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兒童營養”計劃:致力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問題
發布: 2018-12-20 12:58:40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在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由于對營養科學的知曉率偏低,老師和家長普遍不具備營養均衡知識,兒童很容易出現“隱性饑餓”問題,從而導致營養不良。營養不良不僅影響身體發育和認知發展,還會損害免疫系統。
湖南古丈縣,湘西苗族和土家族的聚集地之一。在依山而建的苗寨中有一戶人家,父親常年在浙江打工,母親在第三個孩子出生后離家出走,家中現有兩位老人和三個學齡前兒童,每個月的生活開支依靠父親寄回來的2000元。
古丈縣當地醫療水平不高,很多孩子在感冒后得不到及時醫治,很容易患上肺炎。而在離古丈縣最近的吉首市醫院治療,看一次病至少要花費1000元。
對于這類貧困家庭而言,一旦一個孩子生病,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艱難。孩子們的健康直接關系到了這些家庭脫貧,少生病意味著離貧困可以遠一些。
為了幫助解決貧困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結合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及安利在營養領域的優勢,安利慈善基金會開展了“春苗營養計劃”和“為5加油”等項目,7年來一直致力于改善貧困地區3~5歲兒童的營養問題。

安利(中國)總裁余放介紹兒童營養戰略
什么是“隱性饑餓”?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兒童營養改善措施,大部分地區的兒童營養不良狀況得到改善,但貧困兒童的健康問題依然不可小覷。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有近1.51億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2013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8.1%,城市為4.2%,農村為11.3%,其中貧困農村為19.0%。
“中國兒童營養狀況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營養問題較為突出。”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告訴記者,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報告顯示,貧困農村地區兒童的身高、體重均落后于城市同齡兒童。
其中,農村6~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是城市的3倍;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和低體重率是城市的2~3倍。貧困地區的數據則要比農村普遍水平還要低,是農村一般水平的1.5倍。
“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營養問題更為突出。”楊月欣強調,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生長遲緩、貧血、營養缺乏非常普遍,已經構成了“隱性饑餓”。“隱性饑餓”指膳食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缺乏,在農村貧困地區普遍存在,貧困正是造成兒童營養攝入不足的根本原因。
據楊月欣介紹,“隱性饑餓”的癥狀往往不明顯,不易被及時發現,但造成的后果頗為嚴重。如缺鐵性貧血、缺碘可使孩子的智商低下;缺鋅可導致偏食、復發性口腔炎、性發育遲緩、注意力不集中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告訴記者,中國兒童青少年營養不良人數以千萬級數量呈現,兒童營養狀況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營養問題更為突出,生長遲緩、貧血、營養缺乏等問題普遍存在,改善他們的營養和膳食,阻斷因此而造成的代際貧困迫在眉睫。
安利(中國)總裁余放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在目前中國貧困地區,3~5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營養狀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近年來,安利在中國一些貧困地區進行了大量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兒童“隱性饑餓”情況嚴重,抽樣體檢的2000多名3~5歲兒童中,貧血率高達38.2%。安利的調研結果還顯示,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隱性饑餓”的嚴重性。
“針對2歲的孩子,國家有營養包支持,6歲以后,有義務教育階段的營養補貼政策。但是在3~5歲這個階段出現了缺口。而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們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也正因如此,安利公益基金會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營養學會一起合作,啟動了‘為5加油’學前兒童營養改善項目。”余放說。
兒童營養貧困:反貧困鏈的關鍵一環
改善兒童營養狀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據余放介紹,在制定項目的過程中,安利對計劃開展項目的貧困地區進行了大量調研,還聯合中國營養學會等專業結構,在研制補充營養產品的同時,開發適用于中國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的營養健康教學內容,幫助山村地區的幼兒教師快速建立營養健康的科學認知,也幫助孩子們獲得受益一生的營養健康意識。
“在貧困地區,經濟和交通都不發達,主要農作物是什么,孩子們就天天吃什么,在這種食物單一、營養匱乏的情況下,簡單有效的辦法是最有意義的。”余放告訴記者,安利結合貧困地區兒童的身體情況,聯合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研制了“多益點”,富含17種兒童成長必需的微量營養素。
安利在中國開展的這個命名為“為5加油”項目,也是安利全球關愛兒童成長計劃的一部分。2009年,安利運用自身在營養領域的專業優勢,在全球發起了針對5歲以下貧困兒童的營養改善計劃“為5加油”。截至2015年,這個項目已在贊比亞、墨西哥等11個國家開展。
評估結果顯示,通過6個月的營養干預,能給孩子們的健康狀況帶來顯著改善。其中,兒童貧血改善率大于85%,兒童生長遲緩率降低20%,兒童行為能力顯著提高,變得更為活躍,樂于與人交談,學習興趣增強。
2016年,首批“為5加油”項目落地貴州、青海、甘肅、湖南、山西等8個省份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數百所山村幼兒園。到目前為止,“為5加油”項目已經走進了湖南、青海、甘肅、山西等10個省份的557所幼兒園,共幫助了2.5萬余名兒童。
余放同時還擔任安利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一職。她告訴記者,基金會2011年成立以來,“營養扶貧”一直是安利的重要戰略之一。安利一直致力于從營養和教育兩個方面,幫助中國貧困兒童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
7年前,安利在全國開展了春苗營養計劃,就是通過為中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建設廚房,解決6~15歲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們的吃飯問題,幫助他們獲得基礎營養保障。
7年來,全國22個省份建成3800多所春苗營養廚房,受益兒童190萬,學生滿意度97%,兩周患病率低于非項目校1.2個百分點,智商優秀率高于非項目校2.8個百分點,貧血檢出率低于非項目校6.7個百分點。
“營養不良不僅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水平,同樣也會對兒童個人的發展能力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帶來后續整個家庭的貧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家庭的貧困問題又會回到孩子身上。兒童的營養貧困是整個反貧困鏈條里最關鍵的一環,對于很多貧困家庭而言,不生病就是最好的扶貧。”余放說。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