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每一次出門做好事 運氣都不會差
發布: 2017-09-06 11:48:12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6月,寶哥相對論三周年發起了一次公益眾籌,邀請伙伴們一起捐一間三生愛心教室,做一場愛心公益活動。三生的公益行動已經延續了十多年,但像這樣從一個想法到整個活動請大家全程參與的,是第一次。如果從三生的公益歷程來看,這是一次不起眼的小活動,但卻有1191位伙伴參與。感謝每一位伙伴,參與本身就是對文化價值觀的認可和踐行。
7月,我們通過寧波市慈善總會找到了奉化市莼湖鎮的一所小學,三生的員工志愿者去那里做了實地探訪,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我的見聞,而是一篇志愿者日志。
三生志愿者日志
2017年7月4日
7月4日下午,我們出發前往奉化莼湖鎮傳說中的一所小學。之所以是“傳說中”,因為我們很難想象,離我們這么近的地方還有連最基本的硬件設施都不達標的學校。告訴我們這個消息的,是同行的寧波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郭天放。
莼湖鎮位于象山港的北岸,是一個面海的小鎮,從寧波市中心過去大約一個半小時車程。剛出發沒多久,郭秘書長就接到校長打來的電話,說學校正在下大雨。而此時我們的頭頂上還是一片晴空,于是我們開始大眼瞪小眼:“哎呀,沒帶傘。”
郭秘書長比我們淡定得多:“等我們到了,雨就停了。”
等我們到了,雨真的停了。

車子停在了莼湖鎮中心小學,老遠就看到一排很漂亮的教學樓,有同事不由地納悶,這么好的學校應該不需要援助了吧?直到中心小學的王校長上了車,說帶我們去下面村里的小學,才解了心中的疑惑。
這所學校在鮚埼村,所以就叫鮚埼小學。離中心小學不過十幾分鐘車程,但如果不是王校長帶路,我們很有可能就開過了頭——學校的門太不起眼了,門口連校名都沒有。

從小小的校門走進去,有一種穿越回80、90年代我們讀小學時候的感覺,一幢教學樓,一個小廣場,老舊的籃球架,一眼就看完了。

鮚埼小學的嚴校長早已在等著我們了。他介紹說,這里是一個高中的舊址,后來高中和其他學校合并了,這里就空出來給小學用了。學校總共六個班,每個年級一個班,240多個學生,大多數是跟著外出打工的父母來到寧波的。

低年級的教室就在一樓,嚴校長帶我們進去看了看。他說,教室里的課桌椅,也是原先的高中留下的,現在給小學生用,特別是對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新舊倒在其次,主要是高度不合格,對孩子的視力和發育都不太好。已經放暑假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靜,除了不合尺寸的課桌椅,后面黑板上學生們的畫也吸引了我,豐富的色彩和想象力,猶如讓人看見彩虹。


隨后,嚴校長帶我們上了三樓,到了一間寫著“實驗室”的教室門口。推開這間教室的門,映入我們眼簾的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破破舊舊。嚴校長說,現在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要上科學課,但是鮚埼小學的實驗室里連最基礎的設備都沒有。學校小,學生少,經費有限,有些教室連燈光亮度都不合格需要整改,桌椅就更只能慢慢來了。


站在這個能帶人“穿越”到過去的學校里,突然覺得這里離不久之前才見到的那一排漂亮的教學樓很遠。三生做了很多年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和留守在家的孩子相比,這里的學生能和父母在一起是幸運的。但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隨父母離家千里的孩子們,值得更好的學習環境。


回程的路上,天又下起了大雨。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們還沒回到公司,雨就停了。那一天,朋友圈里都在曬彩虹。而我們看到彩虹的那一刻,一位常年跟著三生公益活動到處跑的同事說:每一次出門做好事,運氣都不會差。

暑假結束了。在每一位參加寶哥相對論公益眾籌的伙伴的幫助下,鮚埼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已經用上了新的課桌椅,學校也有了符合標準的實驗室——第122間三生愛心教室。
這個周五(9月8日)下午2點,我會和愛心伙伴代表一起到學校去看看,用一次小小的愛心探訪,給孩子們送出三生人的祝福,同時也來聊一聊我們的責任和價值。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