就業人群。
深入扶貧有方法
精準扶貧,重在行動。華萊公司成立了湖南華萊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董事長陳社強任組長,總裁張先枚任副組長,從相關部門抽調精干人員擔任成員,負責與縣產業扶貧辦對接,直接為貧困農戶服務。實行“三個保證”“三個優先”,即保證人員、保證車輛、保證經費,貧困農民培訓優先、就業優先、扶持優先。
專門設立了扶貧基地——華萊萬畝生態觀光茶園,地處風景秀麗的安化縣江南鎮馬路新村,目前已建成8000余畝。全部招聘附近貧困農民負責種植,采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杜絕使用農藥。通過科學種植,每畝增產干茶3公斤,增收120元,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使400戶1600名貧困農戶直接受益。
專門設立了“扶貧車間”,主要進行“富民茶”——2公斤荷香茯磚包裝,實行手工包裝。該車間屬于勞動密集型車間,工作內容易學易會,且對年齡范圍要求不高,特別適合貧困戶就業。扶貧車間由9人包裝、12人裝箱、5人進出烤房,全部招聘附近建檔立卡的貧困農民,通過技術培訓上崗,使他們就地由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目前,“扶貧車間”人均收入3萬元以上,就業者擺脫了困境。
專門量身定制了一款“富民茶”——2公斤荷香茯磚茶,每銷售一片“富民茶”,提取5元作為湖南華萊產業扶貧專項基金,并設立了專用賬號,由縣扶貧局和公司共同管理,用于直接幫扶貧困戶。“小小一片茶,濃濃華萊情”。“富民茶”目前已銷售60萬片,總共提取了300萬元存入扶貧專項基金。
摘帽脫貧有保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湖南華萊特別注重專業技術培訓,著力提高貧困農戶自主脫貧能力,已逐漸走出了一條變“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的扶貧捷徑。湖南華萊扶貧辦聯合周邊幾個鄉鎮政府和相關村委會,通過走村串戶,摸底調查,掌握了大量的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的第一手情況,向18個村612戶3018人發出了免費培訓通知。
湖南華萊多次在所屬葉子茶廠舉辦黑茶種植培管技術集中培訓。集中培訓后,由專家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受訓農戶在生產過程中一旦遇到技術難題,可隨時向專家咨詢。兩年來,公司共培訓城鄉困難家庭勞動力3980人,安排就業3500人,為安化縣經濟轉型發展,城鄉困難群眾脫貧解困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為最大限度地讓以貧困戶為主的茶農收益,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經營方式,負責定點收購鮮葉,從根本上解決了茶農賣茶難的問題。同時,茶農在參與整個產業鏈中,可實現“三次就業,三次獲益”:在茶葉種植培管環節實現第一次就業;鮮葉的采摘、黑毛茶初制加工均由茶農主導完成,每天采摘鮮葉的收入有70-120元,黑毛茶的加工增值能達到6-8元/公斤,這就為茶農提供了大量第二次就業機會;農閑期間,農民還可以到茶企從事制茶、包裝、撿梗、銷售等工作,實現第三次就業。保證了茶農穩定就業,全年創收,脫貧致富。
支持公益有溫度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湖南華萊始終把黑茶產業作為企業的主導產業,始終堅守“源于安化,反哺安化”的初衷,主動積極地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湖南華萊成立了“慈善基金會”,專門扶助弱勢群體。9年來,公司累計捐贈公益、慈善資金近6億元。其中資助貧困學生、特困家庭、五保對象近億元;支持地方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1億多元;出資1億元支持湘濤華萊足球俱樂部,已贊助2700萬元給湖南羽毛球俱樂部舉辦賽事,捐資1300萬元發展安化教育。
2017年,公司向市工商聯捐資500萬元,全部用于各級各部扶貧點實現精準幫扶。2018年10月,董事長陳社強在第四屆安化黑茶文化節開幕式上鄭重承諾:未來兩年,湖南華萊將投入3000萬元的精準幫扶資金,帶動67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提供技術支持,解決當地農民就業。
2018年10月,湖南華萊榮獲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獎。
上一篇:雪蓮花開 好運連連 金花十二朵獻禮金天國際 下一篇: 三八婦樂千人計劃,助力華泰藥業上市進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