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傳銷人士蔣德勝:新派傳銷迭代速度快 大學生成重災區
發布: 2018-07-02 09:34:20 作者: 佚名 來源: 鳳凰網財經

6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表示,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努力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鳳凰網財經在發布《郭樹清呼吁警惕非法集資非法集資到底多瘋狂?》一文后,多個用戶爆料多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資,上萬人被騙,資金規模百萬到上億不等。目前,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四大民間高返平臺相繼“爆雷”。
為進一步揭露非法集資的手法、產業鏈、演化歷史,鳳凰網財經特推出專題組稿,幫助讀者認清非法集資真相。

蔣德勝與警方合作打擊傳銷(右三為蔣德勝)
2017年,東北大學畢業生李文星通過BOSS直聘找工作,陷入了傳銷組織,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非法集資中最惡劣的一種,傳銷由來已久。為此,鳳凰網財經對家對話了自身反傳銷人士蔣德勝。蔣德勝認為,新派傳銷迭代速度快,危害大,大學生成傳銷重災區,建議全社會一起重視打擊傳銷。
大學生起碼占一半比例
有些在傳統行業的成功人士,受到經濟環境影響,而轉投傳銷的。去年我在河北衡水接觸的一位身家數千萬的建筑商,由于被開發商拖欠工程款,業務難以為繼,于是想轉行。在此期間,被朋友約到廣西參加了所謂企業家沙龍,隨后他就放棄了原來行業,搞起了資本運作傳銷。他的人脈很廣,很快就做得風生水起。像他這樣在傳統生意中,做得比較成功的人士,在傳銷組織中大有人在。
傳銷組織里網羅了各行各業不同能力、不同層次的人。學生陷入傳銷的數量,可能沒法統計出準確的數字,根據我們近幾年解救的案例來看,大學生起碼占一半的比例,而且呈上升趨勢。
我們曾幫助一個廣東韶關的家庭。這個家庭十分貧困,父母含辛茹苦培養出了兩個女兒。姐姐是南京某大學的研究生,工作一年就被騙入了傳銷組織,三年沒有回家。妹妹在四川某大學畢業后,也被姐姐騙去搞傳銷,一年沒回家。家屬找到我們,去了河北廊坊,設法見到了妹妹,經過我們醒腦勸導后強制帶回了家。姐姐卻被傳銷組織轉移,從此失去了聯系,非?蓱z。
去年我和我們網站的志愿者,在成都某大學,花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勸導教育,成功使六名癡迷傳銷的大學生迷途知返。當時我們請他們的老師出面,以準備論文答辯的名義,好說歹說才把他們騙回學校。他們本來打算不參加論文答辯,畢業證也不要了?梢哉f傳銷對大學生的危害,可能會毀掉其一生。
我的手機里有近4000個號碼是與傳銷人員相關的。我大概統計了一下,其中大約有1300多人,我和他們面對面地交流過,其余的一些中毒不深的,是通過電話和網絡幫助的。我們每個資深志愿者的手機里,都有上千個這樣的號碼。
這些年,我和網站的志愿者們,曾多次潛入傳銷組織進行臥底取證,配合警方、執法部門打擊傳銷組織,對解救出的傳銷癡迷者進行集體反洗腦工作,也多次到大學里做針對應屆畢業生的預防傳銷演講。我和我們網站上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們,挽救了很多傳銷受害者及其家庭,可以說對社會的和諧穩定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新派傳銷迭代速度快
這幾年我在反傳銷過程中發現,傳銷組織的發展進化非?臁L貏e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銷也變得更加隱蔽和高效,從傳統的線下、異地傳銷,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轉變。隨著社會對傳銷打擊力量的加大和對傳銷手法的宣傳,人們防范意識增強了,原來空手套白狼的傳銷組織方式已經衰落。
新型傳銷特點之一,更注重道具,注重包裝。比如,重金請一些社會名人、專家學者甚至政府官員站臺,這種傳銷誘惑性更強,危害也更嚴重。近期查獲的一些消費返利網站、基金眾籌、原始股、區塊鏈為概念及善心匯之類的傳銷組織,有真實的實體外殼,偽裝成網商、理財平臺、慈善組織等,制造假象,其實本質不變,收入來源還是靠發展下線。善心匯傳銷組織甚至拿出了少量資金去做了公益活動,借此進行宣傳造勢,欺騙性、迷惑性更強。對于一些網絡傳銷公司由于前期監管不到位,甚至有的官方媒體給做過廣告宣傳,案發后都有責任損失有受害者買單,難免讓他們造成不平衡心里,引發群體上訪事件,因此早期監管尤為重要。
新型傳銷第二個特點,是形式的短平快。通過互聯網,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資金。比如近期查處的人人公益網,20萬元的投資成本,詐騙資金近十億元,這種速度非常可怕。傳銷組織者不需要大規模的固定場地,可以隨時關網跑路,執法部門取證更難。
新型傳銷第三個特點,就是它的參與人群不止是被動受騙,具有暴富心理,有主觀動力。所以參與者很少有人去報案。就好比一群賭徒,輸錢的人最不想散局。
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傳銷組織通過互聯網社交平臺,比如QQ群微信群,對會員實時在線洗腦,難以切斷雙方交流。這給反傳銷人員的勸解、喚醒工作帶來了更大挑戰。
受產業升級、行業轉型的經濟環境影響,一些傳統行業收縮,人們急于尋找新的投資渠道,這就令傳銷有了可乘之機;再就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一方面承受就業壓力,一方面對自己的期望值又過高,傳銷組織也恰恰針對這種心理進行布局,所以近年來大學生加入傳銷的比例升高。
