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網絡傳銷,必須趟出新路子
發布: 2018-04-03 09:28:03 作者: 佚名 來源: 反傳銷網

3月30日發布的《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指出,國家工商總局(廣東深圳)反傳銷監測治理基地監測顯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已累計發現涉嫌傳銷平臺3534家,活躍參與人數3176萬,其中2017年新出現的平臺占比為58%。這些網絡傳銷類型中,以金融投資理財類、商城返利、虛擬幣、微商類型的傳銷組織數量最多。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非法傳銷活動不斷加大打擊力度,傳統線下傳銷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傳銷的形式不斷轉變,呈現的名目越發繁多,線上渠道更加隱蔽,傳銷的組織形態更加流動,網絡傳銷正在呈現出愈演愈烈的井噴趨勢。
從白皮書內容來看,傳銷參與者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河南、江蘇、湖南等省份;城市以深圳、北京、杭州最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互聯網程度越高的城市,受網絡傳銷影響越廣泛。此外,報告還根據監測對職業傳銷參與人員群體進行了畫像:同時參與兩個及以上傳銷組織的人數達到40%;男性以約60%的比例占據絕大多數;職業傳銷團隊正呈現出年輕化、高學歷化的特點。
不過,傳銷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不管如何變化,一定會許你高額的收益,諸如“月入10萬、108天買奔馳、6個月買房”的許諾,一般人都會覺得不靠譜,但是依然會有人心存一夜暴富的心態,最終卷入后不能自拔。所以,說一千道一萬,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無論生活的狀態如何,是否跌入人生低谷,或者面臨何等困境,都不要輕信那些一夜暴富的美夢,這是最為關鍵的。
當然,也有傳銷人員主打親情牌,以針對孤獨寂寞的老年人群體。基本套路是,先以免費體檢、產品體驗、健康講座等形式吸引老人參與,再通過噓寒問暖與老人拉近關系,最后進行“洗腦”式推銷。有些老人明知對方可能是騙人的,但是因為渴望被關懷,所以還是深陷其中。
但是,網絡傳銷最兇猛的還是金融類的傳銷。金融類的理財項目通常許以遠高于正常收益率甚至遠高于國家法定收益率的回報,再以拉人頭+分紅的方式聚集投資者,最后以系統故障或其他原因突然停止運轉,轉而跑路。此外,主打虛擬貨幣的金融科技網絡傳銷也極為泛濫,尤其在“區塊鏈”概念爛大街的情形下,人人都希望通過追逐潮流獲得一桶金,其結果往往是把手中的一點金交給騙子。
相比過去傳統的傳銷形式,目前的新型網絡傳銷具有高度流動性、輕量化的特點。傳銷人員不需要線下聚集,不需要物理空間,甚至完全沒有行政邊界的局限,國內國外都沒有區別,真正做到了來無影去無蹤。這就造成了傳銷行為的電子證據難以固定,傳銷傳播蔓延的速度急劇加快的問題,給職能部門的監管、取證、打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7年11月17日,國家工商總局與騰訊公司共同簽署網絡傳銷監測治理合作備忘錄,成立國家工商總局(廣東深圳)反傳銷監測治理基地。監管部門顯然希望依托大公司的數據、技術和用戶優勢,實現對傳銷平臺的實時監測。這也表明,在打擊傳銷組織方面,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只有掌握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能力,才能有效打擊目前十分猖獗的網絡傳銷活動。
從目前來看,監管部門的這一改變方向是正確的,接下來,難題就在于具體稽查過程中的經驗、技巧的積累。我們也期待,在互聯網科技高度發達的深圳,可以在打擊傳銷方面實現質的突破。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