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發生物公益:關愛兒童·我們在行動
發布: 2018-03-12 09:19:47 作者: 佚名 來源: 安發生物


“讓愛飛揚”獻禮安發20周年
關愛兒童
我們在行動
從1998至2018安發走過二十年春秋,
二十年的風雨歷程,
二十年的春華秋實,
安發從無到有,
從有到壯大,
2018安發將為20周年獻禮,
傳承愛,傳承健康系列活動之
—— 關愛兒童,我們在行動!
全國范圍面鋪開,
將安發傳承愛健康的企業理念
進行更廣泛的傳播。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 南寧兒童康復中心 -
這是一個特殊,卻更顯偉大的地方,由孤獨癥、智障、腦癱、聽障等各類特殊兒童所組成,成立十余年期間,共為2000多名特殊兒童提供醫療、教育等各種康復服務。在這里,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世界,我們無法想象,在這么多的日日夜夜里有多少我們體會不了的淚水,又有多少我們聽不見的笑聲,他們生而特殊,但卻同樣渴望世界,社會需要這樣的專業機構,可它們也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在孩子們的眼里這就是家
- 鐵嶺市兒童福利院 -
小小的孤兒院收留45余人殘孤兒童,他們大多是孤兒棄嬰,甚至是殘疾孤兒;在他們不幸的人生當中稱上幸運的就是遇上這家孤兒院,無論生活起居還是學習教育,這的老師都無微不至,在孩子們的眼里,這就是家。愛,真的不分大小,有時候一個微笑,就能表達關愛,一聲問候,就能讓人溫暖;世界那么大,只要我們心在一起,愛會一步一步向上升…


讓上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寧夏吳忠孫家灘石家窯小學 -
身處寧夏偏遠的農村小學,在陡坡上立起的兩層教學樓,擔負著鄰近兩個村落200余名孩子的教育與童年;孩子們的家庭幾乎年年都是國家“精準扶貧”的重點對象,家務、農活……小小肩膀早就開始分擔著家的重量;這里位置偏遠,條件簡陋、生活困難,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或許我們一次下館子的花銷,就夠一個孩子一年的費用,希望用我們的力量,讓上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被留守的童年
- 山東濰坊柳山鎮郭家莊子小學 -
他們是我們口中的留守兒童,貧窮的家庭,使得父母不得不遠走他鄉,身處偏遠地區的他們只能與身旁的老人為伴。他們中的多數,一年只有一次與父母團員的機會。他們與我們不同,媽媽的家常菜,父親的念叨對他們而言就是極其奢侈的幸福,洗衣做飯、耕田種地才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日常;但他們又和我們一樣,一樣的童真,一樣的樂觀,一樣幻想著長大的樣子。愿更多社會上的關懷,能為他們缺失的愛,帶來慰藉…


一切為了孩子
- 廈門翔安同心兒童院 -
我們認為,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觀,可以被家庭美滿幸福的孩子領悟,也理當被無辜面對重重劫難的孩子所觸動。面對失去父母或父母服刑而其親屬暫無能力撫養的孩子,能讓他們持續在安全、健康、有愛的環境中成長;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創傷得以平復、愛得以延續;為他們能像所有孩子一樣,得到為自己好奇心、天賦和期待而努力學習的機會——為每一個孩子具體、清晰、向善的未來,同心兒童院期待更多的關懷與愛心…


不放棄每一個殘疾孩子
- 臨朐縣樂智兒童康復中心 -
臨朐縣是當地的貧困縣,殘疾兒童家庭更是貧困縣中的貧困對象,樂智兒童康復中心是當地第一家殘疾兒童教育康復中心,2015年初由縣里的幾位殘疾兒童家長應邀共同創辦。500多平米的地方,6位專業教師,20余名孤獨癥、智力障礙、多動癥、腦癱、語言障礙等兒童組成一個溫馨的小家,本著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讓殘疾兒童更好融入社會的目標,這一群可愛的老師們孜孜不倦,或許他們和孩子們的故事,應該被更多知道,和他們一起行動…


來自一位老人的善舉之心
- 吉林市紅十字會愛心救助家園 -
這是一個以扶貧救助的民間團體,創始人劉鳳英在近70的高齡,且身患癌癥的情況下用她柔弱的肩頭,扛起了一份沉重的社會責任,組建了一個擁有5000人的救助團體,為市區內及周邊四區五縣110所大中院校5000余名貧困學生助學,每年救助貧困人口近萬人。做一件好事易,但一輩子做好事不易,已經走過20幾年的慈善之路,但對她而言這早已是一條走不完的路,她還在想著集結更多人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的人,你愿意加入嗎…


更多關愛對象還在持續更新
以愛之名
呼吁更多的人一起加入
讓愛飛揚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