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提起下一代,有多少父母正充滿焦慮?
發布: 2018-08-02 22:05:4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而今的父母很容易憂心忡忡。從食品安全到醫療健康,從空氣質量到交通安全,從學習成績到社交能力,幾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領域都可能隱藏著父母的焦慮。焦慮的來源,外在的,是生存環境的種種不確定,內在的,是親子溝通的代際障礙。
有時候,我們看朋友圈,那些關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焦慮”的文章,總能引發很多的共鳴。然而這種共鳴來自于同齡人,而不是孩子。也許在孩子的眼里,你是那個需要陪伴的時候常常不在身邊,渴望獨立的時候連晚回家半個小時都不可商量的人。就像日本著名導演、演員北野武和他母親的故事。北野武成名后,他的母親極少夸贊,卻時常問他要錢,他非常不喜歡這位“只會要錢的母親”,直到母親去世,留給他一本存折,幫他存下了近一千萬日元。得知真相的北野武痛哭流涕,母親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兒子年輕的時候曾經懈怠懶惰混日子,擔心他未來可能一無所有。但我并不認為這樣的愛值得作為榜樣,畢竟在漫長的歲月里,縈繞在這對母子之間的是怨恨而不是理解。
有一句話叫做“人要在任何地方都覺得幸福”。放在親子關系上來說,是找出當下的美好來,而不是總念叨著“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反過來也一樣,如果總去羨慕“別人家的父母如何如何”,又怎么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呢?

道理說起來總是很簡單,但知易行難,尤其是面對最親近的人。這就是為什么三生每年暑假都面向營銷伙伴的子女舉行下一代CEO培訓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開拓視野、訓練思維、增進協作的夏令營,也是一座親子溝通的橋梁。
我記得三生第一次開展下一代CEO的活動,是2008年的8月1日,到今年剛好十年。十年里,有沉默寡言的孩子鼓起勇氣成了大會主持人,有小胖仔通過自律變成帥氣精神的大男孩,不少稚氣的少年經歷了讓父母驚喜的改變,已經成為走在自己事業道路上的奮進青年。

(2018年下一代CEO雛鷹訓練營報到現場)

(培訓現場的團隊互動)
兩天前,2018年的三生下一代CEO雛鷹訓練營開班了,學員已經從90后變成了00后,課程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升級。今年的訓練營,參加學習的不僅有孩子,還有家長,公司特別邀請了親子教育專家開設家長課堂——外環境的改變總需要時間,焦慮也不會一天就消失,但作為親密的家人,至少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是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