傳銷屢禁難止的原因,一是傳銷的形式不斷升級換代,人們對它的認識不及時。二是破獲傳銷案件,可能需要工商、公安、電信、金融、司法等多部門協調合作,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這就造成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在打擊傳銷上各掃門前雪,難以深挖,難以根除。有的地方對傳銷只是驅趕了事,或采取把豬養肥再殺的做法,無疑中也助長了傳銷的泛濫。三是因為傳銷犯罪是量刑標準低,而立案標準高。對傳銷組織者無法形成強大威懾力,反而助長了一些犯罪分子的的僥幸心理。
遏制傳銷犯罪最困難的一點,依然是法律上的。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無論你加入傳銷組織是否存在主觀故意,查獲的錢款均予以沒收,不予返還,這無形中就降低了傳銷醒悟者的舉報熱情。其實多數人是誤入傳銷組織,并非故意犯罪。
傳銷最深惡痛絕之處就是,它不僅騙錢,更把一個個好人教唆成一個個職業騙子。如果把傳銷組織劃分為底層、中層與上層的話,我認為應該本著發動底層、爭取中層、嚴懲高層的原則進行處罰,這樣才能使傳銷受害者在發現自己上當受騙時,能夠第一時間站出來指證傳銷組織者、領導者,從而形成人人反傳、人人打傳的氛圍,使傳銷組織容易內部瓦解,破解取證難的問題。
否則,很多傳銷受害者在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后,會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和僥幸心理,只身犯險,妄想能夠通過傳銷詐騙的方法拿回自己的“本錢”,一旦他們上升為頭目,就會變本加厲,甚至另立山頭,導致傳銷犯罪漫延滋生、后患無窮、屢禁不絕的態勢,這是傳銷泛濫的關鍵原因。
建議將打擊傳銷上升到一個高度
對于傳銷泛濫猖獗地,建議把打擊傳銷上升到一個高度,將打傳納入當日政績考核,讓他們由被動變主動積極作為。
按照傳銷犯罪性質細分,對于有注冊備案公司有產品涉嫌傳銷的由工商主導,對于那些無備案無公司無產品的純詐騙性質為主的南北派異地傳銷行為,建議直接由公安負責,以起到震懾作用。
此外,本著同情底層、發動中層、嚴懲高層的方式打擊傳銷犯罪,通過獎勵舉報的方式讓受害者減少部分損失,激發他們的舉報熱情讓傳銷組織內部瓦解,破解傳銷犯罪取證難問題,也避免像善心匯、云聯惠等傳銷組織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對于像云聯惠這樣的公司,不管它的分配制度設計的如何合理完美,只要公司沒有自己的盈利來源,崩盤只是早晚的事情,辨別這類公司首先要看公司的盈利點在哪里?是否符合正常的價值產生規律?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有個別地方的傳銷組織存在十年以上,甚至十幾年,他背后的保護傘脫不了關系。在傳銷猖獗的個別地區也存在執法腐敗問題。傳銷對社會的危害,可能超乎人們的想象,它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
人們認為取證量刑門檻高,我個人認為其實并不高,只要能真正落實舉報獎勵制度,激發醒悟者的舉報熱情,對于傳銷猖獗地追究主管部門的瀆職責任,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由被動變主動,取證難很容易破解,別說三十人,就是上百人也不難。
再就是對于老式傳銷要改變傳銷地立案的模式,可采取異地立案,比如一個地域去傳銷的人很多,掙了錢的高層頭目當地人一般都知道,可以讓當地受騙大部分人,在當地聯名舉報,傳銷地配合取證,采取打擊聯動模式,就能有效震懾傳銷頭目的囂張氣焰,F在傳銷猖獗的原因就是傳銷犯罪取證難,破案率低,使得傳銷頭目們心存僥幸。
實際上,在參與傳銷組織的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逐漸對傳銷騙局有所認識的。但是考慮到自己已經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加之沒有確切的證據,很多人就懷著“把本錢搬回來”的僥幸心理,最終越陷越深。
值得欣喜的是,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社會團體在反傳銷行動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社會團體在反傳銷行動中的身份依然十分尷尬,得不到應用的重視和官方的認可,導致老百姓對社會團體的信任度不高。其次,我們作為公益和半公益性質的社會團體,缺少穩定的經費資金來源,難以長期維系。我們去大學校園搞宣傳、辦講座,配合公安部門打擊傳銷的行動,都是自掏腰包在搞,長此以往經歷多了,影響志愿者們的積極性。久而久之,社會團體人員流失嚴重。
再次,社會團體因為得不到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魚龍混雜,有的組織以反傳銷為名大肆斂財不利于反傳銷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多年來我們一直想團結各地反傳銷志愿者,注冊一個全國性的正式團體,但是一直得不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只能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無法整合力量,與組織嚴密的傳銷組織斗爭。
我覺得,面對上千萬人的傳銷群體,由于涉傳人群和執法部門人員相差懸殊,我就覺得有民間組織存在的必要性,我們民間反傳銷志愿者隊伍,對反傳銷有熱情、有信念,對付傳銷有深入認識、有切身經驗,無論是配合政府執法部門打擊傳銷,還是搞反傳銷社會宣傳,以及對傳銷受騙者的喚醒和心理舒導,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應該成為一個正式的民間組織,這樣也有利于民間反傳銷活動的展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