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加強基層醫師培訓 提升診療急救水平
發布: 2018-11-16 08:34:14 作者: 佚名 來源: 金士力


2018年10月17日,在人民日報社、中國醫師協會的指導下,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中國醫師協會、天士力控股集團共同主辦的公益性項目——“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啟動。這一由行業組織、公眾媒體、企業共同推進的心健康項目,是創新型的工作思路和推進,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共同推進心血管健康的普及和宣傳,組成技術服務隊下沉到基層,促進專科診療流程建設。
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傅向華教授看來,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中,重要一項工作就是搭建基層醫師培訓平臺,讓醫療技術下沉。強化基層醫師培訓,提高公共教育覆蓋率,對促進基層診療水平、急救水平的提升,未來從疾病治療到疾病預防、篩查,從急病救治到慢病防治,全面構筑心血管疾病的防線有極大幫助。
強化基層醫師培訓,推動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
眾所周知,從胚胎12周左右,胎兒的心臟就開始搏動,據估算,平均人的一生中心臟要跳動30多億次,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源動力”。心臟的健康,是最基本的健康要求。心臟若出現疾病,往往癥狀嚴重且可能致命。
近年來,心梗、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大“殺手”,因此心血管疾病的篩查、預防、治療、急救、康復進展一直是政府、行業、醫學專家、以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葛均波介紹,《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仍然處于上升階段,目前近2.9億心血管患者平均每五個成年人當中就有一個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居民死亡構成的40%以上,居首位。其中以胸痛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率、死亡率在城鄉都居高不下,心肌梗死以發病緊、進展快、致死和致殘率高而尤為兇險。心肌梗死救治的效果和質量,不僅僅與心內科醫生的工作相關,更多的與廣大民眾對胸痛疾病認識不夠,院前急救和院內無縫銜接、院內急診和心內科緊密配合,以及心內科救治流程優化和治療等多方面息息相關。
傅向華同樣認為,要想解決目前基層心血管病的高發或者救治面臨的嚴峻問題, 不僅要依靠中心醫院或大醫院的醫療服務和水平,必須要加強面向基層的教育和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心臟病意識,加強急診救治的普及工作。基層醫師則是進行公眾健康教育的第一線。基層醫師的技術的提升,對心血管疾病預防、急救知識的主動宣傳,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基層醫師自身的學習、對心健康普及工作的重視,這都將直接改變中國公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和重視。
強化基層醫師培訓,做到疾病治療能力的提升
基層醫師因為各種原因,在培訓、交流學習、繼續教育等方面資源不足,在大病、急病的救治能力方面存在差距,對疾病的一級預防、二級預防等方面意識不足,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也是理念層面。更多的基層醫生還停留在對救治存在難度的患者直接轉運的誤區,或者不加甄別的滿足了患者的非專業要求,造成各種原因導致的病情延誤,人為加大了后續治療難度,增加了患者并發癥和死亡的發生,進而增加了治療的費用投入,加劇醫療資源的壓力。
這種現象在國內普遍存在
因此,只有基層的醫療問題解決了,全國的醫療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決。基層醫院和醫師的水平提升,要靠廣泛和深度下沉的技術培訓。
強化基層醫師培訓需要行業組織、企業、媒體的合力推進
正如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會長在“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啟動會上所說,項目是“聯合行動、聯手出擊”,包括專家團隊,社會行業組織,醫生,權威的媒體,醫藥行業的引領性企業,共同努力去推動,才可能把這樣的一個利國利民的大事做成。
行業組織發揮使用人才、培養人才的優勢,轉化和擴散新技術、新方法直接嫁接到基層,并制定規范,指南,組織公益項目,招攬志愿者推進工作,并對培訓項目進行評估跟蹤,保證項目高質量、高品位前行。行業組織還可以聯系政府,推進資源共享、經驗共用、成果共擔。
媒體方可以主導信息傳播,整合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媒體一起搭建網絡平臺,擴大傳播正確的心健康知識覆蓋,吸引公眾、傳播理念。
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天士力集團的加入,在項目中貢獻了重要資源,包括具有高度臨床價值的藥品、覆蓋全國的網絡等,天士力集團長期建立起來的良好專家/基層醫生合作關系,也可以使專家和媒體更深入的了解基層醫生需求,并促進需求滿足,推動醫師培訓項目的落地。
綜上,進行大規模的基層醫師培訓,提高公共宣傳覆蓋率,迅速強化基層醫生技術水平提升,對迎接心血管疾病帶來的挑戰,提高我國心血管疾病治愈率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而心健康項目的多方參與、助力,令基層醫師培訓工作不僅僅勢在必行。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