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贊:中國直銷業存在與發展的邏輯沒有改變
發布: 2019-02-19 10:02:31 作者: 龍贊 來源: 海疇傳媒

在2019年跨年之際,中國直銷行業由于權健事件的影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會關注,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行業危機。新春伊始,本應是春耕之際,但是眾多拿牌直銷企業一時陷入迷茫,數千萬的直銷從業人員心理上背負了強烈的挫折感。
直銷行業未來發展何去何從?一時顯得撲朔迷離。
正當此際,2月14日這天,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就直銷問題進行了發言表述,完整地理解,應當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 暫停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
2. 全面梳理排查全國直銷行業情況;
3. 在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商務部將推動完善直銷相關的法規制度;
4. 嚴格規范市場準入,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直銷行業監管體制;
5. 促進直銷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仔細品味分析上述五個方面的內容,我認為這是政府部門傳遞給直銷行業的利好,是在行業出現猶疑與挫折之時下的一場及時的“春雨”,呈現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第一,我們看到了直銷行業不是“被終止”,而是要健康穩定地發展!
這充分說明了:直銷行業存在與發展的根基沒有動搖,其內在邏輯沒有改變。
這是因為: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趨勢依然;
這是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格局沒有改變;
這是因為:數千萬直銷參與人員其家庭要生存、要養老育小的現實需求沒有改變!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直銷這個行業,不但要存續,而且要發展,關鍵是需要健康穩定地發展!即使是暫停有關直銷的審批、備案工作,也不是“終止”,而只是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再重新開啟。因此,這對于眾多進行了多年籌備、排隊等侯進入直銷業的企業與投資者來說,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并不是“希望破滅”。
第二,我們看到了直銷相關法規制度將進行“完善修改”的曙光。
直銷的兩個《條例》頒布實施已經有14年,在實踐中,它們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了一些與直銷企業運作不相適應的問題。有許多專家提出了修改建議,但一直未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此次商務部發言人明確宣布“將推動完善直銷相關的法規制度”,無疑就是表達了直銷法規制度將會“進行修改與完善”,而這,正是整個直銷行業翹首期盼的事情。
那么,直銷相關法規制度需要進行怎樣的完善呢?
我認為,重點在于下面三個方面應為直銷企業“松綁”:
1.多層次計酬問題。應該通過法規的完善,使得直銷拿牌企業可以使用多層次計酬模式,并使之成為拿牌企業的一項權益。
2.產品范圍問題。隨著直銷生活化趨勢的到來,直銷產品原有的范圍受到挑戰,顯得過窄,需要大大放寬。
3.跨區域經營的問題。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手機普及、微信流行、在線支付、物流暢達、人流頻繁,對企業來說,跨區域經營是一種常態,不跨區域經營反而是不正常的了。因此,“畫地為牢”式的限制經營區域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現實的。
如果真正完善了上述三個方面,直銷業的管理工作將顯得更為清晰與科學。
第三,我們看到了“信用考評”的全新監管體制的出臺。
直銷行業十分龐雜,需要科學的監管體制。此次,商務部明確提出了“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體制”,我們認為是抓住了根本,也確立了直銷企業與經銷商需要強化自我規范的要求。這符合絕大多數直銷參與者的意愿,對規范經營的企業與經銷商是巨大的鼓勵和支持。在未來我們樂于看到,信用高的直銷企業與經銷商人丁興旺,列入信用黑名單的直銷企業卻無人問津。這對于杜絕虛假宣傳、加大服務力度,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總之,黑夜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最需要的就是燈塔。在直銷行業的陣痛之時,商務部“2·14發言”就是全體直銷參與者心中的燈塔,它使我們對行業前景再一次充滿了希望與信心。
是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個別企業的違法使整個行業警醒,也督促我們要自查自糾,主動規范。在行業風云變幻之際,我們不應帶著鐐銬跳舞,而應以健康的手足、健康的身體去與時代共舞,與大健康和新經濟共舞!
“丹心迎春,智舞未來”,只要我們規范前行,直銷行業的春天就近在眼前!
上一篇:姜英強:堅守陣地、創新當下、迎接春天 下一篇: 陳東方丨心無界 路無限——2019開年致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