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直協會長師新民:兩個條例有必要重新審視
發布: 2019-01-25 09:40:39 作者: 佚名 來源: 晨訊直銷邦

一個發展成熟的行業,成立行業協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目前,中國的直銷行業中,除了中國外資企業協會直銷業委員會之外,尚未有全國性的直銷行業協會。但國內已經出現了兩家省級的行業協會,分別是湖南省直銷及門店銷售協會、廣東省直銷企業協會。
近日,權健、華林、無限極等多家直銷企業深陷輿論漩渦,其中權健、華林更是涉及到傳銷事件,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那么,作為專門的行業組織機構,行業協會做了哪些工作,未來將要做哪些工作,未來直銷應如何發展?直銷邦就此采訪了湖南省直銷及門店銷售協會會長師新民先生。
師新民認為,權健事件,有偶然的成分,也有必然的因素。任何行業、任何業態、任何企業,只要演變為靠欺詐、坑騙消費者牟利,只要是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惡劣影響的,不論它做得多大、后臺多硬,最終都會走向滅亡。因為消費者利益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對兩個條例要重新審視。近年來,關于《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修改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本次權健事件引發了系列直銷企業因違規違法連遭整頓,業內在冷靜之余,也有專家重提修改兩個條例。師新民在擔任湖南省直銷及門店銷售協會會長之前,曾任湖南省打擊傳銷辦公室副主任,多年身處打傳一線,對兩個條例頒布實施以來的實踐深有體會。他表示,為適應加入WTO的需要,2005年商務部和原國家工商總局(現已并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基于當時的國情匆忙起草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由國務院下發,至今,這兩個條例已服務市場13年了。
師新民表示,“恕我直言,這兩個條例很難被譽為‘良法’,其中條款,有的悖于實際,有的概念模糊,有的相互矛盾。我在打擊傳銷和服務直銷的崗位上干了28年,總感到‘兩個條例’在具體執行中可左可右,可上可下,莫衷一是,以致直銷行業中有這樣一句流行語:‘擺得平就搞,擺不平就莫(不要)搞’。靠什么‘擺平’?其中就有潛規則。所以,對這樣兩個條例,是修是廢,商務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應該予以重視,重新審視。”
直銷企業不要人人自危。1月8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13個部門聯合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彰顯了中央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決心。直銷行業在國內已生存了28年,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直銷是一種銷售業態,工農業產品都必須銷售出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框架下,國家允許多種市場銷售模式存在,所以,面臨千軍橫掃式的百日整治行動,直銷企業和從業人員不應擔憂,更無需人人自危。但直銷行業過去良莠并存,魚目混珠。“我想,不管政府如何整治,只要不違法違規,都可大膽經營。因為大浪淘沙,是金子就會留下,就會發光。”師新民說。
直銷行業的關鍵是練好內功。“直銷行業最令消費者傷心的就是搞欺詐。比如有的直銷企業把捐贈、贊助當成面子工程,調子高、動靜大,自詡社會責任感如何強,實際上是以此為幌子,在政府和消費者面前玩‘障眼法’。我認為直銷企業最關鍵的就是要練好內功,誠實守信,提升業績,照章納稅,把‘本份’做好了,再盡可能多做公益事業。”
最后師新民強調,直銷企業要嚴格自律,必須以刮骨療傷的決心革除“虛假宣傳”“虛高定價”“層層提留獎金”“偷稅漏稅”四大通病。
上一篇:深度了解!當今的直銷經銷商都需要什么... 下一篇: 危機面前高喊“狼來了”從來都是弱者思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