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不是世界變化太快,是你察覺太慢
發布: 2017-10-18 10:21:28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上周,蘋果CEO庫克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庫克表示,如果自己是個10歲的法國學生,會覺得學編程比學英語更重要,世界上每個公立學校都應該設立這樣的課程。

看到這則新聞,會不會覺得:在互聯網時代,未來可能會誕生另一種形式的“世界語言”?
事實上,即使沒有互聯網,我們溝通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英語作為世界通行語言是一戰以后的事情,算起來還不到一個世紀。在此期間,很多東西也在發生改變。幾十年前不會英語,出國會覺得寸步難行。而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僅會英語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找個會講中文的外國人也容易得多。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還有翻譯軟件能幫助我們溝通。
人是環境的產物。當我們習慣自己的生活時,會覺得世界就是這樣的。然而,世界卻常常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悄悄改變。等意識到的時候,我們會不由地感嘆:這世界變得太快了!

這讓我想起過去30多年中國高考熱門專業的變化。70年代末是文學、歷史、哲學;80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金融成了最吃香的專業;到了90年代,和“國際”沾邊的專業都成了大熱門;而21世紀初,走紅的是法律、計算機相關的專業。然而,很多人后來從事的工作卻和自己當年的熱門專業沒什么關系。
我當然不是說,既然世界總在變化,就不需要去了解新事物。我覺得,今天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自信不去盲目跟從,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是建立在自己的天賦和追求之上的。

最后說一個我選樹的經歷吧。綠化景觀,最常見的是馬路邊的行道樹,如果是選行道樹,樹干筆直的是好苗子。以能通過人為標準,大概2.2到2.5米左右,把這個高度以下的枝葉都修剪掉,有一種整齊劃一的美。
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彎的樹苗,如果想跟風去做行道樹,就成了廢柴。而我選樹,卻喜歡選彎的,在我眼里它們非常有價值。這些彎的樹苗用心培育起來,長大后會變成漂亮的景觀大樹。所以,無論是在三生的產業園還是我們的游艇俱樂部,你都能看到很多造型獨特又具有美感的樹。
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地認識世界。不是嗎?

上一篇:愛心1+1·助力中國夢 三生公司愛心校園... 下一篇: 三生四川分公司八周年慶典盛大召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